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23)
2008 (108)
2009 (123)
2010 (88)
2011 (127)
2012 (167)
2013 (94)
2014 (145)
2015 (232)
2016 (119)
2017 (81)
2018 (78)
2019 (73)
曼格拉一年前來到我們部門。一年來,她以卓越的技術本領、平易友好低調的性格和聰慧才智贏得了部門上下所有人的心。在公司係統置換中,我覺得她是不可或缺的一員精將。
不久前我們一起出去散步,她問了我一句:“你有沒有想過搬回中國去住?”我說暫時沒有,問她是不是想過回印度。她說是,因為她和她先生兩方加起來,共有三個老人要照顧。我點頭稱是,表示對一家人分開兩地深有體會和同感。
曼格拉四十來歲吧,有兩個孩子,先生也是搞技術的。他們已經是美國公民。我當時隻覺得她是說說而已,真要舉家來一個國際大搬遷,怎麽也要兩三年時間。
不料兩周前,再度聽到她提這事,並說她今年四月份就帶孩子回印度了。
決定是很倉促突然的。雖然她和先生一直在議,但並沒有那麽打緊。可不久前接到家裏信息,說老人犯了心髒病,身邊無人照看。於是兩人決定立刻辦理搬遷手續。
印度接受雙重國籍,這個倒是為他們提供不少便利。曼格拉要先帶兩個孩子回去;她先生推遲兩個月回去,以便把這邊的事情妥善結束。
曼格拉要離開公司,在部門引發一場波動。我們都非常舍不得她走。“沒有人能夠代替曼格拉;也不會有第二個曼格拉。”大家都這麽說。在我們幾個較為親近的同事的建議下,曼格拉和老板商談遠程工作的可能性。如今美國很多公司的技術部門,都把工程開源到印度去做。所以技術上說,是有可能的。不過依照公司的慣例,這個可能性又實在小。如果公司真的同意了,那麽曼格拉應該就是公司有史以來的第一例了。
曼格拉這個周五就是在公司的最後一天了。今天我們部門特意上餐館為她餞行。現在她一回到家裏,就忙搬家的事:打包,整理,扔東西。有些大件要托運輸公司海運。從美國飛印度要飛二十多個小時,中間飛機要下來加油休整。移民的生活,兩頭牽掛,真是不容易。
四月份到印度的時候,曼格拉更是會大忙:她要處理回國後的一切事務,包括孩子們的轉學;還有就是三個老人要照看。希望她一切安好順利,也希望她能夠很快再和我們聯係上。更好的結果是,我們隔山隔海,繼續當同事。
小說《吉女花》 34 代母還錢
小說《吉女花》 35 生來平等?
《刁兵張曉峰》登上《百家評論》
《幸福鳥》選載2:捉奸……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