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23)
2008 (108)
2009 (123)
2010 (88)
2011 (127)
2012 (167)
2013 (94)
2014 (145)
2015 (232)
2016 (119)
2017 (81)
2018 (78)
2019 (73)
2025 (14)
這是我發在台灣一個平台上的博文:
中國古代有兩個文化與政治中心,一個是關中平原,後凝聚為西京長安;一個是河洛地區,後建立起東都洛陽。河洛是商文化的重鎮;關中則是周文化的中心。東西兩個文化城邦和政治中心,都靠著黃河及其支流(如渭水與洛河)養育和支撐。
“關中”則主要是一個曆史地理名詞,指四個城關拱衛之中的富饒腹地。“四關”即東邊的潼關、西邊的散關、南邊的武關以及北邊的蕭關。這一帶包括了今天的西安、寶雞、鹹陽、渭南、銅川等地。
關中地處黃河以南,四麵有天然地形屏障,是從周朝到唐朝漢政權的心髒地帶。而周圍的城關,包括它們的城門、城牆、關隘等等,都是為保護這塊重地而開設的。在這些關隘數千年不知發生過多少故事,它們也被寫入許多詩文之中。
當年漢匈大戰中漢武帝要進軍黃河以北的河朔地區,就是為了保衛關中。本人所著長篇小說《又見洛陽》裏則記錄了南北朝劉宋時期大將王鎮惡和後秦軍隊在潼關的激戰,並最後奪取潼關,占領長安;也借小說人物寫下了一首古風詩:
天寒鎖大河,
策馬大散關;
故裏冬至暖,
涼州三月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