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有很多擁有碩士以上學位的中國女人在家照顧孩子和老公,同時又經曆著要不要回歸職場的掙紮。讚同婦女做家庭主婦的是因為可以給孩子更好的照顧 -- 美國不比國內,去哪裏(學琴,到小朋友家聚會等等)都需要大人駕車接送,孩子沒車寸步難行,就光這點,就足以需要一個全職大人。更不用說美國的學校整出各種花樣,樣樣都需家長的參與和貢獻。不讚同婦女全職在家的理由是女人應該去實現自己的價值,擁有自己的事業。
依我說,如果願意在家的,經濟有保障的,大可以在家相夫教子,不要被那些 "證明不了自己的價值" 的鬼話弄得心煩意亂, 或覺得矮人一頭.
認為婦女應該去工作的人簡單地把一份工作等同於事業, 難道有一份工作就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工作是什麽? 我認為:
工作是養家糊口的 "五鬥米",吃穿用度,房子,車子,孩子的大學學費都從這兒來。它證明不了一個人到底是出色還是平庸. 就像我們很多人到美國來拿學位, 說實話,隻是我們得到我們想要的生活的一條渠道, 並不是是個留美碩士博士就比別人更聰明. 老板在工作中給我們好的評語,就表示我們得到承認了麽?能掙到五位數,或六位數,就實現了我們的價值了麽?工作除了帶給我們一份薪水之外, 它什麽也證明不了.
工作是把我們象零件一樣納入其中的永動機. 或許有人說,工作可以給我們一種成就感,這其實是一種虛妄的樂觀。缺了我們誰都可以, 我們身處其中是那樣微不足道, 可以替換. 即便作了總裁又如何? 坐在把角的大辦公室裏(corner office), 全公司上下都聽你的吆喝. 東家看你不能賺錢的話, 馬上走路. 自然有更年輕, 更舍得加班賣命的管理人員來取代你. 更何況我們辛苦拿了學位, 戰戰兢兢幹著一份工作的小卒? 我們的工作是資本家的產業,它永遠不可能是我們的事業.
當然,如果你是一位天生潛質難自棄的人, 是推動曆史進步的政治家, 有希望拿諾貝爾的科學家, 百年樹人的教育家... 這些可能最終會成就一番事業. 不要停止你前進的腳步, 在家做housewife 就是我們人類的損失了. 除此之外, 工作就僅僅是工作而矣.
工作對於不為錢發愁並且無所事事的人,是社交俱樂部,是他/她們和外界接觸的借口。這解釋了,不靠工薪的富人家的名門淑女,貴婦們,為什麽兼任很多慈善事業的職務。閑著也是閑著,老爹或是老公說,得了,去幫我扔扔錢,還可以避點兒稅。
工作除此之外還是什麽呢?所以考慮要不要出去作事,不要幻想著去作事業,心態會平,判斷會準。
這幅圖片來自於一部 1927 年拍攝的默片 Metropolis。電影反映的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畸形狀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幕。用誇張的手法表現產業工人上班進入工作場的情景。封閉的空間,表情呆滯的工人排著整齊的隊伍,右邊的人上班,左邊,大鐵柵欄門開處,那列人排著隊下班。每個人不能表現個性,和情感,一舉一動都要按照“職場”的規範,壓抑,單調,令人窒息,無法脫離(生計所迫)。
這場景足以讓任何沾沾自喜的打工者垂頭喪氣, 看破紅塵 -- 這不就是我們這個社會工作環境的縮影麽?馬克思他老人家說的好,(歌詞大意)產業工人一無所有,靠出賣勞動力獲取生活資料。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