職場淺見:以惡製惡,你走不遠(you can not go far)
(2007-04-09 08:34:23)
下一個
Eye to Eye, you might vent off, but you never can go far.
看了這個帖子 “鬱悶的博士後:如何與同事相處, 請給點建議 -postdocter-”,我也很驚訝,與她共事美國同事竟能如此粗野無理的對她,竟說出"Leave me alone", "What the hell are you thinking?”
遇到這樣的同事以惡製惡“treat them the way they treat you”,也以 F word對待對方,固然出了一口惡氣,甚至 “may just gain support from others”, so what? 你其他的同事會因為你敢抵抗強力,而擁護你作他們的leader 麽(I bet you事關經濟利益時,他們隻擁護自己)? 你的老板會因為你敢把conflict公開化而覺得你有很強的辦事能力麽?
你也可以說,who cares, I am a scientist, as long as I get my results.
我不是科學家,但我想成功的科學家也不是孤軍奮戰的英雄,也需要很強的inter personal skills 吧。 我隻講講普遍性的industry, professional 環境需要的能力. 首先是positive, 其次能avoid conflict, 更高層次是使別人在你的影響下更加productive。 再糊塗的老板也不能不倚重這樣的團隊人員,而去重用那位敢吵敢罵的“硬骨頭” 吧。
另外,在和別人討論問題時要注意 出了語法正確之外,更加微妙的 (subtle) 不同語氣帶來的效果。美國人往往是這樣,說話一般都相當political,所以他們也expect別人說話也很技術很禮貌(對外國人語言方麵的困難很少諒解)。 但是一旦他/她覺得被offend了,就會馬上撕下臉皮,對你很粗野。(在美國待的長的人,我說的對不對, 歡迎討論嗬)這點上,我們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人很吃虧。因為很多話我們照著在中國學的英語說出來,就滿不容易了,往往顧及不到更加委婉的用法,並照顧聽眾的反應. 比如這句:
對不起-postdocter-, 借用一下你的例子嘍.
“I think it is not accurate to claimXXXXXX, because this experiment is only in vitro. they should do some in vivo experiment” – 上來一句就造成對方情緒的抵觸, 雖然句子構成上沒啥問題.
換成這種句子好不好呢? “Could you please share with me a little bit on why we claim XXX because I was a little confused why it wasn't done in vivo experiment? -- 即使是你確信你說的對,語氣也要柔和,然後層層了解對方觀點,並傳達自己看法.
我們中國長大的人,受的熏陶是布魯諾為真理而死,其實很多時候避免confrontation, Be sensitive才是smart的表現,世界上隻有很少的事情值得堅持到底. 看對方態度已然不佳,就沒有再談下去的必要.
並不表示我就做的很好, 也是在與美國同事的摔打中總結,觀察,成長的. 同在美國,為身份,為前途,要在異國文化中求發展,都不容易,互相幫助,多交流吧。
而是語言水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