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浮生若茶

(2006-04-24 00:32:18) 下一個
夜深了,坐在電腦旁,揉揉惺忪的眼睛,向窗外瞥去,不知何時,小雨悄然而至,飄灑在這無垠的夜裏,遠望路燈下一簾昏暗、迷蒙的雨幕,近聽劈啪嘀答的雨叩窗欞,沉醉在雨夜的靜謐中,什麽都不去想…… ?? 忽然記起日間一位好友寄來的明前茶,忙不迭打開包裹,一縷淡淡的清香飄來。其實,我對品茶一竅不通,一則缺乏“閑來鬆間坐,看煮鬆上雪”的悠閑,二來也沒有“古鼎新烹鳳髓香,那堪翠斝貯瓊漿”的闊綽,一介書生,簞食瓢飲足矣。不過雖無品茶的雅興,卻不能辜負朋友的一片厚愛。記得唐人盧仝接到好友所寄新茶,連吃七碗,揮毫道出飲後淋漓盡致的快意,“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盧仝新茶羨煞了多少騷人茶客,就連倜儻的蘇東坡也不得不發出“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的慨歎。茶韻貴新,自己也趕忙燒一壺水,準備就著夜雨品嚐這抹嫩綠。嗬嗬,說不定飲完這杯新茶,“清風兩腋詩千首,舌有懸河筆有功”,思若湧泉呢。 ?? 雖然不懂品茶, 但對茶卻不陌生,茶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興於唐而盛於宋。初為藥用,繼而入食入飲。茶不僅孕育了炎黃後人的生命之軀,而且也在煮葉索句、樂在清茗的茶韻裏塑造著民族的文化操行與精神蘊含。早在晉代左思等人便寫下詠茶詩賦。唐代以降詠茶詩更是燦若繁星,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陸遊等等,不一而足。詠茶詩流露出來的不惟是飲者的氣度和風神,也有性靈和禪意,茶禪一味,禪詩一味,詩茶一味,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獨特的風景。此外以茶入詞、以茶入歌、以茶編舞、以茶入畫、以茶入戲、以茶入小說,……幾乎遍及一切文學藝術形式。茶意不惟體現在精英文化上,影響也流被草根。宋代以降茶成為婚禮中的重要聘物,婚禮有所謂的“三茶”習俗——訂婚時“下茶”、結婚時“定茶”,洞房裏“合茶”。究其因,宋人《品茶錄》雲:“種茶必下子,若移植則不複生子,故俗聘婦,必以茶為禮,義故有取。”明人郎瑛《七修類稿》亦曰:“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結婚,必以茶為禮,取其不移植之意也。”原來以茶為聘,取其至性不移的特性,與古代的奠雁異曲同工,茶成為婚姻愛情忠貞不渝的象征。 ?? “吱——”開壺的聲響把天馬行空的思緒拉回凡間。放一撮茶葉入杯中,徐徐注入滾燙的開水,白色的霧氣緩緩升騰,茶葉在杯子裏上下翻卷漂遊,一縷縷細微的清香從杯子裏嫋嫋溢出。茶葉在水中慢慢膨脹舒展,靈性地浮了又沉,沉了又浮,最終滑落杯底。杯中早已是一片翡翠般燦爛奪目的碧綠,一股沁人心脾的濃鬱清香從杯中向外彌漫,整個書房都可以聞到一股清新的香氣!讓人不禁想起膾炙人口的《茗花》:“驟雨瀟瀟已沸湯,蘭芽別自藹清芳。……幾片綠雲凝露潤,一甌碧玉噴珠光。” ?? 望著杯子裏津津生香的清茶,突然體味到人生奔波中難得的片刻寧靜與閑暇。白天難以停下匆忙的腳步,隻有這孤寂的雨夜才能讓人沉下心來,感覺自己就像杯中的一葉嫩綠,除卻停留在表麵的心浮氣躁,還原寧靜質樸的本色,在升降沉浮中領略醇厚清洌。 ?? 端起杯子細酌,清風生兩腋,餘香存齒頰。夜雨書屋中回蕩著一脈清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