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98)
2008 (107)
2009 (65)
2011 (115)
2012 (90)
2013 (103)
2014 (94)
2015 (130)
2016 (69)
2017 (71)
2018 (44)
2021 (66)
中國字之難
早讀潘慧文詩,有“桃園機降漫歡欣,遊子回歸作故枌”之句。一看到“枌”字,知是樹木一種,但廣州音如何讀,是不是有邊讀邊,讀分音?還是不要亂猜吧,於是查香港出版,有廣州注音的《中文字典》,但沒有這個字;又查磚頭這樣厚的《現代漢語詞典》又沒有這個字, 但電腦中能打出這個字,還注明是FEN音。心有不甘,於是再查《辭源》大字典,才查出枌即白榆,因漢高祖劉邦為豐枌榆鄉人,初起兵時,禱告於枌榆社。故後人把枌榆為故鄉之代稱。這樣,上述詩之“故枌”,即為故鄉了!
《辭源》說:“枌”字古通“棼”,我心又不甘,再去查《中文字典》與《現代漢語詞典》的“棼”字,但都查不到。唉!這兩本詞典可入垃圾箱矣!
為查清這個“枌”字, 我花了整整一個上午時間,可見中國字之難。但是,雖然花了好多時間,但弄清這個字的含義也值得。從這件事中,使我體會到:做學問就要有“打破沙盆問到底”的精神,一點馬虎都要不得。而這個“馬虎”是我的弱點,原因在個“懶”字,應改之。
陳湃 2014年12月22冬至吉日作於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