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1)
2005 (1)
2007 (104)
2008 (95)
2009 (105)
2010 (66)
2011 (37)
2012 (44)
2013 (36)
2014 (56)
2015 (33)
2016 (62)
2018 (34)
2021 (36)
2022 (36)
Original 摩羯座 多倫多頭條 Yesterday
如果高中語文老師跟你說,你有運動天賦,跟著我練田徑吧,你會怎麽想?
如果高中曆史老師又告訴你,跟著我練十項全能吧,你將打破世界記錄、你將在奧運會上奪冠,你會不會覺得很魔幻?
而更魔幻的是這個傳奇,就發生在加拿大奧運選手達米安·華納(Damian Warner)身上。他在東京奧運會上摘取了男子田徑十項全能金牌,而這兩位中學老師(Gar Leyshon 和 Dennis Nielsen),仍在他原來上的中學當老師,也仍然是他的教練組成員。
圖源:damianwarner.ca
達米安在本屆奧運會上的成績,打破了奧運會紀錄,成為十項全能史上第四個突破九千分大關的人,加拿大獲得這一項目金牌的第一人。
圖源:CBC
但是,就在十個月前,達米安卻麵臨著運動生涯裏最大的難題:沒有了訓練場地。
達米安一直租借西安大略大學的體育設施訓練,因為疫情的緣故,學校為了保護自己的學生,對他關上了大門。
眼見秋風已起,室外訓練越來越不現實。而達米安的項目,又對訓練場地有特殊要求。
十項全能嘛,是田徑項目中的“王中王”,包括了跑跳投等方方麵麵的項目: 100米跑、跳遠、鉛球、跳高、400米、110米欄、鐵餅、撐杆跳、擲標槍、1500米……這就是一場小型田徑運動會啊。
如果沒有疫情,天氣轉涼了,達米安會到美國南方訓練,可是疫情之下,旅行本身就有風險,更何況各地有各地的限行措施、隔離政策。
更讓達米安不能分身的是,他要當爸爸了,這是人生大事,他要陪伴在伴侶身邊,照顧對方,等待新生命的降臨,哪兒都不想去。
而達米安的總教練蓋老師(Gar Leyshon),是糖尿病患者,也不適合旅行,更何況,他是曆史老師,還要給孩子們上課呢。
教練蓋和丹尼斯 圖源:CTV
必須在達米安居住的城市——安省的倫敦想辦法。
達米安的教練組:主要成員包括三位中學老師、一位大學田徑隊教頭,開始四處打聽。
最後,倫敦市府把一座老舊冰球館,租借給了達米安團隊,達米安有了“訓練基地”。
多倫多方麵借給他們 40 米長的短跑跑道,西安大略大學雖然遵守防疫原則,不讓達米安去訓練,但是也拆借給他們一些運動器械。
老舊冰球館沒有取暖設備,有人就捐來了電暖器,好讓達米安做熱身運動。
有人幫著挖了沙坑,有人捐來了沙子,還有一位,幹脆捐了一台貨車,讓教練組拉東西。
為了幫達米安建“訓練基地”,上百名倫敦居民出動,各顯神通,出工出力。
為啥要幫他?理由特簡單,因為他人好。
“他愛倫敦,倫敦就有義務幫他。”
誰來代表倫敦?倫敦群眾挺身而出。
好不容易把各種器械安裝好,開始訓練,達米安卻差點崩潰了。
圖源:CTV
在 40 米長的跑道上練百米跑,速度起來了,到終點都停不下來,牆上豎起個厚墊子,幫他“硬”刹車……
冰球館裏溫度低,達米安的手指頭、腳趾頭都凍僵了;室外冰天雪地,400 米和1500 米跑也沒地兒解決……
當然,還有別的難處:奧運推遲一年,原來籌措的資金就捉襟見肘;主教練蓋為了備戰奧運,請了一個學期的假,結果奧運推遲舉辦,他隻能邊給學生上課、邊操辦訓練事宜……
和生活伴侶詹妮弗在一起 圖源:Instagram
十項全能是什麽?是十次獲勝的機會,也是十次失敗的機會。
達米安仿佛看著自己的奪金夢想漸行漸遠,卻無能為力,差點崩潰:“我不相信這樣做能得到奧運金牌,我的對手不會這麽訓練。”
這些教練,天天和青春期的熊孩子打交道,最拿手的,就是循循善誘,達米安被教練說動了,再次振作:
“我想在奧運會上拿金牌,如果我隻能在這種條件下訓練,練就完事兒。”
圖源:Instagram
達米安小時候喜歡橄欖球和籃球,他參加校隊訓練、比賽,玩得很開心。
高中第一年,他的英語老師、校籃球隊的教練丹尼斯發現了他的運動才能,正好,學校要組建田徑隊,丹尼斯就建議達米安改練田徑。
達米安想,練田徑就可以少上幾節課,幹嘛不呢?
曆史老師蓋是田徑隊的教練之一,也看上了達米安,著力培養。
他開車帶著達米安去訓練,讓達米安沿著小山坡跑。
達米安不樂意了,跟教頭討價還價,沒必要這麽練吧?
蓋教頭也沒逼他,說了一番話,大意是,不想練就別練了。我認為你能成為世界上最好的田徑運動員,所以才叫你練得這麽狠;要不然,我這是幹嘛呢?我自己不喜歡田徑,我更喜歡打籃球。
說完,蓋教頭回車裏坐著,一扭頭,更氣了,達米安居然跟著上了車。
好吧,回家。
蓋教頭不說話,一路開到達米安家門口,下車前,心有歉意的達米安湊過來:“明天幾點開始練?”
蓋教頭消了氣。
也不知誰開的頭,兩人開始琢磨著練十項全能。
從何處開始呢?上 YouTube看視頻,看那些偉大的十項全能運動員的成長史,教練和運動員一起,自學成才。
被老友戲謔的教練Gar Leyshon 圖源:twitter
達米安獲得奧運金牌後,記者采訪蓋教頭,他用加拿大人慣有的自嘲方式,笑言:“那時就是靠腦補啦,我不知道怎麽練十項全能,他也不知道,我們就是瞎闖,看看哪招行。”
但是,蓋教頭“畫大餅”的本事很高超,達米安回憶初練十項全能時,就記得蓋教頭說:“你將來會是奧運冠軍,成績將超過 9,000 分,我們會破世界記錄。”
達米安信了:行,開練。
圖源:Olympic
雖然蓋教頭自謙“沒整明白”,但他很知道如何做教練。
他們組建了教練組,各司其職,針對達米安的特點,拿出科學高效的訓練方案,甚至別出心裁地每年專門辟出一段時間,讓達米安進行各種球類運動的訓練。
倫敦市雖然人口不多,但有不少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和運動醫學專家,這些成為達米安保持體能和免受傷病困擾的依靠。
三年後,20 歲的達米安奪得加拿大田徑賽的十項全能亞軍。
之後,他開始在國際田徑賽場上嶄露頭角,陸續獲得田徑世錦賽銀牌和銅牌、裏約奧運會銅牌。
教練們都是業餘兼職的,但是,他們除了管訓練,還承擔了更重要的工作。
圖源:CBC
這就要談談加拿大運動員麵臨的挑戰。
不管收入高低,在加拿大把運動當愛好很容易,公用運動設施隨處可見,一年四季民間舉辦的各種賽事門檻也低,不分長幼,都有機會參與其中、感受運動魅力。
即使是低收入者,想學習所謂“貴族項目”,如滑雪、高爾夫等,也可以找到價格低廉的公共渠道和場地。
總之,讓人人都能平等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和益處,是社會共識。
然而,如果想成為高水平的競技選手、參加各種國際比賽,運動員就要依靠家庭、個人和社會的力量,甚至連參加國際比賽的路費,都要自己支付。
在重大國際比賽上(包括殘奧會)獲得前 16 名的運動員,才可以從聯邦政府領到每月 1,500 加元左右的生活津貼(有的省份可能還有自己扶植優秀運動員的項目),訓練費用則要另外籌措。
圖源:twitter
加拿大人對奧運會的態度,與運動員得到的支持力度,是一脈相承的。
加拿大國家廣播公司CBC曾經做過一項民意調查:你認為加拿大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的意義何在?
備選答案有:
1. 重在參與
2. 爭奪獎牌
3. 追求運動員的個人最好成績
4. 為了加拿大的榮譽
結果,大部分人的選擇是:“追求個人最好成績”。
既然是實現個體的夢想,當然要由運動員自己付出努力,尋找社會支持是這種努力的組成部分。
圖源:Instagram
達米安在單親家庭長大,曾有八年的時間,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單靠媽媽的力量,肯定行不通。
他的教練組,自然不會放手不管,很主動地承擔了幫達米安籌措資金等後勤保障工作。
蓋教頭說了:要實現那些似乎遙不可及的目標,除去訓練本身,我們要在情感上、在心理上、在社會支持層麵上,幫達米安做到最好,並且讓他開心。
裏約奧運會 達米安的教練和家人 圖源:Instagram
那麽,教練們為什麽要這麽做?
教練丹尼斯 圖源:CTV
丹尼斯的話,很有代表性:“一個中學老師能夠培養出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一生難遇的機會啊。”
他們在幫助達米安實現的目標同時,找到了自己要實現的價值。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成人之美,樂在其中。
而看著這麽多人為自己奮鬥,達米安對自己就更加嚴格,也就更加有動力。
和媽媽在一起 圖源:Instagram
“小時候,媽媽告訴我,隻要我全神貫注地做一件事,就一定能成功。這句話,至今都在鼓勵著我。”
圖源:CBC
今年三月,達米安的兒子降生,他的伴侶詹妮弗(Jennifer Cotten)說,孩子生下來後的前六個星期,為了讓詹妮弗得到休息,達米安承擔了大部分照料孩子的工作,是個特別盡心盡力的奶爸。
而父親的身份,又給了達米安怎樣的激勵,看成績就知道了——31 歲的他,一年多沒有參加正式比賽,卻在今年屢創自己的最好成績。
奧運賽場上,達米安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比拚,詹妮弗在家裏興奮又緊張,曾經是女子跨欄運動員的她,關注的不隻是達米安的成績,她說,看他每一場比賽,臉上都有笑容,這是最重要的,也是她最開心的地方。
圖源:CBC
加國獲得奧運獎牌最多的遊泳運動員佩妮(Penny Oleksiak)的父親曾說:要先做一個完整的人, 才能把運動員這個身份做好。
運動讓人生更健康、競賽讓人生更有挑戰性、獎牌讓人生更有趣,然而,如果沒有人生,這一切都將失去意義。
比賽結束後,記者問達米安,接下來要做什麽。
他說,還要破世界紀錄呢。
是啊,14 年前,不是和蓋教頭說好了嗎?拿奧運金牌、闖 9,000 分大關,破世界紀錄。
圖源:Toronto Star
東京奧運會閉幕式,達米安被選作旗手入場。
他知道,遠在他的家鄉倫敦,他的媽媽、生活伴侶、兒子,都會觀看。
還有他的教練們,以及那些給與他很多幫助的、素不相識的人們。
圖源:Instagram
他們一道為了 14 年前的一個約定,努力。
每個人,都在這份參與中,快樂著自己的快樂,實現著自己的理想。
這是奧運的精神,用自己的方式參與,遵從自己的內心行動,更快、更高、更強地走向自己的人生。
Follow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