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1)
2005 (1)
2007 (104)
2008 (95)
2009 (105)
2010 (66)
2011 (37)
2012 (44)
2013 (36)
2014 (56)
2015 (33)
2016 (62)
2018 (34)
2021 (36)
2022 (36)
離開佩姬海灣,我們繼續沿南海岸前行。
1)
途中經過一個沙灘,便停了車,到沙灘上去看看。
沙灘不大,而且有不少海草,不如PEI去到的那幾個沙灘。不過,因為陽光明媚的,所以沙灘上人氣足多了,雖然在我看來,其實風蠻大蠻涼的。
2)
路邊小景。
3)
不久,就到了這個有著三個教堂的Mohane Bay.
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曾經讚譽這裏美麗如畫"pretty as a piture"。可惜強烈的陽光下,並不上鏡。
4)
這輛小車好趣致,是不是機動的自行車?沒有在別處見到過。
5)
小海灣裏停了不少船。
6)
另一個角度看那裏的標誌建築——教堂, 可惜這個角度拍不全三個。
7)
街邊的建築也很趣致,有些小店在賣特產和紀念品,東西有趣的不少,不過價錢有些老貴。
在Mahone Bay稍事停留,便繼續趕路,因為下站便是今天計劃上的第二個重點,Lunenburg. 那裏的老城,始建於1753,是在北美的、英國殖民計劃解決的最完好的實例。 因如此,盧嫩堡老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保護地。
8)
盧嫩堡的水邊的街道狹窄,不過,建築多彩、架構迷人。
9)
10)
這裏還有豐富的航海曆史。那標誌性的、世界著名的、帆船航行的形象大使Bluenose II 便停靠在這裏。
就上麵這個小小的帆船也能成了形象大使?
11)
當然不是那個了,這艘才是真身。
可惜是停靠歇息的時間段,所以沒有揚帆。 不過,即便如此,也還是可以看到加幣一角硬幣上的那個帆船的影子的。
13)
Bluenose II 是加幣一角硬幣上的那個原藍鼻帆船的翻版(Bulenose 1921-1946), 建於1963年。最初是作為Orland Brewery厄蘭島啤酒廠的促銷遊艇,於1971成為新斯科舍省的帆船大使。
現在,船仍在正常運作中。夏天,9月30號前,按計劃載遊客出海航行。在新斯科舍省內外各地港口靠岸後,又免費開放給遊客上船參觀。
14)
船員的任務很大一部分是與公眾分享Bluenose II。 在日常訪問時間,甲板上對公眾開放,人們可以在船上來走一走,看一看。船員將回答問題,並炫耀他們的帆船。
從來沒有見過一個傳統的木製帆船的人,通常會被Bluenose II的規模和美麗迷住,就象我們小朋友一樣。他在船上船邊跟一個又一個船員們聊得不亦樂乎, 根本是拖都拖不走。最後,才好不容易帶著,對未來在蒙特利爾港口再見的憧憬,才肯離開。
15)
離開輕風拂麵的、停靠Bluenose II的盧嫩堡已經是下午4:30了。
時間所剩不多,我們不能繼續走南岸,必須穿過島去芬迪灣那邊了。這一路馬不停蹄 (雖然偶爾得停下車來確認一下我們走對了路),直到在Walton看到有個Historic Light House的標示,才決定拐進去看看。
16)
拐進去後,一路很有些荒涼,一點不象是個旅遊景點。我們得跟路上好不容易見到的一個路人確認了,才能放心繼續,知道我們沒有走錯了路。
到了一看,還真是個景點,雖然一個其他的遊人也沒有,卻有著兩個工作人員。
17)
18)
其中一個很盡心的給我們介紹,還帶著我們上到燈塔頂上,指導小朋友上那些機械裝置的發條,帶動那些燈罩圈的轉動,解釋這就是為啥看到工作的燈塔的燈光是一閃一閃的原因。
燈罩轉動的速度決定了燈光閃爍的頻率,而不同的頻率又顯示了燈塔所處的位置。這全島的幾百個燈塔,都對應著不同的燈光閃爍頻率,所以,海上船就可以以此為依據,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
19)
20)
每天,在一個潮汛周期中, 有1600億噸的海水(160 billion tonnes)接踵而來流入和流出芬迪灣。這個水量,超過世界上所有的淡水河流的水量總和!
芬迪灣最東部的Minas Basin米納斯盆地, 有著世界上最高潮汐。 這裏有著史以來最高記錄的潮差——超過16米(52英尺),也具有最高的每日平均潮差。
而Walton的這個燈塔,就是眺望Minas Basin米納斯盆地和看世界最高潮汐的全景的最佳去處之一。
21)
我們在的時候,正是潮水最低的時分,中午一點和半夜一點,才是潮水最高的時候。 這裏是我們撞到了,之前的功課沒做到,不然,我們怎麽也得安排一下,好中午時分來看最高潮呀。
好在,退潮之後的米納斯盆地全景,也是別有風采的,是不?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