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閑話

古今同一笑,淡然赴春秋。
正文

【走廊作業】讀書雜談

(2006-05-08 00:34:48) 下一個

名不正則言不順。自名閑話,就是要閑話諸方,包括自己。所以為此文。月前曾言年內不上原貼,但見走廊近來景象,便淡然而出,也自食其言,自責先。此為前言。


說到讀書,不免慚愧,書讀得少且馬虎。

與慧根卓越的朋友們不同,我上學早,但讀書晚。五歲上學,從小學到中學一直同平均年齡大我兩、三歲的同學們競爭,對功課和考試常感恐慌,自然沒有多少閑暇讀書。上大學後,有閑時也看書,但主要是尋趣。如此迷糊好些年,直到二十歲的夏天。那時大學剛畢業,新的學業尚未開始,靜下心來讀了幾本書,包括<<莊子>>和陳鼓應的<<悲劇哲學家尼采>>,喜歡莊子的從容淡泊,也讚賞尼采的激情洋溢,兩者的共通處卻是對精神自由的崇尚和對現世功利的鄙夷。雖然那時讀<<莊子>>是囫圇吞棗,對尼采的喜愛也漸變成如今對他的同情,但這卻是我讀書的開始。

畢竟讀書晚,讀書的年頭有限,專業又是理工,所以書讀的確實少。這些年來,輾轉多地,一直帶著的書隻有幾本,包括<<周易>>、<<老子>>和一本禪宗燈錄集。偶讀<<周易>>是因為我一直未能明其大意,但在不斷的管中窺豹中尚能感其真趣。曾有幾年常常品味<<老子>>,也樂意咀嚼其中樸實的道理。禪宗燈錄集倒是意趣盎然,曆代禪師中最喜歡的是希運,在“口吐紅蓮養病身”的自陳中能見他的真誠、不做作,在“大唐國裏無禪師,不是無禪,而是無師”的峻嚴、悲憤中能見他的大乘境界和普世情懷。念天地之悠悠,新的大唐國裏人口已近百倍於希運的時代,但幾十年來文化宗師又可曾有過!

這兩年有時還會翻閱唐詩和南懷瑾的<<論語別裁>>。唐朝詩人當然首推李、杜,李白的飄逸絕倫是仙家氣宇,杜甫的感慨深重卻是聖賢胸襟;李商隱的情深似海也為我深愛,那句“滄海月明珠有淚”也真道盡了天下人愴然回首的傷懷。讀唐詩也不全為詩,還關注詩的背景。所謂正史的官版曆史常常乏味,但詩詞歌賦中蘊藏著許多酸甜苦辣的故事,也構成了一篇篇生動的別史。<<論語>>當然經典,但讀來不免枯燥,而<<論語別裁>>中穿插了好些活潑有趣的小故事來闡釋道理,寓莊於諧、寓教於樂。反複讀<<論語別裁>>能領略到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美好和局限,而我們當下正處在傳統和西化的夾縫中,如果不能認真學習古人、融貫中西,隻怕難免非驢非馬、浮躁一生。

我不僅讀書少,通常還不求甚解,有時也邊讀邊忘,偶而更因此出笑話。前幾年住在紐約,那裏的公共圖書館有些中文書,常去借閱。一次借出張愛玲的小說,大約兩百頁的一本,讀到一半時才恍覺這本小說不知何時曾讀過。張愛玲的小說可議,而自己讀書的馬虎卻無疑。那些年讀後印象深刻的小說是賈平凹的<<廢都>>和阿來的<<塵埃落定>>。<<廢都>>布局宏大、結構嚴謹、描寫細膩,主題卻頹廢不彰,但也深刻反映了在時代變遷中文人精神上的迷惘。<<塵埃落定>>在中文小說中真是頂好的,有史詩般的感染力,文韻蕩氣回腸,也讓人深思智愚的分野何在。而作者阿來竟是藏族人,他的寫作功力令我們慚愧,而他的深沉文意更值得我們反省。

馬馬虎虎地讀書,自然不會費心寫讀後感,但偶有例外。若幹年前,曾在弟弟就讀的大學裏住過幾月。一日,在弟弟的床頭看到<<百年孤獨>>,便拿過來讀,而弟弟也不介意,反而說自己正讀不下,老是被重複出現的人名混淆。<<百年孤獨>>真是好書,深刻、巧妙地勾劃出了個人乃至整個人類的精神困境。我一口氣就把書讀完了。弟弟略覺詫異,幾天後就建議我寫篇讀後感,我也便欣然寫下隨感。<<百年孤獨>>雖好,但我讀不下第二遍,一方麵覺其文意彰顯,另一方麵也不願意太沉浸在那樣的境意。感覺上<<百年孤獨>>的酷愛者往往經曆過滄桑、對生活多有懷疑,自己也不是不懷疑,但更希望能透過紛繁的世象找到此生的方向。終極意義的探討其實缺乏意義,因為無論個人、還是人類都不是永恒,但活在今世也要無愧於先人、今人、後人。

這些年來,最感動的一次讀書經曆是二十三歲的寒假裏讀弗洛姆的<<愛的藝術>>。那時節正倍感孤獨,精神體驗非常深刻,也切實思考過個人心理。迎著陽光,有些慵倦地坐在家裏陽台的小椅上,讀著第一章愛的心理學概論,卻驚異地發現弗洛姆同自己在基本的心理學理解上非常一致,不禁回到譯者前言考查著者生平,這才知道著者已經辭世。那一刻,淚水奪目而出。孤獨是人生的本味,而愛是對孤獨的超越。

感到枯燥的書,通常翻幾頁便甩在一邊,難得的例外是讀<<資治通鑒>>,很耐著性子才最終讀完一遍。那時常在睡前讀半小時<<通鑒>>,那些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曆史人物們漸漸在腦際亂成一片,周公這時便粉墨登場了。<<通鑒>>原著的曆史濃度太高,通讀之下消化、吸收有難度。而柏楊的白話版小冊子曾讀過幾本,感覺輕鬆、也有文采。讀<<通鑒>>感覺不到千餘年裏中國封建社會的曆史進步,能強烈感到是曆史的循環和傳統政治的局限。這也間接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成熟和保守,從可以追溯的曆史看,中國傳統文化的要素早在周代就已奠定,但隨後的兩千多年卻鮮有發展,其中緣由很值得我們反思。

現在已到網絡時代,近年來也漸漸在網上讀書。<<往事並不如煙>>是迄今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網絡書籍。作者章詒和,大右派章伯鈞的女兒,用極優美、細致的文筆真實地記錄下一個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文化人在政治動蕩的年代裏飽受摧殘、忍辱求存的卑苦人生。往事,並不如煙,它能引發我們對過去的慨歎、對現世的反思、對將來的規盼。而對此書略感到遺憾的是作者激揚著對時代的控訴,卻缺乏對文人自身的省思。可以深思的情節是章伯鈞和另一大右派羅隆基先是在同一民主黨派內爭權奪利、勢同水火,卻不約而同地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號召下提倡民主,隨即都被打成右派,卻從此漸漸惺惺相惜而成為朋友。有這樣的感想:所謂中國傳統的文人無行其實尚是表象,根本的問題是文人無質。很多文人缺乏宏旨大義,爭來爭去,小隻在意氣、大不出功利。他們的文字可能富於文采,但在華麗的形式下,內容其實淺薄。他們同宗師巨匠的根本差別在質。

讀書若幹年,回避不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麽要讀書?讀書固然可以尋趣、怡情,但我想,更重要的還在於求知、踐行。“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讀書自然也是學習,但還需要通過學習以自我校正、把所學反饋於生活、回報於社會。<<老子>>中有句話“上士聞道,勤而行之”,為我欣賞、又令我慚愧。希望能有建設性的人生,希望自己能在生活中逐步學習、認識自我和世界、完善自我、改造外環境、貢獻社會。在這樣的期望中,讀書學習僅隻是第一步,任重而道遠啊!

走不完的路,讀不完的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軌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孤獨,但在茫茫人海中,能同大家因文化而結緣、因讀書而聚談,也實有幸。“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交讀書雜談一篇,自知粗淺,更請諸君指正。閑話不遜處,也請諸君擔待。年來我也常被朋友責罵,時感煩惱,但每靜心自省,都能體察出自己確有堪罵處,也了悟“煩惱即普提”,更愈覺朋友可愛可敬。

此文原稿寫於感恩節前,近日反複修改,寫、改、貼都基於感恩心,信步走廊,見賢思齊,見過自省,受益良多,在此也謝過諸君。

將心比心,愛己及人,聖賢萌發自省時,塵埃落定一笑中 :)

寫於二OO五年十二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