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陳湃

兵學工商滄桑四業 柬中港法浪跡兩洲
個人資料
陳湃專欄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也談楊振寧婚事

(2006-05-30 02:06:44) 下一個

今天鳳凰台播出采訪楊振寧博士的節目。八十多歲高齡的他,看上去仍然精神奕奕,口齒靈利,反應敏捷。不期然使我想起兩年前,年已 82 歲的他,與 28 歲的翁帆結婚時,世人對這事的反映:

反對者譏笑楊振寧是“老牛吃嫩草”;讚成者說翁帆是潮州婦女的光榮。

“少年夫妻老來伴”。楊振寧博士不是個見異思遷的人,在他的結發妻子去世後,再找個伴以安度晚年,這是無可厚非的。至於翁帆,雖然隻有 28 歲,但已有婚姻失敗之痛。再找個有依靠的人為終身伴侶,也是可以理解的。少婦嫁老夫,有些也不全是為了錢財,欽佩其偉大或才華,而以身相許的也不少:如宋慶齡隨有婦之夫的孫中山;蕭珊與巴金結合;許廣平嫁給魯迅等。前幾年,我在凡爾賽市開餐館時,看見一個 20 多歲的台灣留法學生,嫁給一個比她祖父還老的 80 多歲的法國畫家。每次來我餐館就餐,都是扶著畫家入來,點了上好的飯菜給畫家,而她隻吃一些極普通的菜,十分節儉。用膳時,像母親體貼小兒那樣,倒酒倒水,慢慢陪著老人吃,極盡孝順之事能。有次我偷偷地細聲問她為何選擇他?她坦誠地說:他是個孤獨的窮藝術家,我嫁給他隻是羨慕其才華。

其實古時比楊振寧年紀更老尚納妾的人還有的,單從下麵蘇東坡的一首七律詩中就可以反映出來:

七律 張子野年八十五尚聞買妾述古令作詩。

錦裏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鬢眉蒼。

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

柱下相君猶有齒,江南刺史已無腸。

平生謬作安昌客,略顯彭宣到後堂。

詩題中的張子野就是宋朝居住在錢塘的尚書郎張先。述古,是駐守杭州的陳述古。因張先八十五歲尚買妾,陳述古叫蘇東坡作此詩戲弄他。

詩的第一、二句是笑張先老而不認老。第三句是說張生與崔鶯鶯“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的偷情事。第四句說漢成帝與趙飛燕的事。漢成帝有一次微服出遊,過陽阿主家,見趙飛燕就喜歡。而每次微服出遊,都帶張放同行。故有童謠“燕燕尾涎涎,張公子,時相見。”可見張放與趙飛燕有不可告人之事,給趙成帝帶綠帽。

第五句“柱下相君”,是指張蒼,他是秦時的柱下史,漢成帝四年為丞相,已老到沒有牙齒了,每天都吮女人的奶汁過活,妻妾上百人。

最後一句“略顯彭宣到後堂”,是說前漢張禹有兩個入室弟子彭宣和戴崇。張禹經常召戴崇入後堂,歌舞助興,飲食至深夜;而彭宣到來,張禹隻叫他在大堂中坐下,講論義經,從來不準他入後堂。用今天的眼光看,這個老而不死的張禹,可能還同他的學生戴崇搞同性戀呢!

這首詩精彩之處,幾乎句句用典,而把豔福無邊的張生;偷情聖手張放;縱欲無度的張蒼;與學生搞同姓戀的張禹等古代各朝風流成性的張姓老頭子搬出來影射張先。

楊振寧是個正派人,八二合法續弦,比起有“張三影”之稱的張先與上列諸人,隻是小巫見大巫,何足怪哉!還是“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理他人瓦上霜”吧!

2006 年 2 月 14 日情人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yao1979 回複 悄悄話 嗬嗬!其實大家都蠻祝福他們的,畢竟年紀大了,有人相伴是好事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