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23)
2008 (108)
2009 (123)
2010 (88)
2011 (127)
2012 (167)
2013 (94)
2014 (145)
2015 (232)
2016 (119)
2017 (81)
2018 (78)
2019 (73)
文章在最後。
我們(北美華文作家湖南采風團)到了英雄的、勝利的與和平的城市芷江了!
芷江到處可以感受到勝利的自豪感於對和平的珍視和讚美。
芷江?(WU)水河畔侗族風格的建築。
侗族龍津風雨橋
?(WU)水河河畔的媽祖天後宮, 是兩百七十年前福建人在這裏建造的。當時福建人從芷江一帶運走桐油。
天後宮裏的閩南花卉:日日春、海棠等。
風雨橋內,
有一位侗族阿婆在唱歌。
廣場上許多人在跳舞。這次在湖南,到處可見廣場舞,男男女女很自然地隨歌起舞,顯示內地民眾幸福指數不低?
走出龍津風雨橋。
廣場上的侗族鼓樓。
來了,看到飛虎隊的牌子了。
飛虎隊群雕
飛虎隊當時的指揮樓。
陳納德將軍塑像
飛機以鯊魚為樣式,做出嚇人的樣子。
當時的報紙。
多麽可愛的以群士兵,即便傷了拄著拐杖,也麵帶燦爛的微笑。
飛虎隊全體名單。(應該是花了十年左右的時間才搜集完全的。)後來有位老兵重返芷江,看到自己的名字特別高興,還簽了名。可惜我沒能拍下來。
飛虎隊員打仗的間歇期間搞點海味嚐鮮。
和中國孩子親密接觸。
中國民眾用來修建芷江機場用的巨大輪子。
芷江是日本首次正式投降處,它也為後來的南京受降做了必要準備工作。
受降紀念坊,做成“血”字樣,代表八年浴血奮戰。芷江會戰最後以中國人民的勝利告終。
底下是我為這一次的采風寫的文章,是夜間趕出來的,刊登僑報:
國際和平城 — 芷江
芷江給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她對和平的珍視、信心和渴求。從機場到高鐵站,從旅館到旅館內的擺設、信箋,到處是鴿影和韻。
哦,懷化芷江,我們滿懷敬仰地來了。芷江以她清醒的曆史意識提醒人們,這裏發生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最後一場會戰:芷江保衛戰。當時日寇企摧毀芷江機場,進而直撲重慶,在戰爭末期做最後一博。由於芷江有利的地勢,更因了抗戰陣營的堅強反擊,這場由日本發起進攻的會戰,以中國人民的完勝結束。芷江,成了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期日本的投降地。
芷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位於湖南芷江縣七裏橋境中,內有中國戰區受降典禮會場舊址。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接受《菠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21日,今井武夫一行飛抵芷江進行乞降會談,交出了在華兵力部署圖,接受了令其陸、海、空三軍繳械投降命令備忘錄。“芷江受降”宣告侵華日軍的徹底失敗,記錄了中國近代史上抵禦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懷化芷江受降紀念坊,建於1946年2月,更成了中華民族與強敵血戰到底精神的曆史豐碑,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曆史見證,是全球六座凱旋門之一。坊上嵌刻有蔣中正、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等軍政要人的題詞額和《芷江受降坊記》206字銘文。
我們還參觀了飛虎隊紀念館,這是中國唯一一座全麵反映陳納德及其率領的飛虎隊援華抗戰的專題性紀念館。陳納德是美國陸軍航空隊中將,抗日戰爭時期美國援華空軍飛虎隊隊長。他先後參加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和武漢會戰,對湘西會戰的勝利作出重要貢獻。他還在芷江組建航空學校。觀看芷江飛虎隊紀念館裏的許多展品,讓我聯想起章東磐 《國家記憶》一書裏有關抗戰時期中美關係的許多珍貴圖片。它們共同見證了中美曾經有過的真誠友誼;這友誼引導人們展望兩國未來互動的積極格局。
中國人民痛恨戰爭。“和”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核心。當我們的目光越過近代,遠眺上古,我們看到了一座閃爍著古老中國文明之光的城市。懷化,古稱五溪,自古有“黔滇門戶”、“全楚咽喉”之稱。宋代以“懷柔歸化”之意設懷化砦,懷化之名由此得來。地形上,懷化是山的海洋,水的樂園。懷化屬下的芷江,亦是一個古老而美麗祥和的地方。二戰的洗禮,為這座城市注入了和平的力量。芷江人豪邁而質樸,他們自豪地稱自己的家鄉為幸運之地,“國際和平之城”。
離開紀念館時,我看到草坪上一群雪白的鴿子,安然嘻戲,讓我想起紀念館裏的那幅鴿子圖。芷江,深深理解用無數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的份量;芷江,用她強有力的雙手,將美麗迷人的和平鴿高高托起。我們祝福芷江,願殘酷的戰爭早日從地球上徹底消失。
---------------------
由於技術、時間、內容等種種原因,此次湖南行的前兩集沒有傳到其他網站,就做個鏈接吧,有興趣的讀者可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