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岸邊一粒沙——記法國嘉華集團董事長陳順源先生
(陳順源先生剛逝世,特以此文悼念他)
“法國嘉華集團”董事長陳順源先生表情嚴肅,原則性強,難以接近,這是巴黎不少人的看法。但是,如果和他深入接觸,了解他內心世界的人,就會發覺他有一種常人少有的奇特魅力:他的嚴肅變成認真;他的原則變成自信;難於接近,變成和謁可親。幾十年來他就是以其獨特的性格,在家庭、社會、創業等方麵,得心應手,開創他那曲折而燦爛的人生。
一、越洋求生路 大火毀家園
陳順源祖籍廣東潮州普寧縣新溪村。其父親陳和樂兄弟姐妹多,排行第六,十幾歲就隨一位表舅父飄洋過海,到柬埔寨定居,娶鄭隆女士為妻,在菠蘿勉省白深磨村開設華成商號做生意。夫妻同心合力,如魚得水,使生意漸入佳境,成為富甲一方的華人。
一九三七年,陳順源降生在蕉風椰雨之邦。可是他生不逢時,素有“和平綠洲”之稱的柬埔寨,此際已在日本鐵蹄蹂躪之下,隨後又成為盜匪橫行的禍地。不久,家庭遭來橫禍,二十幾個土匪把他父親的商店洗劫一空,房子被付諸一炬,五歲的弟弟被活活燒死,他父親身中三彈,倒在血泊之中。
經受慘重的損失後,已知此地不可久留,在他父親傷愈後,就舉家遷到金邊市定居,開了一間華成遠絲綢店,重新走上艱苦創業之路。
經此浩劫後,在陳順源小小的心靈中逐漸養成視惡如仇,期盼有個和平安定的新環境。
二、一心回祖國 八載展豪情
一九五零年,陳順源進入金邊端華學校。在五年的時間裏,他接觸到一些愛國人士,從那裏得到許多介紹新中國的書報。他幢憬祖國的新生活,心中編織著人生最美好的夢,決心回國升學。父親的苦勸,母親的眼淚,都打動不了他的決心。1955年他從越南西貢飛香港,再從澳門進入祖國。當輪船抵達澳門碼頭時,陳順源看著灰沉沉、下著毛毛雨的天空,突然覺得前途茫茫,今後不知何年何日才能再見到父母兄姐,情不自禁地漱漱流下悲傷之淚。這是陳順源第一次流淚。這也難怪,那時他才十六歲啊!
當輪船抵達國門,看見五星紅旗隨風飄揚時,陳順源感動不已,再次流淚,然而,這次卻是喜淚!
碧波蕩漾的珠江河畔,高高的“愛群大廈”,車水馬龍的廣州街頭,使陳順源大開眼界,欣喜若狂。因為在海外時,有人騙他說中國大陸人民沒有飯吃,吃的是野菜、草根。還有人嚇他:不要被中共騙去當炮灰!陳順源一上岸,就被接到廣州石牌“歸國華僑學生補習學校”。經過半年的學習,他榮獲“三好學生”的稱號,被分配到享譽全國的北京匯文中學(北京第26中)。
在北京,陳順源遇上“大躍進”的瘋狂年代,“十五年趕上英國”的激情,使每個中國人熱血沸騰。陳順源既是三好學生又是學生幹部,自然控製不了心中的豪情,全力以赴地投入生產運動中。
有一年初冬時份,陳順源帶隊去參加義務勞動,清晨六點三十分就要趕到工地,可是,中途遇到一條水深過膝的河流欄住去路,且河水已結上一層薄冰,一踏即破,無法過去。為了使隊伍及時趕到工地,他毫不猶豫地帶頭跳進冰冷的河水中抱石搭橋。當隊伍順利過河後,他的下身已麻木癱瘓,後經熱敷、按摩,才恢複知覺,及時趕上隊伍。他說:“那次幸好身體沒有癱瘓,真是使我畢生難忘!”
新中國在鑼鼓喧天中迎來1959年。為了迎接建國十周年大慶,北京政府要在十個月內,建成人民大會堂、軍事博物館等十大建築。其工程之浩大,其時間之緊迫,牽動每個北京人的心弦。陳順源帶領同學們到懷柔縣挖沙石,支援十大建築。今天,當人們走在寬闊的天安門廣場時,有多少人能知道十大建築中,竟有法國華商陳順源的汗水呢?
陳順源中學畢業後,進入北京軸承廠技術學校學習,他曾和二百多位同學到吉林省長春市第一汽車製造廠接受培訓。在困難時期,他賣掉心愛的手表治好患肝炎的同學。
回想當年的歲月,陳順源不覺得浪費青春,反而感到十分自豪,感謝國家對他的培養。他認為艱苦能鍛煉人的意誌,對後來事業的成功得益不淺。直到今天,陳順源仍保持艱苦樸素、勇於進取和助人為樂的精神。
三、曙光展睿智 浩劫走他邦
一九六二年初,陳順源突然接到母親在海外逝世的噩耗,使他悲傷不已。他隻好悶悶不樂地把痛苦隱藏在心中。人事部知道此事後,竟然批準他以公費回柬奔喪,並保留他的工作崗位。陳順源火速南下至深圳,在越過羅湖橋進入香港。望著飄揚在橋頭堡上的五星紅旗,他再次激動得流下熱淚,心中暗暗地說:親愛的祖國,您在這樣經濟困難的情況下,還給我公費探親,使我深受感動,更是難忘,我很快就會回來的!
然而坎坷的命運再次降落在陳順源的頭上,在香港滯留了半年,才拿到去柬埔寨的簽證。
闊別七年的金邊,一切都變了,變得繁華熱鬧;然而陳順源覺得父親也變了,變得麵容憔悴,積勞成疾,顯得格外衰老。父子相見,淚如泉湧。更使陳順源傷心的是離別時健在的母親,此際已長埋在異國他鄉多時。
陳順源打算拜祭完母親後返回北京,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當他踏上柬埔寨國土時,由於他回國前的檔案已無存,無法領取身份證,使他寸步難行,若要把證件重新辦好,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日?
剛好這時,遇到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原端華學校既是同學又是好友的蔡金燕小姐。陳順源還清楚記得,數年前他在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實習時,蔡小姐曾專程去探望過他。在父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再三催促下,一九六二年,陳順源與蔡金燕共築愛巢了。
陳順源的嶽父是金邊著名的殷商,曙光進出口公司的老總蔡耿第先生。婚後的陳順源,進入曙光工作。他先後任碾米廠經理;養雞場經理。他前後親手創辦了三個大型養雞場,從外國引進良種和獸藥,把養雞場辦得很紅火。蔡老總對這位年輕有為、精明強幹、聰明好學、為人謙和、坦頭苦幹、戳力進取的東床快婿給予足夠的信任與支持,從而使曙光的事業日益興旺發達。
陳順源正欲大展拳腳再次展示其才華時,一場內戰浩劫已降臨柬埔寨,使他的計劃與曙光的物業毀於一旦,使廣大華人走上“投奔怒海”的悲慘之路。
一九七五年晚春,柬紅以勝利的姿態進入金邊市的第二天,就以美機來轟炸為藉口,把市民全部趕出金邊,到農村去勞動,陳順源亦被逼駕車匆匆回家收拾錢物與家人出走。在好心人的多次協助下經過千辛萬苦,抵達越南。後來又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於1975年8月抵達巴黎。來不及逃走的父兄,後來在貧病交加中餓死在波羅勉省的農村。
在危急關頭,一而再再而三地有貴人扶助的奇跡,逐漸使陳順源由一個無信仰者走向相信佛教的輪回學說。他堅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關係,從而使他在以後的數十年曆程中,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量多做善事。
四、花都開宏業 茶葉振中華
抵達巴黎,陳順源五口之家,身無分文,人地生疏,今後如何立足,陳順源有點茫然。他隻好先去打工,隨後在巴黎第五區租到一個小單位,一家五口就這樣擠在一起,但總算在巴黎有個“家”。使他欣慰的是,他兩女一男的學習成績出類拔萃,都進了很多人夢眛以求的亨利四世國立名校,使區裏的人刮目相看。
辛苦的勞動,點滴的積聚,使陳順源有了一點本錢。1978年,他與友人合資開創了第一家餐館,取名“夜來香”。三年後又開了“日來香”的第二家餐館。然而,陳順源是一位頭腦靈活,勤於思考,勇於求索,胸有大誌,善於抓住時代脈膊的人。他知道中國決定改革開放,將會帶來無限商機。於是,他把兩間餐館的股權出售,集中資本,於一九八三年開設了“嘉華進出口有限公司”,代理歐洲四大財團與中國洽談投資合作,給中國引進先進技術業務,使嘉華生意進入佳景,享譽四方。在這個基礎上,他在巴黎第十區斯大林格勒大街,首創了一家華人專營亞洲餐館設備的“嘉華百貨公司”。“嘉華”是嘉惠華人之意。隨後又創辦了“嘉成貿易公司”和“環球地產有限公司”,1989年,他以他的自置物業,開創了有八百個座位,巴黎最大的“白天鵝大酒樓”。 2000年4月28日,陳順源又在巴黎第十三區黃金地段增設大型“嘉華商場”,以方便顧客選購。當時筆者曾撰一聯:嘉賓取購陳途順;華店增開助利源。嵌“嘉華陳順源”五字祝賀。
事業的成功與發展,使他進入了法國華人企業家的行列。
茶原產中國,它和蠶絲一樣是榮耀於世界的特產,它是當今世界三大飲品之一,除可口可樂、咖啡之外,就是茶了。而且茶是延年益壽的健康飲品,比上述兩種飲品對人體更有益處,所以受到全球百餘個國家億萬人的歡迎。但長期以來,中國由於種種原因,對它的宣傳、推廣不力,茶的帝國這個稱號逐漸被外國奪去。陳順源是位愛國愛鄉的僑領,他看在眼裏,痛在心上,他決心利用他的智慧,實力和公司的有利條件,推廣茶文化。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每年花費不少時間與精力,到中國各個茶葉產區考察,潛心學習,研究茶文化的書籍,誠心向茶葉專家學習,了解茶的產區,特性,種類和焙製方法。凡有茶文化活動的地方,不論規模大小,不理路途遙遠,他必躬臨參加。他還到西亞、非洲等阿拉伯國家,實地深入了解當地民眾對茶葉的喜愛和需求程度,製定進口周詳計劃。陳順源以一片赤誠的愛國之心與中國銷售茶葉的土畜公司建立了良好的貿易關係。1986年,他為中國12種名茶爭取得金桂獎,為中國茶葉開拓市場起到積極作用。同時,多年為中國綠茶出口開拓市場,並於1986年榮獲多種名茶的法國總代理權。於是各類中國茶葉產品通過嘉華進出口公司大批、大批地銷往西亞、非洲、西歐諸國,使中國這個茶葉大國重新占領部份國家的市場。
陳順源除努力推銷中國茶葉外,還對茶葉的宣傳、包裝、質量等進行大量的改進。近年,他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使中國茶葉進入法國各大型超級市場,與各國茶葉產品一決雌雄,現在大型超級市場貨架上的七種茶,有五種是嘉華的。為了推廣中國茶葉,他除了舉辦中國名茶推介會等活動外,前數年還在巴黎第十三區繁華地段開設了一間裝修華麗、精致的“帝國茶苑”。走進茶苑,使人麵目一新。苑內除了可以品嚐名茶外,還陳列著二百多種中國各地名茶任君選購。中國茶葉專家到巴黎看後驚歎地說:“不知陳順源老總到哪裏搜集到這麽多名茶,比中國著名的大型茶葉專賣店的品種還多!”茶葉專家的讚歎,驗證了“要好茶,找嘉華”這句話。
陳順源這次別出心裁地開創“帝國茶苑”,不是又找到什麽發財的途徑,而是有它的特別用意。他曾親口對筆者說:“開設‘帝國茶苑’是賺不到錢的,目的隻是弘揚中華茶文化。”明知蝕本生意都要去做,可以看出陳順源為複興中華茶文化的一片苦心,它的“帝國茶苑”之名,就是要向人們宣示:中國是茶的帝國!
陳順源推廣中國茶葉的成功,使他在巴黎華人中贏得“茶王”的美譽,但他謙虛地說:“我隻是大洋岸邊一粒沙!”
“沙”到處皆有,何必要專指“大洋岸邊”呢?陳順源是位語言含蓄而富有哲理的人,他說的“大洋岸邊”,可能是指這粒沙是經過“浪淘”的。啊,這不是他“投奔怒海”之坎坷曆程的含意嗎?
五、聯群祈結社 立誌助鄉親
鑒於曾經戰火摧殘的印支華人,到達舉目無親的法蘭西土地,在語言不通,法律不懂的情況下,更需要互相幫助,以求生存和發展。一九八零年,在陳順源等十七位有名望的華人推動下,籌備成立“法國華裔互助會”。從籌備到成立,陳順源不知花費了多少精力。華裔會的成立大會,就是在他的“夜來香”餐館舉行,他被選為第一副主席。
一九八六年,“法國潮州同鄉會”(後改為“法國潮州會館”)成立,陳順源被選為副會長,後連續三屆均被選為第一副會長,在會同鄉會的組織和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享有很高的威望。
由於陳順源一貫熱心僑社公益,又具有卓越的組織領導才華,一九九五年,他被選為法國潮州會館第五屆會長。
陳順源當上會長後,更是夙夜匪懈地為會館工作。在他任內,潮州會館適逢十周年大慶,他的責任更重,會務更忙。他的愛人蔡金燕說:他日夜操勞,有時一接到電話,連飯都不吃,就跑到會裏了!
“貴會的會務在陳順源會長的領導下,又有了新發展,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影響越來越大。”中國駐法特命全權大使蔡方柏先生,在法國潮州會館建會十周年紀念會上的這番話,可以說是對陳順源會務工作的總結。
陳順源現任“法國潮州會館”永遠名譽會長;法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名譽會長;“廣東潮人聯誼會”名譽會長;“歐洲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執委;“法國浙江同鄉會”首席顧問;“法國歐洲時報”顧問;“廣東省海外聯誼會”顧問;“廣東海外交流協會”顧問;“沈陽海外聯誼會”顧問;“湖北省海外聯誼會”顧問;“巴黎中華文學社”永遠名譽社長;“歐洲龍吟社”永遠名譽社長等海內外多個職位。
陳順源提倡僑社大團結,是一位東南亞僑領能主動團結各幫派鄉親進行僑社交往的人。
陳順源是法國著名的愛國僑領,中央首長蒞臨巴黎訪問時,都接見他。
1997年,陳順源被應邀出席香港回歸和特區政府成立的大典,可說是實至名歸。
2006年,陳順源代表巴黎僑界,榮幸地被邀應邀赴北京列席兩會,參政議政,這是他人生輝煌的高點。
陳順源身在海外,心懷祖國,期待著國家早日和平統一,期盼著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六、夫妻胼胝足 兒女紹箕裘
人們常說,一個成功的男人後麵,必定有一位賢妻相助,陳順源亦離不開這個哲理。他的夫人蔡金燕雖然出身在一個華人富商之家,但沒有驕嬌之氣,她品性善良,聰穎賢淑,備受父母的喜愛。共同的理想使他們結合在一起。四十多年來,夫婦倆胼手胝足,相濡以沫,度過了苦難的歲月,創建了美好的新天。
陳順源的事業越發達,蔡金燕的工作越忙。為了讓丈夫有更多的精力掌管幾個公司的業務,她幾乎負擔了白天鵝大酒樓的全部工作。陳順源一年四季常在外麵奔跑,考察聯絡,洽談生意。在陳順源外出期間,蔡金燕還把他的工作全部包下,使他無後顧之憂。陳順源深知,自己事業的成功,有一半功勞是妻子的。
第一代亞裔移民,由於語言障礙和經濟等問題,多數從事製衣業和餐飲業,以辛勤的勞動換取血汗錢。然而,新移民的第二代就不同了,他們有文化,有技術,有條件進入大公司工作。工資高,假期多,工作清閑,哪裏再願意紹箕裘,繼承父業呢!陳順源的二女一子起初亦有這種想法,希望自己創業。可是在父親“繼承父業,不是父幫子,而是子幫父”,“創業難,守業更難,能守住事業,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你要打破富不能超過三代的迷信”等的諄諄善導和真誠期盼下,他們終於放棄披荊斬棘獨闖天下的道路,走上繼承父業的坦途。大女陳碧紅,掌管帝國茶苑;二女陳碧霞是嘉華百貨公司的經理;小兒陳文雄是嘉華集團總經理。他們都是陳順源的得力助手和接班人。
近年,陳文雄被選為巴黎第13區副區長,這是走進法國政壇的首位華人官員。他是印支華人的驕傲與榮耀!
七、愛國心常記 無求品自高
陳順源的大半生,像個不倒翁,無論任何困難、險阻,都不能阻擋他前進的步伐。一個人能做到這樣,光靠運氣不行。陳順源聰明好學,領會性高。他從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古訓和書本中學到很多哲理,且能把這些哲理應用到行動上,變成他立身處世的準則。
陳順源做生意的哲學是“誠”和“信”兩字。“誠”就是老老實實,不做投機生意,不做冒險生意。在主動尋找商機時,不能做那種損害尊嚴的事。“信”就是講求信用,該償還的支票、期票,必須限期清理,從不拖欠;信守貿易合同,保證質量,按期交貨,如有失誤,寧願自己吃虧,也不讓客戶蒙受損失。在經營手法上,他的哲學是“做生意要利讓三分,禮讓三分,才能有長久的發展。”
在衡量人的好壞中,陳順源亦有一套妙論,他說:“聰明人與傻人相向走在一條筆直的道路上,中間劃一條界線,走過了這條界線,聰明人就變成傻人,傻人就變成聰明人。因此,傻人最聰明!”難怪,在他辦公桌上,有鄭板橋“難得糊塗”的字跡了。
陳順源的“傻”表現在“糊塗”,而“糊塗”,正體現他的“沉默”,他的“沉默”顯露出他的“謙遜”。這些年來,他出錢做了不少鮮為人知的好事。
陳順源是華裔會主要創建人之一,並被選為首屆第一副主席,可說是勞苦功高。可是在換屆時,他竟然被排除在30名理事之外。不久,華裔會接到一張五萬法郎的支票,到底是誰讚助的?經核實法文名字後,原來是陳順源捐贈的。二十年前的五萬法郎,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當時陳順源每月的工資隻有三千法郎!
1998年長江發大水,他以無名氏的身份,為三個災區共捐獻120噸超級大米;1986年浙江省茶葉公司成立“茶人之家基金會”時,他捐二萬美元,是捐錢最多者;普寧華僑醫院開幕時,他捐十萬港元;為雲南省地震災區捐五萬法郎;他還為巴黎僑社和文化事業捐了不少錢。總之,他是一位有求必應,出手闊卓的巴黎著名善長仁翁。
近年,陳順源又有新想法,使他的“糊塗”達到了新的境界。他認為人生活在世上,要做到“無求”與“有求”。“無求”就是不求名,為名而爭吵,那是最不聰明的做法,應該淡薄人生,在緊張工作之餘,也該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享受一下人生。他是這麽說,就這麽做,最近他又在九十三區波比尼地區購買了一個占地一萬多平方公尺的大倉庫,同仁們正忙於“喬遷之喜”時,他卻放心地率領全家坐豪華客輪去度假了。他還準備在退休後學“丹青”、“翰墨”,以淡化人生。他說的“有求”,是務求把事業推向新高峰;要求永遠做個愛國之人;企盼國家盡快統一;祈求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在陳順源寬闊而簡潔的辦公室裏,隻懸掛著一幅清人陳伯崖“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的翰墨和一幅巨型的鄧小平視察大江南北的瓷質“丹青”。啊,這兩幅書畫不正體現陳順源那“無求”與“有求”的新境界、新追求嗎?
陳湃 2003年8月6日初稿,2011年6月補充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