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薑福禎:司法腐敗嚴重蠶食百姓的基本權利(ZT)

(2006-08-22 18:01:55) 下一個
司法腐敗和司法產業化互為因果,嚴重蠶食了公民的基本權利有愈演愈烈之勢。 今年以來我涉足了幾起十分普通的民事案件,我發現司法腐敗越來越嚴重,大大小小的案子都無法擺脫,已經嚴重蠶食老百姓的基本權利。一些情況下有理有據鐵板釘釘,必勝無疑的案子,突然出現逆轉,使弱勢無錢無權的一方"輸得很慘,死的很難看"(某法律工作者語)。 以下以一起勞動爭議案為例。 楊喜美的案子並不複雜:丈夫發生工傷,她被借調到丈夫單位陪護丈夫。丈夫單位合資後,沒有人在理睬他們,她的工資、保險、退休等待遇通通沒有了。她多次到單位主張權利都被蠻橫拒絕,後來找到勞動仲裁部門,如此混帳的事實擺在麵前,當然無法推托,無奈之下他們給楊辦理了退休手續,也口頭答應隨後補發往年工資和工傷陪護費,但具體如何辦,因為人已經退休需要到法院處理。隨後仲裁員和廠方代理人暗下串通,他們當麵就上述問題立下兩條協商條款,背後卻追加一條"之前發生的一切勞動爭議事宜雙方互不追究。",企圖通過調解陷阱一劍封喉。他們明知當事人基本不識字,故意拋開當事人的代理人,也不向當事人宣讀,騙取了當事人的簽名。當事人和代理人十分相信仲裁部門,沒有想到其中有詐,反而認為大功告成,剩下的問題隻要到法院就可以具體解決,調解書便被束之高閣。原來廠方代理人曾經在仲裁庭工作過一段時間,老板也早暗示必要時可以出錢擺平,對此他們早已經心懷鬼祟了。 楊喜美向法院提出訴訟後,辦案人員認為必勝無疑,還建議楊喜美提高陪護費和精神賠償的數額(原來請求5萬,後來增加到15萬,這樣法院提留的也就越多)。開庭後對方出示了調解書,法官和當事人都被橫空出世的調解書第三條搞懵了,法庭宣布休庭,建議楊喜美到勞動仲裁部門請求撤銷此調解書。此間我給楊寫了一份法理分析書與撤銷申請書一並提交仲裁部門,法院辦案人員也透出信息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表示他們可以直接采取一定措施。此時正逢"五一"黃金周,幾個辦案人員又透出信息要在假期出去旅遊,問楊能不能出3000元錢,被楊的代理人婉言謝絕。 由於楊的代理人樂觀地估計了形勢,認為仲裁庭必然會撤銷這種"暗下串通"和"顯失公平"的調解書,所以不願意出這3000元錢,於是結果可想而知:法院不再傾向原告人,反而去與被告人打得火熱,相互呼應,全麵肯定被告人的行為。至此,楊喜美的訴訟請求全麵被駁回。這樣,在仲裁部門和法院的雙重欺騙和"技術處理"下楊喜美敗訴了。 案子雖小,但可以看出在司法腐敗的大環境下,一般百姓很難通過司法途徑維護自己的基本利益和基本權利,他們很難麵對有權有錢有背景的當事人。在很多情況下有理和無理並不重要,關鍵是有錢沒錢。現在打官司經常是惡勢的一方相當囂張,最近有一位徐老太找我寫申辯書:原來前些年她在困境中向一位朋友借了10幾萬塊錢,這個人趁機放高利貸,並幾次脅迫她改借條上的日期,就這樣邊還錢邊利滾利,此人居然以借條為道具敲詐勒索,虛構160萬的債,由於徐老太手中有一些證據可以說明100餘萬屬於虛構,但她還是以欠款60萬的名義(高利貸月息20%之巨)被告到了法院。"債權人"在法院裏當著徐老太的麵,就用一個信封給辦案人員塞錢,由於行為太露骨而被拒絕--那麽在表麵的拒絕之後,還會有什麽樣地金錢攻勢呢? 目前許多放高利貸者都是官員家屬和親戚,其實大都是黑色和灰色收入,他們直接用這種方式洗錢,不但數額不減少,反而越洗越多。他們把黑錢交給放貸公司,公司用這種方式則迅速增值。 司法環境的黑暗和腐敗直接堵塞了下層百姓的權利空間,在司法層麵上不僅可以使你直接喪失程序和實體權利;直接喪失訴權、代理權;還可以攔截你的有理給請求,強加給你無理判決,從而剝奪你的合法經濟利益,甚至導致你基本生存權的的喪失。一般說小小老百姓的基本權利和利益的喪失並不在法院的視野裏,法院尋求的是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辦案法官個人和法院的的雙重獲利。說到這裏其實已經導出了一個新問題:教育、醫療產業化已經被強烈關注,法院等司法部門創收也被多次揭露,但司法實際上產業化的問題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換言之,司法腐敗和司法產業化互為因果,嚴重蠶食了公民的基本權利有愈演愈烈之勢。 原載《人與人權》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