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陳湃

兵學工商滄桑四業 柬中港法浪跡兩洲
個人資料
陳湃專欄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清 明 憶 舊

(2007-09-21 14:53:01) 下一個

清 明 憶 舊

問我小時候喜歡哪些節日?我可以不加思考地回答:除了春節,就是清明節了,而且清明節的樂趣不亞於春節。

我的家庭是一個大家族。雖然僑居柬埔寨,但遠離故土根不變,久寓他鄉習長存。逢年過節,都照足家鄉的規例做。

我們的習俗規定,一到清明節,必定要上山祭祖。本著“祖宗雖遠,祭祀則不可誠”的教導,平時分散在各地的叔伯兄弟,不論大小,不論遠近,清明節前一天,必然自動地從四麵八方雲集我家,準備明天的祭祖事宜。蓋因誰也不願做“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不孝子孫。這麽多的親人突然從各方雲集在一起,不但使我家沸騰起來,而且喚醒了寂靜的鄉村。附近的柬人亦來趁熱鬧,幫助做事,好像他們也要拜山祭祖似的。到了晚上,燈火通明,劏雞、殺鴨、燒豬、講故事、宵夜,熱鬧非常,大家興致勃勃地度過不眠之夜。我雖然年紀小,做不了任何事情,但在燈火通明之夜,是我最開心的時刻,滿場飛地跑來跑去,總盼劏豬時刻早些到來。一看見劍形的尖刀從豬的喉部直插進豬的心髒,豬發出悲慘的哀鳴,血流如注地噴出來,我就說不出的高興,它預示著我日盼夜盼的心愛的玩具即將到來。我老是守候在劏豬場旁,一見豬肚切開,我第一件事就是要豬膀胱,把它洗淨充氣當皮球來踢。而這件事誰也不敢同我爭,因為豬是在我家劏的,豬膀胱當然屬我。再一件事就是等吃及第粥和等豬燒熟時偷些來吃。每次兄長們總是趁人不在,撕一塊又香又熱的瘦肉給我。按例先神後人,但在師傅試味道的理由下,總是能過關的。

另外的一件開心事,就是喜歡聽哥哥們講故事。平時各處一方,突然相敘,自然有很多趣事講的。記得有一回,一位堂兄講“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故事給我聽。他說:“飯後一枝煙,快活過神仙”。教我多吸幾口煙,把煙從鼻裏噴出,就會像神仙那樣能“騰雲駕霧”。我年少無知,上了他的大當,結果給嗆個半死;還有一次,一位哥哥給我講“武鬆打虎”,他說武鬆有這麽大的氣力,全靠喝酒,酒能給人增加無窮的氣力,你喝了酒一定踢贏球的。我不知就裏,竟閉上眼睛一口吞下半杯烈酒。頓時,喉頭像火燒那樣,滿身發熱,接著覺得天旋地轉,頭重腳輕。兄長們卻開心地大笑起來,最後驚動了家慈來“救駕”,說這些人“為老不尊,教壞兒孫!”盡管如此,我反而覺得我的兄長們更加和藹可親。

常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人行人欲斷魂。”這是指國內而言,在柬埔寨,清明節適逢旱季,春光明媚,和風旭日,根本沒有“雨紛紛”出現,更不用說有“斷魂”了。每年清明節的早上,我換上漂亮的新衣,興高采烈地跟大夥去拜山。真是:“清明時節跳崩崩,路上行人倍精神”,更不像宋朝王元之清明詩中說的“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那樣淒慘。到了山頭,更是熱鬧:有的斬刺,有的拔草,有的挖土護墳……然後擺齊三牲祭品,大家按照高低排列成行,三跪九拜地向先人致禮,然後由長輩簡單介紹先人出洋的奮鬥史,提醒後代不要忘記祖國故鄉。禮成後就自由活動,把燒豬和各種祭品分給各人吃。大人說,兒童吃了這些祭品,會特別乖巧的,因為有祖先保佑,故此我吃得特別起勁。豬舌和豬尾是我必爭之物,原因是豬舌芳甘,豬尾爽脆。大人有大人的娛樂,小孩有小孩的玩耍。每次清明,我必然帶著我的新球,在山頭對開的平地上大賽起來。一直玩到太陽西斜,才散隊各自回家。這時我的小心靈裏有點惆悵,總希望下次清明早點到來。清明節唯一使我不滿的是不準女性上山祭祖。大人說這是我們東莞的習俗,是防止風水流到別姓去,因為女性是要嫁人的。真是豈有此理!

隨著時光的流逝,戰火的摧殘,清明節再也沒有給我帶來歡樂,反而給我帶來了無限的沉悶與哀傷。到如今,我的家中又添了新墳,有些是荒郊白骨無處尋;而我則飄流在西歐,連清明上山祭祖的機會也沒有了,唯有龜縮在鬥室內,像陸遊詩人遊沈園時那樣,帶著無限的感傷,填上“釵頭鳳·清明”這首詞,以示我的哀思。詞曰:

東 風嫋,催花俏,迎春卻被思親惱。鉤往舊,人憔瘦。荒郊白骨,家園烏有。咒!咒!咒!

清明到,何墓掃?三牲祭品朝東告。香燭點,茶酒奠。穎川堂上,陳門祖彥。宴!宴!宴!

( 1986年清明節作於巴黎原載巴黎《龍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