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雜感
(2006-06-02 13:30:35)
下一個
前言:六四的十七周年在即,寫篇關於民主的文章紀念這一曆史事件。
1) 民主的起源
民主製度源於古希臘的雅典。雅典的經濟發展是促進其民主製度產生的關鍵因素。雅典良好的自然條件以及其背靠大陸但瀕海的地理位置促成了雅典多元的經濟發展。不僅農業,而且商業、工藝品乃至航運業在雅典均有不同程度的發展。經濟的多元化削弱了農業奴隸主對雅典的經濟統治力,也改變了雅典的社會結構,工商業奴隸主、平民階層逐漸擴大。雅典的政治結構也隨之改變。公元前8--7世紀左右,雅典貴族集體廢黜早期君主製,建立貴族政體;公元前592年的梭倫改革又將政治權力擴展到平民階層;公元前462年,全體公民有權參加的公民大會成為雅典內外政策最高決策機構。雅典的民主政治隨後又延續了百多年,直至被馬其頓征服(公元前338年)。在消失了近兩千年後,民主政治才伴隨著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興起又逐漸回歸人類社會。
民主源自社會經濟結構不可逆的漸變中原主導階層同新興階層之間的政治權力妥協。這種妥協擴大了政治決策的社會基礎,促進了整個社會的經濟穩定和政治穩定。
2) 民主的悖論
民主雅典最著名的罪惡是處死西方曆史上的偉大聖哲蘇格拉底。公元前399年,在雅典的普通法院,七十高齡的哲學家蘇格拉底,被控犯有“不敬國神”、“另立新神”和“敗壞青年”的罪行而送交審判。在法庭上,蘇格拉底以平素一貫的從容高貴的態度為自己辯護,並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哲學觀點。其後,參加審判的501位法官投票表決,以略過半數的281票通過有罪判決。由於蘇格拉底拒不認罪,並表示他願意為真理而獻身。結果,第二次表決以360票通過了死刑判決。最後,蘇格拉底將毒酒飲下而從容辭世。
民主政治的關鍵在於民主選舉,而民主選舉取勝的關鍵在於“主流民意”。希特勒也是通過民主選舉登上曆史舞台、從而荼害歐洲的。日本的軍國主義擴張也符合明治維新後日本的“主流民意”,而日本民族的根本問題在於其民族文化中缺乏道德基因。
一頭獅子帶領的一群羊,能打過由一隻羊帶領的一群獅子。但一群羊會選舉一頭獅子當頭?
同任何一種政治製度一樣,民主政治也無法避免缺陷、也一樣可能導致災難。民族和民意素質的提高是民主政治品質提高的關鍵。
3) 中國的民主
中國近百年來最大的政治現實是左派(革命派)知識份子同農民結盟而建立政權。缺乏民主的共產黨擊敗比較民主的國民黨有其曆史必然性。經濟自由化是政治民主化的基礎,但上個世紀前半頁的貧窮的中國缺乏經濟自由化的社會基礎。經濟自由化會加大社會貧富差距,這當然不如共產思想更符合占社會人口絕對多數的貧困農民的利益。從根本上講,中國共產黨也沒有背叛農民,中共的農村政策確保了農民對土地的使用權,也控製了農村的貧富分化、保障了廣大農民的生存權,這在幾千年來中國曆史上是空前的。
六四在中國失敗但其餘波卻促使了“蘇東坡”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國同蘇聯及東歐社會結構的不同。六四時的中國仍是農業人口為主的社會,當蘇聯及東歐卻是以城市人口為主的社會。主導六四的右派(自由派)知識份子缺乏對農村的認識、缺乏對農民的思考、得不到農民的支持,六四的民主之火也在農村對城市的包圍中熄滅。但六四用鮮血喚醒了中共的執政理想,也促使了鄧小平對胡錦濤的隔代指定,從而促進了中共的自我改良。
“沒有民主,就沒有現代化”,當前的中國根本上是準現代國家。這是由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結構決定的。中國民主化的關鍵在農民和農村的社會經濟發展。農村的城鎮化、農村生活的小康和農村經濟的多元化是中國民主化所需要的社會基礎。沒有農民的民主意識,就沒有中國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