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1)
2005 (1)
2007 (104)
2008 (95)
2009 (105)
2010 (66)
2011 (37)
2012 (44)
2013 (36)
2014 (56)
2015 (33)
2016 (62)
2018 (34)
2021 (36)
2022 (36)
2024 (46)
第二天一早九點多,船就回到了斯德哥爾摩。
1)
2)
下得了船,已經是十點十分了。我們已經在Hertz租好了車的,訂了十一點在他們碼頭附近的車行取車。所以,下了船,我們便直奔那去了。過了碼頭對麵的馬路,進了居民區,有一段好長的路是上坡,拖著行李,有些吃力呢。 走了不到半小時,終於到了車行,結果,人家說我們訂的取車時間是12點,現在沒車可給我們用,我們訂的Volvo V40洗車去了,12點才會回車庫。
我們忙跟他解釋,我們早改在十一點,有跟他們確認過了;還有,我們今天還得開600多公裏去Malmo馬爾默。在我們的一再要求下,他給誰打了個電話。然後就來了個人,沒理我們,不過就跟櫃台的那個小夥兩人談了幾句。看樣子,應該是小夥的老板、大老板之類。 他走了之後,小夥跟我們說,可以11點給我們車了,因為 V40沒洗車回來,他們會給我們一輛V60。如此一來,我們又相當於拿了一個免費的升級,大好!
去不遠的車庫取了車回來,我們又花了好一會兒的時間,等我們自帶的GPS搜信號和定位,順便也研究了一下車上帶的GPS. 十一點半,才總算正式開始了我們餘下的行程 —— 北歐自駕遊。
出了城,去麥當勞解決午餐。發現這裏的麥當勞可以用大大的觸摸屏自己訂餐。我們還是按習慣去櫃台人工定的,不過,後來就在屏幕上試了試,蠻好用的樣子。而且,店裏整個的感覺和北美的麥當勞不太一樣。北美這邊顯得簡易多了,就一讓人快快填飽肚子走人的地方,而這裏的呢,店裏顯得高檔次點、高科技些。
然後就一路飛奔, 幾乎是馬不停蹄地。
3)
4)
一路時雨時晴,所以,陽光便以一種不那麽常見的方式呈現出來。
5)
一路高速的感覺,讓人偶爾一個瞬間會時空錯亂,仿佛自己是在魁省、加東、又或是美西的某條高速行駛,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也是我們走的地方越多,越覺得世界其實大同的一個方麵。 當然,偶爾也會看到些、把我們拖回現實的、特色景色或東西。
七點過點,我們便抵達了馬爾默的GPS定義的市中心。研究了半天,找了個路過的、熱心女士的幫忙,才終於停好了車。
6)
7)
8)
我們停車的地方就在Gustan Adolfs torg 附近。 廣場一旁停了不少自行車,這跟我以前留下的、瑞典小城裏多自行車的印象,完全一致。
由那裏向著港口的方向走,一路逛過去。
9)
10)
Malmo馬爾默,是瑞典南端的城市,也是瑞典的第三大城市。它踞守波羅的海海口,位於厄勒海峽東岸,海峽對麵便是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兩城相距僅26公裏。馬爾默據說是由以前的丹麥於1275年建立的,最早的名稱Malmhau是沙灘的意思。很多世紀以來一直是丹麥的第二大城市。17世紀,馬爾默被瑞典占有,才成為了瑞典的一個城市。
馬爾默市,它地處海濱,因為在歐洲和共同體市場上的地理條件優越,空運、火車、汽車和海運發達。港口運輸發達。展很快。它是重要的貿易中心,也瑞典的海軍基地和交通樞紐。
馬爾默市區分為兩部分,靠近海洋的部分,為運河環繞的老區;另一部分是向腹地延伸的現代化新區。城市建築頗具特色,老城中還有許多16世紀時的精美建築物。
11)
12)
13)
Stortorget大廣場
這是城裏最古老的廣場。470多年前,由當時的市長庫克下令興建的。他的故居就在廣場附近,是座典型的漢薩風格的棕紅色建築。市政廳建於1546年,是幢荷蘭文藝複興式樣的建築。市政廳右邊,有個漂亮的棕紅色建築叫獅子藥店,建於1571年因其一層的古老藥店得名。廣場中間,是瑞典國王卡爾十世的騎像。就是他占勝了丹麥,把馬爾默徹底變成了瑞典的城市。
14)
15)
16)
SanktPetriKyrka聖彼得大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也譯為桑庫特佩特利教堂,始建於1319年 ,位於市政廳旁邊。這座哥特式教堂是馬爾默多大的教堂,也是城裏保存下來的最古老建築。那時馬爾默還在漢薩聯盟的控製下,所以,教堂是以德國呂貝克的瑪麗亞教堂為樣本設計的。教堂內部裝飾有華麗的壁畫,有一個105米高的尖塔,一個為中世紀商人們建造的小禮拜堂Tradermen’s Chapel。
17)
18)
走到運河邊的橋頭,回望聖彼得教堂。
19)
運河上一座小橋邊的街景。
20)
21)
22)
Malmo的Bixi出租自行車,跟赫爾辛基的像得似姐妹。比我們這的小巧多了。
23)
24)
馬爾默的中心火車站。
25)
火車站斜對麵,去港口的長長的步道。
26)
上圖右側的樓應該是馬爾默的郵政大樓了。
照片中著個表麵有水流動的黑色東西,大家看的出,和下圖中的黑色石碑有什麽關係嗎?
27)
28)
暮色下的港口。
從港口離開,在火車站附近的超市的沙拉吧買了一大盒沙拉,幾包泡麵和其他吃的,準備作去酒店後的晚餐了。
往回走的時候,為了不走回頭路,特別走了來路旁邊,看起來比較有特點的街。結果,便到了這個熱鬧之地 —— 我們在馬爾默看到的、人最多的一個地方。
29)
LillaTorg小廣場
這個廣場建於1591年,四周都是16至18世紀半木結構的房子。最早,這裏是城裏主要的集市,如今這裏成為馬爾默最熱鬧的地方,也是餐館、咖啡館和禮品店最集中的地方。
我們其實沒做功課,純粹是撞上的。上麵的信息,都是後來上網搜出來的。:)
29)
30)
取了車,去酒店。我們定的酒店,在馬爾默的新區邊,去到看看周圍工地不少, 應該屬於新區裏、正在拓展的新新區了。
酒店非常新,外麵看起來蠻現代、蠻氣派。唯一讓我們奇怪的是,居然繞著那轉了一圈,從車上看不到大門在哪裏,更不知道怎麽把車停酒店的車庫去。隻好在路邊停了車,我下車,走到那個小廣場裏麵去,才看到一個不顯眼的門麵,更象是公寓樓那種、而不是酒店的門麵。也許,它的定位其實就是那種公寓酒店?進去問了,才知道,他們的地下停車場,不從他們自己的樓進去,是從背後街對麵的那幢大樓進去的。可能是地下是相連的, 不過隻在那邊才有車庫的入口。
去到房間,很寬敞、條件也很不錯,一麵半的全玻璃牆,全自動的窗紗和窗簾。以後,等周圍的工地完工了,一眼望出去,風景應該是可以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