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98)
2008 (107)
2009 (65)
2011 (115)
2012 (90)
2013 (103)
2014 (94)
2015 (130)
2016 (69)
2017 (71)
2018 (44)
2021 (66)
每個星期天的上午,我都謝絕一切應酬,到舊車市場去參觀,數年來風雨不改,雷打不動。可是這次羅鬱生前輩的電話使我破了例。他說姚璿秋十一時訪問華裔會,叫我和他一起去觀看姚女士的芳容。
三遇姚璿秋
我於十時三十分趕到華裔會,隻見大批的姚璿秋擁躉已排列在門前,等候會見他們的偶像,其中有青少年和白發蒼蒼的老太婆。
十一時正,姚璿秋一行三人,由邀請單位《歐洲時報》的社長楊永桔女士陪同進入華裔會。受到華裔會領導鄭輝、林振藩、李烏、邱明、黃少強、羅鬱生等及群眾的熱烈歡迎。
今天是我第三次見到姚璿秋了,前兩次是一九六0年在金邊和一九八0年在香港見過她。想不到時隔七年,又能在歐洲的心髒巴黎見到她,實在不容易啊!今天能三遇珧璿秋,在我的人生曆程中,留下了甜蜜的回憶。
歲月留痕
姚璿秋今天略施粉黛,頸上紮一條白底藍花的絲巾,身穿一件紫紅色的春絨製服,顯得樸素大方。她堪稱駐顏有術,已年近五十三歲,仍容光煥發,豔麗不減當年,隻是眼角上多了幾條魚尾,這是歲月流逝的痕跡。常演反串小生的陳瑜女士,今天雖然穿著一件黑白大花的絲質寬闊中襖,卻遮蓋不了她那窈窕的身材。陳梁傑先生穿著一件白底褐色細格長袖獵裝,顯得老成持重,實而不華。
華裔會剛搬進寬敞的新廈,就趕上迎接潮劇泰鬥,可說是增光不淺。
時報社長楊永桔,可能看見場麵熱烈,自己不便動筆,特委托我為該報寫篇紀實文章,使我得以堂堂正正的以記者身份采訪起來。
帶來顆心
林振藩先生代表華裔會,熱烈歡迎姚璿秋一行的到訪。他說華裔互助會是旅法的印支華裔組織起來的一個不分幫界、不問政治的民間團體,是專為華裔謀福利的。接著姚璿秋致謝辭,她說:我於一九六0年在柬埔寨拜會過鄉親,想不到時隔二十七年的今天,又能在法國和大家相聚,真是十分高興。這次我沒有帶什麽禮物來,隻帶來了一顆心。一聽到帶來一顆心這句話,掌聲頓時雷動。她的講話真是太好了,有什麽比這顆心更珍貴呢!這是一顆鄉心,這是一顆國心。它帶來鄉親的問候,帶來祖國的關懷!
接著姚璿秋把一幅珍貴的,署有三人姓名的蒼鷹勁鬆國畫送給華裔會留念。鄭輝會長代表該會把一麵繡有“花都一曲,深慰僑情”的錦旗回贈。
這時,一位老太婆從懷裏掏出一本《姚璿秋》的書,請求三人簽名留念,然後又喜悅地藏回懷中。會後,華裔會假新中國城酒樓設盛宴招待來賓,因而使我有更多的機會同來賓交談。
鷹擊長空
我問陳瑜女士,送給華裔會的蒼鷹勁鬆畫,是出自何家手筆?她說是他們潮劇院裏一位搞布景設計的師傅畫的,他畢業於上海美術學院,是較有名堂的。陳梁傑先生插嘴說,這次國畫隻帶了兩三幅來,一幅送給裏昂僑團,這一幅是專心設計畫給華裔會的。我問他鷹代表什麽?他說是代表華人一飛衝天,翱翔萬裏,前途無量的精神。我聽到華裔會能二居其一,得到這幅珍貴的國畫,心裏很高興,僅以一個普通會員的身份,再次感謝他們。
潮劇新貌
我問姚女士,潮劇近況如何?她說縣有縣搞,市有市搞,可說是蓬勃發展。陳瑜說:潮劇從音樂、燈光、布景等方麵都有創新與改革。近期有兩個新劇種,一個是《張春郎》,已被拍成電影;一個是《八寶追夫》,八六年十一月參加廣東省藝術界匯演得獎。
標準家庭
在節育問題上,香港提倡“兩個夠曬數”,大陸主張一個已足。真是無巧不成書,姚璿秋和陳瑜都隻有一個男孩,可說是標準家庭。姚的男孩十五歲,是中學生。陳的兒子已二十四歲,在汕頭外貿部門工作。陳還告訴我,她的丈夫姓姚,以前搞潮州音樂的,現改在新華書店工作。
巴黎觀感
姚璿秋說:巴黎是世界名城,以前隻是在電視上看到,現在親眼看到了,覺得很高興。這幾天時報社長陪我們到處參觀。我們參觀了周總理的舊居,還到裏昂訪問了鄧小平曾攻讀過的中法大學。楊社長對我說,周總理曾數次接見過姚女士。
舉杯祝賀
是日,適逢某團體在新中國城午宴,可說是高朋滿座,賓客如雲。但東主江基明先生親自督廚給姚璿秋等貴賓烹製佳肴,並親臨把盞。在午宴上,雙方頻頻舉杯祝賀。我們祝賀他們演出成功,他們祝賀僑社蒸蒸日上!
姚璿秋今天能在巴黎重見舊友,確實是不簡單的。過去的歲月,雙方都遭遇不幸事件:廣大印支潮僑慘遭印支浩劫;而姚女士一行亦慘遭**浩劫。幸而“曆盡劫波兄妹在”!我想姚璿秋女士既帶來一顆心,她也必將會把旅法潮僑千萬顆心帶回家鄉的。
在此,筆者特作七律詩一首,敬贈姚璿秋女士,祝她訪法成功:
往年傾倒百囊奔,今日瘋魔旅法人。
潮劇紅伶仍燦爛,花園梅雪倍芳芬。
柬紅濫殺猶有恨,**摧殘已無痕。
曆盡劫波兄妹在,花都重聚更相親。
注;“花園”是《蘇六娘》中“花園場”一段;
“梅雪”指折子戲《梅亭雪》。
1987年5月3日作於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