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到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其間他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專訪,內容涉及八九「六四」、中國政治改革、互聯網封鎖、人權狀況與西藏等敏感話題。溫再次表現了他「性情中人」的一麵,尤其被問到「六四」事件時,他的下巴連嘴唇微微顫動,但回答略別於以往官式。
六四教訓……「逐步完善民主選舉製度」
Q:(出示1989年6月3日晚時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的溫家寶,陪同總書記趙紫陽探望絕食學生的照片)很多人都知道這張非常著名的照片,是1989年你在天安門廣場拍的。你從那次經曆中學到了甚麽?
A:(一度神情凝重,其後極力保持笑容,但兩唇緊閉,下巴不停微顫,沉默良久)我相信,在推動經濟改革同時,我們還需要推進政治改革,因為發展是全麵的,改革也應該是全麵的。我想,你的問題的核心,是在中國發展民主。我認為,在中國發展民主,主要在三個方麵:第一,逐步完善民主選舉製度,使國家權力真正屬於人民,國家的權力被服務於人民。第二,改革法律製度,依法治國,建立獨立和公正的司法係統。第三,政府應受人民的監督,增加政府的透明度,特別是,政府應該接受新聞媒體和其他黨派的監督。還有一個很重要因素,在中國發展民主,必須考慮中國的國情,需要引進適合中國國情的製度,要循序漸進。
Q:我們多次談選舉。你是否認為在25年內中國的選舉將會出現競爭,由兩個政黨來競逐,比如你現在總理的位置?
A:我很難預測25年後會發生甚麽事情。但我堅信,中國的民主將繼續發展。20至30年時間內,中國社會將更加民主和更加公平。
Q:有人說你們是學習日本的製度。你認為那是一個好的模式嗎?
A:我想,世界上民主的形式是多樣的,重要的是實質。這就是說,不管民主的形式如何,能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才是最重要的。我理解,社會主義也是民主製度的一種。但是,社會主義的民主,應建立在一個成熟的法律製度之上,否則將會一片溷亂。
封鎖互聯網……「我常看批評政府帖子」
Q:我在中國住酒店時,在電腦中輸入「天安門廣場」的字眼,但卻碰到了防火牆。有人認為,中國互聯網的防火牆很了不起。你認為,如果一個資訊不開放的社會,能成為一個發達社會嗎?
A:中國現在有超過兩億互聯網用戶。很多人認為中國網絡是自由的,即使是西方人也這樣認為。當然,為了安全,中國也和許多國家一樣,對互聯網進行一些適當的限製。這也是為國家的安全和大多數人的方便。我可以告訴你,在中國的互聯網,你可以找到很多批評政府的帖子,通過讀那些帖子,我們可以找出存在問題,進一步改進工作。我不認為一個製度或政府應該害怕批評的意見或看法。我經常瀏覽互聯網,了解情況。我瀏覽過許多網站。
人權下滑……「通過辦奧運已更開放」
Q:一些美國人和歐洲人,特別是人權觀察家們,他們指過去幾年,中國的人權紀錄在下滑,他們一直希望,奧運會能帶來一個開放的中國,但事實上,卻出現了更多的鎮壓。你對此如何看待?
A:通過舉辦奧運會,中國實際上已變得更加開放。任何人如果沒有偏見,都會看到,而且也看到了這點。在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上,有了更多的保障。中國政府重視和保護人權。我們也將這些寫入了中國的憲法,也在切實地執行。我想,任何一個政府,最重要的是,確保其人民享有憲法規定的每一項權利,包括生存權、對自由和幸福的追求等。我們並不認為,我們在人權方麵是無懈可擊的。的確在某些地方和領域,我們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會繼續努力,促進和改善我們的人權。
西藏問題……「盼達賴放棄分裂圖謀」
Q:你為甚麽不運用你的權力和談判技巧,由你或國家主席胡錦濤,與達賴喇嘛直接談判,解決西藏問題,以造福中國人民,當然也包括在中國的西藏人民?
A:我們和達賴的問題不是民族、宗或文化問題,而是關乎維護國家統一的原則問題。我們要看到達賴的兩麵性,他一方麵是宗領袖,在西藏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特別是在宗方麵;另一方麵,他不是普通的宗人物,他建立的所謂西藏流亡政府,就是要把西藏從中國分裂出去。
幾十年來,我們對達賴的政策始終未變,隻要達賴承認西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放棄分裂圖謀,我們就願意和他或他的代表接觸、對話。我是否與他接觸並不是問題。我們希望他用行動表明誠意,打破僵局。我們不隻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必要時我們也會考慮提高對話的層次。
改革開放……「宏調充份發揮作用」
Q:如果有人問你,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成功的模式是甚麽?關鍵是甚麽?你會怎麽說?
A:你可以想想,為甚麽30年前中國不能像後來那樣快速發展?我想,這是因為我們在1978年實施了改革開放的政策,這就是中國成功的關鍵。我們有一個重要的思想,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製訂經濟政策,在政府宏觀調控下,充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麵的作用。
過去30年我們有一個重要的經驗,就是要確保看得見的手(政府調控)和看不見的手(市場調控)同時在調節市場上發揮作用。如果一個國家的多數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那麽,這個國家就很難看到和諧與穩定。這個方法同樣適用於現在的美國經濟問題。為解決美國當前經濟和金融問題,不僅適用看得見的手,也適用看不見的手。
六四事件麵前,檢驗溫家寶的道德血液 蘋果日報/1989年的六四事件,是中共領導人接受CNN專訪時繞不開的問題。從1993年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訪美前夕接受專訪,到1999年總理朱鎔基訪美時接受專訪,再到今次溫家寶到紐約時接受專訪,他們都必須正麵表態。
溫家寶曾在1986至1993年擔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相當於中南海的大管家,曆經胡耀邦、趙紫陽、江澤民三任總書記和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六四兩大政治風暴,能夠在政壇屹立不倒,而且升任總理,自有其過人之處。
恪守傳統難大改革
溫家寶曾陪趙紫陽到天安門廣場探望絕食的學生,自出任總理後已多次被問及對六四事件的看法。他今次未重複中共以往的結論,而是強調從中吸取的訓是必須推進政治改革,並提出中國民主的三個發展方向,包括民主選舉、司法獨立和政府接受監督。應該說,溫家寶的看法是很有見地的,問題是在不足五年的總理任期內,他能落實多少?
妻兒負麵傳聞不斷
宗鳳鳴《趙紫陽軟禁中的談話》一書披露,趙紫陽生前曾多次評議胡錦濤、溫家寶。趙認為,胡、溫都是好人,胡受正統的意識形態支配較嚴重,溫家寶比較開明,但因恪守尊重一把手的傳統,「在改革上也不會有大的作為。」
溫家寶在紐約被問及毒奶粉問題時曾表示:「一個企業家身上應流道德的血液。」人們同樣可以要求:一國總理、一個政治家,身上也應該流道德的血液,於中國的傳統來說,就是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溫家寶的「修身」功夫,包括個人修養、品格都得到尊重,但是有關其夫人和兒子的負麵傳聞也一直甚囂塵上。至於「治國平天下」,溫家寶難以迴避六四問題,難以迴避毒奶粉一類的社會問題,前者考驗其政治智慧和道德勇氣,後者考驗其道德影響力和施政能力,而且,兩者都必須有製度上的改革才能推行,溫家寶能否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