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清longhair

走走看看, 天天天藍; 風清雲淡, 輕舞飛揚
個人資料
longhair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八千裏路山和水 ——美西自駕(十三):Death Valley死亡穀之一

(2014-10-10 20:09:18) 下一個

死亡穀,位於加州和內華達州的州界, 是一片廣闊的沙漠穀地。 死亡穀國家公園,也是莫哈韋沙漠與科羅拉多沙漠生物圈保護區(Mojave and Colorado Deserts Biosphere Reserve)的主要部分。長225千米,寬6到26千米,麵積1408平方公裏,死亡穀兩邊都是崇山峻嶺,地勢險惡。這裏是北美洲最低陸地、最幹旱的地區。死亡穀的Furnace Creek, 保持著地球上,有紀錄、且可信的最高氣溫紀錄, 1913年7月10日的13456.7)。 
 
死亡穀的名字,來源於1849年、經長途跋涉後幸存的少數生還者。他們在這個荒蕪的土地上與死亡搏鬥了80天而獲救,其中一位獲救者回首,望著山穀感慨地說出:再見了,死亡穀!死亡穀因此得名。此,由於幹旱和熊熊烈火般的氣候,不少以死亡穀為捷徑前往加州的淘金客,不幸葬身於這片無情的沙漠之中,死亡穀的名聲更不脛而走
 
關於死亡穀的成因,搜一段網上介紹。在距今二百萬年前,這座山穀曾經一個內陸湖和380處的濕地,不過絕大部分帶有鹽份,經過數千年來的氣候變化,原來蒼翠的湖泊也早已變成幹凅的山穀。約在三百萬年前,起因乃由於地球重力將地殼壓碎成巨大的岩塊而致,當時部分岩塊突起成山部分傾斜成穀。直至冰河時代,排山倒海的湖水灌入較低地勢,淹沒整個盆底,複經過幾百萬年火焰般日頭的蒸熬酷曬,這個太古世紀遺留下來的大鹽湖終於幹涸而盡。如今展露在大自然下的死穀,隻是一層層覆蓋泥漿與岩鹽層的堆積
 
死亡穀每年的降雨量隻有1.9寸,這個稀少的水量主要是來自南方的墨西哥灣。這裏氣候之所以如此幹燥,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Sierra evada內華達山、Panamimt帕那敏山以及Agus阿加斯山三座山形成了雨水屏障,由太平洋吹來的海風所挾帶的濕氣幾乎都沒有辦法進到穀內,所以降雨機率更是微乎其微。過度的幹旱,造成這裏植被的稀缺。陽光的熱量沒法被吸收,大多反射回空中,加上超低的地勢,這裏也就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火盆。死穀的沙礫地質奇觀是它的最大的特色,而因為氣候炎熱,吸引各地的前來親身體驗它的炙熱。我們就屬於這其中的一員。
 
離開莫諾湖,我們就向死亡穀出發了。
 
按之前問好的,途中我們回到395#公路後,先繞了一段158#, 因為那段一路都是些大小湖泊,比那一段的395#漂亮。


1)

2)

3)

4)


繞完158#,回到395#, 繼續前行。 剛開始,還可以看到鬱鬱蔥蔥的生機。

6)


雖然,遠處的山頭幾乎是寸草不生,近處的路邊卻還都是綠茵茵的。

7)

8)


慢慢地,路邊的樹越來越少了, 植物也變得低矮了起來,連顏色也不再是油油的綠,而是枯黃中帶些綠了。

9)

10)


到矮矮的黃黃的,幾乎與土融為了一體。

11)


偶爾有棵樹,都是孤零零地,連葉子都幾乎沒有的。

12)


靠近死穀,和進入死穀以後,就隻有灰綠色的灌木和戈壁灘一樣的荒山了。隻有夕陽,給它們抹上了一些暖暖的光芒。

13)

14)


日落時分,我們到達了當天落腳的Stovepipe Well Village.

途中,我們在Bishiop停留了一下。 主要是采購食物,尤其是足夠的水。夏天入死穀,因為高溫,是有一定的危險的。而所有的 安全注意事項的第一條,都是水 ——  每天喝至少一加侖(四升)的水,保證車裏帶上額外的水,以防萬一車子出故障,留在車裏等救援的時候,有水可以維持。

那是我們到Stovepipe Well Village之前三個來小時。 當時,就已經可以明顯感覺到熱浪撲麵。不過,對於我來說,還屬於有過感知的熱度,曾經在家鄉的火爐裏體會到過的。所以,估計是四十度的樣子吧。

從那以後,我們就一直在車的空調裏麵。所以,雖然知道死穀熱,熱到什麽感覺,卻是不知道的,直到我們到達這裏,準備下車去登記住宿的時候。

車門一開,一股熱浪的劈頭蓋臉的襲來。 對這樣的熱浪,我的形容是,就象被平時吹頭發的電吹風吹到了臉上、皮膚上;而大朋友的形容是,就象突然大開了一個正工作著的大烤箱。 沒錯,就是這種感覺了。

出到外麵,其實風很大,也很幹燥,所以,不是熱得喘不過氣來的那種,而是沒有衣服遮蓋、而露在外麵的皮膚,被風吹到,有灼熱感的那種。

我們去到前台,那裏有顯示當時的氣溫。因為我沒記錄,不能肯定具體的數字,不過,剛才跟大小朋友問了一下,一致的記憶是在110多、近120F (47、8C)。 不過,過去二十四小時內,死穀的最高溫是125F(52C),  這是沒錯的了。因為,前台當時給的一張紙上有記錄,也有第二天的預報,最高120-123F之間。 

15)

16)


17)


Stovepipe Wells, 是死穀裏曾經的采礦營地的遺址。 這裏的Stovepipe Well Village也是從西邊入穀後,第一個的住宿地。

早在預定的時候,就知道這個旅館裏,居然還有一個泳池的。於是,我們放下行李,吃點東西,就忙去了那裏。 在如此幹和熱的地方,泡在水裏,看滿天繁星, 也算是很另類的體驗哈。

死亡穀是世界上有最黑暗的夜晚天空的地方之一,死亡穀國家公園也是第三個、也是最大的一個International Dark Sky Park. 所以,在這裏看星空,是最理想不過的地方了。

“ You have never really seen teh stars till you have seen htem in Death Valley. The clear, limpid atmosphere brings them very close. You feel you could reach up and pull them down" - Bessie Johnson.


18)


第二天一早,離開旅館。 幾分鍾的路程,就到了Mesquite Flat Sand Dunes.

19)


在這裏, 黃褐色的沙丘在Mesquite 平地上,平穩地上升到近100英尺/ 30米。 傍光線,可以突出了沙丘的漣漪和圖案;早上卻是一個很好的時間,來查看夜行野生動物蹤跡。夜晚月光照在沙丘,可以很神奇。 是,想在夜晚探險,必須在溫暖的季節警惕各種響尾蛇

20)

21)


我們去到的時間是早上,所以,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夜行野生動物留下的各種蹤跡。

22)

23)

24)


離開沙丘,繼續前行。

為安全起見,我們嚴格遵循公園建議的建議: Stay on paved roads and DO NOT hike in the low elevations.  所以,我們安排要去的景點呢,就都是在路邊,開車就可以到,基本不需要走多少路的。

25)


九點多點,到了Furnace Creek遊客中心,交了公園入門費,20刀一輛車。 在那裏的一個很大的立體、互動的地圖上確認了一下我們的遊玩路線,看了看裏麵的一些展覽和介紹。

九點半,灌滿我們隨身帶著的水壺,繼續趕路。當時,訪客中心門外的大大的顯示屏上的溫度顯示,如果沒記錯的話,是112F (44.4C).

然後,我們就到了這裏,Zabriskie Point.

26)


Zabriskie Point, 是公園最有名的一個景點, 也是最受歡迎的日出和日落觀賞點之一。 從停車區爬很短的一段山,就可以看到壯觀的全景。

這裏象一個,被瘋狂侵蝕、卻充滿活力的彩色荒地所包圍的迷宮。


27)


山巒疊嶂、溝壑縱橫

28)

多種色彩疊層交錯


29)

30)

多彩的岩石,波形起伏的山脈

31)

美不勝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longhair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wonder' 的評論 :

跟大峽穀還是有區別的。沒山的地方,估計是海平麵或以下。 下篇就到最低點了。
longhair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wonder' 的評論:

謝謝妹妹美言。 那些說明來自各個景點的解說、資料,當然還有網絡。我不過是翻譯一下、綜合一下、和/或總結一下,用大白話寫出來了。通俗易懂是肯定的,因為不如此的東西,我自己都看不懂聽不懂了。 :)
wwonder 回複 悄悄話 咋看地貌跟大峽穀差不多,細看小沙丘還是不一樣的 :-) 那裏是在海平麵以下吧?
wwonder 回複 悄悄話 長發妹妹,照片很漂亮,文字更精彩. 一直驚歎你寫的地理科學方麵文字好像很專業還通俗易懂,太佩服了!
longhair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一沙isar' 的評論 :

我也是一直喜歡各種沙丘的景致的。 謝謝。
一沙isar 回複 悄悄話 喜歡那幾張沙丘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