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陳湃

兵學工商滄桑四業 柬中港法浪跡兩洲
個人資料
陳湃專欄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最是中法建交時

(2006-05-26 07:44:41) 下一個
最是中法建交時

年年盛事均須記,最是中法建交時。

中法建交二十年了。中法宣布建交時那激動人心的場麵,在我腦海裏記憶猶新。

那是二十年前的舊曆年尾,我從上海乘四十九次快車南下廣州。經過一晝夜的辛勞,第二天早上列車已到浙江、江西一帶。八時整,廣播的歌聲喚醒了所有倦睡的乘客。突然,列車廣播員宣布: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法蘭西共和國建交了!頓時,火車的汽笛長鳴聲、歡呼聲與掌聲,交融在一起,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接著,坐在我身旁的解放軍戰士站起來指揮大家高唱“我們走在大路上……”“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高亢的歌聲充滿車廂。那時正是“風華正茂”,不知天高地厚的我,怎能控製激動的心情,也情不自禁地站起來,建議大家高唱法國國歌。想不到那位解放軍突然襲擊,高聲地宣布,這位是柬埔寨來的,是個“小西哈努克”。這一宣布是火上加油,有些乘客聽不清楚,以為我是親王的兒子,立刻掌聲雷動,經我再三聲明,有些人仍抱懷疑的態度。這也難怪,因為當時聽說親王有幾個兒子在中國學習的。在我的領唱下,車廂裏的乘客竟發出同一個音調,響亮的歌聲吸引了前後車廂的乘客擁過來一同歌唱。我教得興起,幹脆脫了西裝上衣,內衣上掛著的“上海市控江中學”校徽無意中竟露了出來。這也好,事實證明了我的身份。反正上海姑娘都稱我們這些“僑老爺”是外國人的。“狐狸尾巴”露出來後,絲毫也沒有減輕歡樂的氣氛,歌聲越唱越響,持續了很長的時間。接下去就是議論聲、讚揚聲此起彼伏……。有些人忘記了吃早餐,我也不知道自己吃了沒有。

這也難怪人們聽到中法建交的消息歡喜若狂。當時中國似乎處在孤立的狀態,蘇聯“老大哥”背信棄義,化友為敵;友好鄰邦印度變成兵戎相見的仇人;東麵的日本軍國主義勢力又在蠢蠢欲動 ……,形成對中國的包圍圈。當時的紙老虎變成真老虎,赫魯曉夫在聯合國脫鞋敲桌恐嚇都無效,反而給老虎嚇破了膽,迫使導彈撤離古巴,成個狗熊相。在反華勢力甚囂塵上的時刻,中國卻得到西方第一個國家的承認,而這個國家又是巴黎公社的發源地,國際歌作者的家鄉,是一個被中國人讚賞的友好國家。而戴高樂總統的這一決定,打開了中國與西方對話的一個通道,自此,中法關係蒸蒸日上,直到今天關係越來越好。

戴高樂總統不愧是個偉大的軍事家,而且是個傑出的政治家。他力排眾議,冒著與盟友關係破裂的危險,毅然同中國建交,說明他高瞻遠矚,膽色過人。他看出十億人口的中國是一條巨龍,將來可能成為一個好夥伴。二十載的事實,充分證明他那先見之明。反觀美國那些政治家,卻大遜失色。

美國畢竟在事實麵前低頭,後法國十五年同中國建交。希望美國奮起直追,趕上中法關係。

喝水不忘掘井人,戴高樂這位英雄人物,深得中國人民愛戴。識英雄,重英雄,據說當時毛澤東很想戴高樂將軍訪華,但這個願望還來不及實現,這兩位豎起中法友誼旗幟的偉人卻先後與世長辭了。

不知是曆史的巧合,還是上蒼冥冥中的安排,在這中法建交二十周年的今天,西哈努克親王及我這位假小子竟然同在法國。但敬愛的親王今天全力以赴地進行“還我山河”的神聖鬥爭,而我這位假小子卻變成“為兩餐乜都肯製,前世”的“死馬單星”。

不管如何,今天我能在法國看見慶祝中法建交二十周年的盛事,卻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大事。希望過了若幹年之後,中法關係得到更佳的發展。

                                              ( 1984年1月27日 原載《歐洲時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