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記憶(20)作文
(2008-04-28 18:56:30)
下一個
四年級那一學年,印象深刻的有兩件事:作文和讀書。
我還記得首篇作文,是記一次郊遊。小時候背的唐宋詩詞,什麽花褪殘紅、什麽江水綠如藍,不由自主地蹦到作文裏來了。還用了“穿過了田野、跨過了小橋、渡過了溪水、登上了山崗”之類的排比句。老師大為讚歎,把我的作文當成範文,在班上朗讀了一遍。
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我的每篇作文幾乎都要被朗讀。語文課上的作文講評,是我最愛上的課程。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高中。我的作文本,成為班上同學的收藏目標。唉,不知有沒有同學手頭還保存了一星半點,我真願意高價贖回來。
我自己的作文,除了第一篇,其餘的都在記憶中模糊了。倒是我兒子萬方在小學四年級時寫的兩篇作文,我至今都記憶猶新。
一篇的題目是《一等星和六等星》,大意是說:仰望夜空,有的星星大而亮,有的星星小而暗。人們按照它的亮度,把星星依次分成六等。最亮的是一等星,最暗的是六等星。萬方說,有的六等星,其實比某些一等星大得多,隻是因為離地球遠,所以顯得小而暗。而有的一等星,其實並不大,隻是因為離我們近,所以才顯得大而亮。然後筆鋒一轉,說觀察社會上的人,道理也一樣。有的人其實很優秀,隻是因為離我們遠,看不到他的光彩,因此不被重視,沒有得到公正的評價。
另一篇寫的是《我最喜歡的動物》。出乎常人所料,萬方最喜歡的動物,是烏鴉。他寫道:一般人都不喜歡烏鴉,因為它長得醜,叫聲也難聽。甚至認為它不吉祥,因此討厭它。文章一轉,說烏鴉其實是一種益鳥,每年要吃掉多少多少害蟲,默默地為人類做了許多好事。再一轉,說有的人也像烏鴉,貌不出眾,喜歡提批評意見,說的話不好聽,但都是對社會有益的建議。結果被討厭、被冷落。有一次我和阮銘聊起我兒子的這篇作文,他立刻聯係自己,大聲說:“我就是這樣的烏鴉!”
在同一年齡段作比較,萬方的作文寫得比我好。不論文采,就思想境界、立意深遠而言,要比我當年高出許多。
四年級的時候,我開始擔任我平生第二項公職:圖書保管員。農村小學沒有多少書,全部兒童讀物,都放在一隻原來裝肥皂的大木箱裏。我負責出借登記、圖書保管。書籍主要分兩類:一類是中國民間故事和外國童話;另一類是蘇聯兒童讀物。蘇聯讀物中,記得有《鐵木耳和他的隊伍》、《阿廖沙鍛煉性格》……,當然,其中還有我們胡學長也讀過的《卓婭和舒拉的故事》。
近水樓台先得月,我如饑如渴地讀遍了所有的書,有的書還讀了好幾遍。對我童年時代影響最深的,是高爾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許多段落我抄過,甚至背過。
俄羅斯教堂的鍾聲,輕軟地敲在我的心上……
wikipedia中有關宜興詞條有你。你的鏈接是空缺的,你可自己加,我想隻有你加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