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23)
2008 (108)
2009 (123)
2010 (88)
2011 (127)
2012 (167)
2013 (94)
2014 (145)
2015 (232)
2016 (119)
2017 (81)
2018 (78)
2019 (73)
一份被漠視的摯愛,一個被碾碎的期待
一個不得不跪著死的硬漢,一位絕地反攻的女人
六十五萬元,把一個人生劈成兩半
千裏尋父,一個孩子一夕間長大
如果重婚可以被原諒
她決心守護著你,在未來的世世生生 ……
青伢子長著一個方方的臉龐。他的肩膀寬厚,手掌也寬厚。從他的臉相、手相、身相等等看,他都是一個十足寬厚的人。
淩晨,青伢子和樹上那幾隻鳥兒起得一樣早。他起這麽早,其實和那幾隻鳥兒無關,而是和爺爺有關。爺爺快奔一百去了,雖然說身體不大聽使喚了,腦子還是管用的。爺爺早早就醒過來,一醒過來,似乎就會想起來什麽傷心、苦痛的事,青伢子總聽到他在歎氣,甚至呻吟。
有一次,青伢子忍不住問父親,爺爺怎麽這麽傷心。“唉,”父親歎口氣,說:“你爺爺跟著毛主席打了半輩子的仗,幾次沒死成。當年被你爺爺救起的人,現在都當了部隊裏的高官了,可你爺爺,一直什麽都不是。這都不說,文革的時候還被揪出去遊街。”
打仗,那是多久以前的事了;文革也過去將近半個世紀了。青伢子是七十年代晚些時候出生的,對文革,他沒有切身的經曆;有的,都是聽人說的。每次看著床上躺著的爺爺,他都會感到爺爺太了不起,命太硬了。爺爺經曆了兩個五十年。前一個五十年,刀光劍影;後一個,就是文革的風風雨雨了……換成是自己,大概早就蒸發了吧!父親當了一輩子農民,識點字。他對爺爺的故事雖然似乎不大上心,不過他常會哼唱《十送紅軍》。青伢子從父親嘴裏,也從爺爺自己的口中,了解到了爺爺早年的經曆。爺爺是抱養的,聽說原家姓趙,後來就跟了養家姓陳。當年,爺爺就是最早的井岡山的紅小鬼。他參加了那幾次的反圍剿,接著跟著毛主席到了陝北。兩萬五千裏長征啊,死了多少紅軍,爺爺,就是那活下來的少數!後來,爺爺又跟著毛主席的隊伍南下,一直打回了江西老家!據爺爺自己說,他是唱著《十送紅軍》進入南昌城的。“老表們,咱打回來啦!”爺爺激動得直呼喊。
青伢子上小學的時候,喜歡跟老師和小夥伴們提起爺爺當年打仗的事情。你別說,爺爺的榮光,當年還照在青伢子的頭頂上。後來,青伢子輟學務農,那光環就在不知不覺中褪了色。
據父親說,爺爺也有高興的時候,那是十幾年前的事了。有一天,有一位報社的記者來采訪爺爺,問了爺爺許多沒人問過的問題,還跟爺爺合了影。那天爺爺樂嗬嗬,當場給記者唱了《紅軍哥哥你慢慢走》。
那以後,一切又恢複了正常。
這時,爺爺在床上喃喃著什麽。青伢子走過去,俯下身來,摸摸爺爺的額頭,又摸摸他的肩。那肩受過彈傷、刀傷、劃傷……青伢子順手抓起來邊上的杯子和湯勺,喂了爺爺幾口水。爺爺喝完水,又喃喃了幾句。爺爺的牙齒差不多掉光了,青伢子聽不清他在說什麽。“爺爺,您說什麽哪?”伢子把耳朵貼了過去。終於,他聽清了,爺爺在說著:“燈籠,燈籠……”
伢子把爺爺的話語告訴了母親,母親走過來說:“我也不知道什麽燈籠的事啊,你爺爺他,興許是做夢夢見什麽了。”
不早了,伢子對老人說:“爺爺,您歇著,我先下地去了。”說著,他幫爺爺擦了擦嘴邊的水。
爺爺聽得見,卻不大說得出話,隻是拿一雙深凹進去的眼睛顫顫地看著孫子。
俗話說,家裏的老人是個寶。青伢子也真是打心眼裏這麽想的。
除了爺爺這個寶,青伢子還有一個寶,就是媳婦兒細柳兒。細柳兒住在井源村邊邊上。她長著一張紅噴噴的桃子臉,粗細有致的眉毛,小秀鼻,兩枚隨時準備撅起來的嘴唇……青伢子第一眼就中意上了她。本來,爹媽不讚同這件事。聽鄰村人說,細柳兒家不是本地人,而是文革那會兒下放來的;還說細柳兒的媽偷過漢子。這種人的女兒怎麽能要呢?伢子媽說。可伢子說:媽怎麽樣一個人,和女兒有什麽關係?!伢子爹媽都屬於性情溫和的人,經不起兒子的堅持,覺得兒子說的也不能說沒有道理,於是就依了他。青伢子托人做媒,聘金全數到位,最後是紅花轎子一路抬進陳家門。為了娶這門媳婦兒,青伢子豁出去,幾乎是花光了從他開始種地時起攢的所有錢。最後了留了一小點,還是一起長大的三鬆哥給提的醒:“錢都花光了,你就是窮光蛋一個,能留得住女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