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人的精神》-危機與崛起(1.2)

(2006-08-04 04:51:31) 下一個
無疑在中、美文化的交流中將誕生一種先進的、創新的東、西文化融匯的偉大文明,這是需要各個領域的學者、商人、政治家和市民的艱苦和無私的努力,尤其是廣大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藝術家在理論上的嚴謹精細而又綜合創新的探索。文化是一個係統,有其結構化演變過程,從原始的廟宇、巫術、宮廷文明經曆經院、莊園、政教一體到科學、民主、工商文明;人類文化係統形成了完整的科技、文藝、哲學和宗教的結構,社會也形成了更精細化分層次的結構,也就是說文明的演變是係統結構的組織化過程。新的文明是一種文明範式在理論和實踐上形成而後傳播和向社會擴展的過程。先進的新文明是一種高級的新生命體,西方工業文明的起源和發展就經曆了起源、發展與演變的過程,但文明的精神核心始終存在一個繼承與演變的連續性與間斷性。人類文明第一階段是藝術的發明,第二階段是文字的創造,第三階段是宗教的啟示,第四階段是技術的發展,第五階段是科學的誕生,第六階段是工業的形成,第七階段是政治普選體製的出現,第八階段是自由貿易的建立。那麽下一個文明要素將是什麽呢? 儒家文化的精髓是人文精神、自然本性,道家的樸實、禪宗的淨心,這將是成為與西方文明融匯而創造新文明的起點。儒家學說使道德倫理體係成為一種改造人的性情的和平、禮尚的精神,人們的溫文爾雅能改造人性中好戰和窮兵黷武的劣根性,人類必須具備更多的愛才不致於導致人類的自我毀滅。儒家與基督教的結合是使宗教回歸到人類和平、民主、自由和博愛的原本宗旨,也就是社區化的民主生活方式,儒家的書院式教育與現代化實踐使道德教育社區化、改善社會風氣,可以避免西方世界對異端迫害、宗派鬥爭的弊端。道家的思想與預測方法是綜合和整體性邏輯思維,當與西方還原方法、分析哲學結合,才是完整的係統的邏輯體係。道家天人合一的體係是改善人類高消費、亂費自然資源而回歸自然的精神,中國的自然保護、生態平衡、環境衛生已經是迫在眉睫的問題。禪宗的頓悟強調開放思維和發展個人的潛能、獨立創造性,對教育和信念的人性、心靈的精神發展,有利於心身健康的恢複和應付社會壓力。 全球化文明需要人類具備更多的協商、和平和理智的精神,危機來自人類自己的內部戰爭,嫉妒與虛榮將可能毀掉一個民族、毀掉一種文化、毀掉人類和地球。創造新文明、促進和平的這個重任將落在中、美兩個同樣是多民族的國家肩上。澳洲位於太平洋,四周環繞著海洋,南麵向國際化的南極洲,是否將在這裏建立一個全球化的聯合國政治與精神機構,使中美兩種文明能得以重新構建?新加坡是否可以作為亞洲的永久無戰的中立國?首先,這個新文明的理論體係必須完善,這就是一種新的有效的全球和平化體係在精神和機構上的完善。人類到了不得不麵對共同的地球資源、共同的世界未來的時刻了。戰爭與恐怖的自殺性行為隻能使地球文明倒退甚至毀於一旦。中華文明的文化與民族複興的關鍵是人們的創造性、獨立性、自強性、團結性、勤奮性、禮貌性、良知性、民主性、探索性的精神複興。當心靈在社會道德和科技創新的精神下純化了,一個民族和國家才能走向真正的現代化。國家和民族的個體精神和知識素質是社會繁榮、和平的基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