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23)
2008 (108)
2009 (123)
2010 (88)
2011 (127)
2012 (167)
2013 (94)
2014 (145)
2015 (232)
2016 (119)
2017 (81)
2018 (78)
2019 (73)
2025 (11)
我們這些出國人中的許多人,都是什麽樣的人呢?
是從小看著國慶日長大的人。我們對國慶日裏的彩旗,紅花,歌聲和口號很有親切感。
是憋著十口氣想聽國歌看升旗的人;是聽了國歌會流淚的人。
是看著女排奪冠會發瘋的人。
是《上甘嶺》《鐵道遊擊隊》《東方紅》裏麵的首首插曲已成了我們的童謠:童心之謠的人。
我越來越覺得這些出遠門的人,有著一種近於“頑固”的對祖國的眷戀和愛;對他們生命前半期所熟悉的一切,飲食,文化,價值觀等,有著更深固持久的堅守。
然而屬於這些人中的一員的我對今年的六十大慶卻顯得相對淡漠,連我自己都有些驚訝。
今年中國國慶不比往常,早早的就能聽到風聞到味。五十大慶的時候都沒有這麽隆重熱鬧,沒有這麽渲染。按說五十正當年,六十除了逢個十外,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用得著這麽鋪張嗎?(注, 已經有讀者提醒六十甲子,對的,謝謝。)
不是剛剛才過去一個奧運開幕式的輝煌,不是跟著還有個世博的精彩麽,不知緣何還要有這樣大的一個六十慶?聽說這次六十大慶的花銷驚人,某些方麵超過08京奧,升天入地,攔風截雨,霓虹焰火,人海潮湧,無不登峰造其極。
也許是我沒有人情世故,不懂中國百年積貧積弱,百年恥辱,一朝揚眉吐氣,不宣(渲)不快。
也許是我沒有政治和國際戰略眼光,不懂這熱鬧,排場,風光和趾高氣揚的極端重要性和深遠意義。
其實我並不是一概反對排場,我隻是覺得,我們已經排過許多場,出過許多風頭,臉上很有光了。
我隻是覺得,第一,國威、美名、實力和尊嚴不是排場排出來的;現在的中國,即便沒有這慶,地位也擺在那裏。德武兼備,勢已成矣,揚文耀武,效果難保不適得其反。第二,把那些錢省下來,能辦多少事啊 --- 癌症基金,兒童教育,社會福利,各種建設,扶貧濟弱……這世界上有多少人需要最基本的幫助啊。
我相信國內同胞這方麵的感覺會比我來得更強烈。去年奧運會開幕式, 我是一看就激動不已,當場就跑到國內的網站上去大聲叫好,你還可以從我當時的即興博文和 ~~ 偉大的中國 裏見其一斑。不過那時國內博友的反應卻是叫我非常吃驚。他們除了反應冷淡,還表達了他們的一些不滿:為了奧運麵子而鋪張浪費,勞民傷財等等。
今天,我似乎更能理解那民聲。
記得小時候過國慶,和過六一兒童節時的心態沒有太大不同,總歸是過節,有花,有旗,有電影,還放假。那時候大概也是因為國家窮,沒有能力那樣大張旗鼓的慶祝。不過即使是最簡樸的儀式,我也覺得非常滿足。那種簡樸,更能夠熏陶培養出人的深沉和持久的情感、信念乃至道德情操。我們古代的聖賢說過,業精於勤而荒於嬉。套這個句式和邏輯,我感到人純真深沉和長久的情感,成於素樸而廢於虛榮。
我們是中國人的一員,對自己本民族最了解。中國大概是世界各民族中最好麵子的民族。打腫臉也要充胖子,輸人不輸陣乃至敗絮其中也要金玉其外。 國家窮,受人氣,也沒有能力張揚;一朝有了錢,那積蓄已久的雪恥和誇耀之心就更加一發不可收拾。
正因為我理解,所以才寫下這篇文章,姑作千熱之一冷,萬諧之一噪。最後,那種歡慶場麵如若能盡量少和政治掛鉤,也許會更自然些?
(請勿轉載)
中秋前夕給美國同事們的簡短電郵
春天來了 - 給公司部門的告假信
有關“中國強權”和美國同事間的激烈爭辯
地震中的中國人,給美國同事們的英文信
珍藏 - 我的兒子自然 (上)
珍藏 - 我的兒子自然 (中)
中秋節怎麽會成了人間最美好的節日?
我稱他哥哥的男人 (中篇小說) 四
海外心旅: 我離中國有多遠?
割掉了他們的畫皮,減少無恥之徒的惡意攻擊。
thank you for your comments! ...
不是說博主你去掉“也許、好象”這樣的字眼,使語氣肯定起來,你的觀點就一定正確了。我也經常用謙虛詞寫東西,但我很明白不是自己表示了謙虛的態度,在道理和道義上就占據了至高點。
對奧運會也好、大閱兵也好的各種雜音,我不認為我們自己會比中國政府更有智慧更有遠見,那麽我們這些普通人都想得到看得到的問題,難道中國中央政府會想不到看不到?不是說拿錢搞了大閱兵就沒錢做該做的事了(大閱兵當然也屬於該做的事情當中的一部分);也不是說舉了領導人的畫像就是個人崇拜了,我看了大閱兵,沒見得從此以後就對江胡核心熱淚盈眶、感恩戴德了,也沒見得人家就拿自己當神了(這話對信神的人有點不敬哈)。這裏不少人是在拿自己的主觀臆斷推己又推人,不太客觀哈.
畫像是傳統,是形式,要糾正從1949年開始糾正好了,如果承認了以前的做法,那麽現在的做法就沒什麽出格的。從政治的代表性意義上來說,畫像上的五位或者是在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中做出過不朽貢獻的,或者是代表著過去和現在的國家領導核心的,出現在畫像上是一種集體的象征,並不代表他們個人,這很正常。在乎的人呢,那正好就是因為你太在乎,或者說太敏感了,不象你們那麽政治敏感和緊張的中國老百姓呢,日子照過,政府的問題照批評,什麽都不誤,所以這畫像舉與不舉,不象有些人說的跟天要塌了似的。
另外,嫌大陸閱兵太多了花錢的,看不慣遊行舉畫像的,去看看台灣的閱兵網站吧。老蔣和小蔣總統在位三十七年搞了十三次閱兵,平均三年一次,不但次次舉著領袖的大畫像,還讓一整個方陣每個人舉著領袖的小畫像,怎麽不見有人罵個人崇拜了呢?中國大陸是台灣的多少倍?十年一次大閱兵,一位領導核心在位基本攤上一次(從鄧開始還就一人一次),我認為不算過分吧。
至於大閱兵的政治軍事和民情民心意義就不多說了,跟不能理解、不能體會、不能感同身受的人,講了也是白講,這就跟愛吃大白菜的人跟憎恨吃大白菜的人講大白菜怎麽怎麽好,營養如何豐富、味道如何鮮美,人家就是不喜歡,講的人不是對牛彈琴,自討沒趣麽?
thank you, i heard you poi098 ...
謝謝你!昨晚看了鳳凰台的閱兵曆史回顧,早些年的看起來沒有那麽先進,但是還挺實在的。我也理解,中國四周有許多虎視眈眈的人。。。
也謝謝各位評論分享!
還真沒換思路考慮那個問題:)
來國外很多年了,看過無數盛會,包括諾內爾國際和平獎,沒有看到哪個盛會比得過中國。周圍也沒有聽到一個老外表示過對形式的偏好。中國人是個及其要麵子的國家。哪怕家裏麵在受窮, 外表也要粉飾的華麗麗。
問題是:要是這次60大慶,沒有搞, 或者沒有那麽華麗,那麽盛大,也許叫罵聲更大?我不知道大家想過這個假設沒有, 也許譏諷話更多吧。
所以,我們尊重自己的國家尊重政黨的做法, 隨他去。曆史隻有後人才可以寫好。
那一年江澤民閱兵,把自己的畫像整出來,偶就萬分失望,這一次胡某也不能免俗,是極度失望了。
謝謝評論。你指孫中山像嗎?近年不是年年掛嗎?掛還是比不掛好地。
你的筆名很有武俠氣概:)謝謝評論。
封建的色彩似乎一時難以從廣場消失。您看見了巨幅畫像嗎?真的有點意外了。
我也不是說不成功就不辦。事實上許多事情是要看遠程利益,這個我懂。我隻是覺得我們已經“炫耀”多次了,衛星也上天了,核彈也爆炸了,經濟也全球了,那些錢,花在醫療研究,環境保護,兒童教育,扶貧積弱,會更好些,沒準國威更揚。另外我也是借此批評我們的浮誇風。
都是為中國好,從不同的角度說和做而已。(我在萬維的回複)
說句也許是題外的話,昨天看到新浪上的報道,中國政府向印尼這次地震捐助50萬美金。WELL, 一方麵覺得中國政府真的是在國際政治中學聰明了,不再像70年代時自己百姓勒緊褲腰帶去捐助非洲的兄弟姐妹;可和這多少個億的焰火、鮮花相比,這50萬可真像是打發叫化子的了。
其實哪裏都一樣,隻是表現形式不同罷了。
非常非常讚同你的觀點!
scjman,倒要跟你商量討教了。我也覺得中國需要航母或是比它更厲害的東西,沒辦法,世界需要點平衡才能製止戰爭。我想把那錢花在那上頭也許更有效。(我在萬維的回複)
飄,很高興你來,說什麽都是好的:)
正好有位讀者有類似看法,我把給他的回複轉這裏:
一眼明白,有意思。隻是我懷疑這種慶祝能震懾什麽,不這樣大慶就不能震懾了?人家就會欺負我們了?中國不也大大宣傳“和”字嗎,不管是內還是外。中國有原子彈,人造衛星,還是世界經濟大人,差不多也是軍事大人了,這些世界都知道了。
也送去佳節的問候,祝你中秋節全家快樂!
要知道現在哪怕在美國或者歐洲這樣發達的國家,還有很多的人不知道中國人穿西裝了~~~
如果他們能夠看到這樣的檢閱,QQJ,你說他們會怎麽想?
中秋問好QQJ。。。
我看了好幾則這樣的評論。為什麽和不好的比呢?再說我們就事論事,說他美國做什麽呢?
“人是要有些癡狂的,不然像電腦般活著有何意思.” 感性上我理解,但是國事問題還是理性保險。中秋過節就要感性些,問候一聲:)
你說的也對也不對。許多“也許”並不是不確定的意思,而是代表說話時的委婉/尊重/謙遜等語氣。我用得是多了點,成習慣了。所以接受你對的部分,去掉兩個。
"BTW, the reason why this is a more important occasion to celebrate is just like 60th birthday being more important than, say, 50th birthday. 60 represents an end of a cycle and the beginning of a new cycle. But still this does not justify the waste. " 謝謝你,時期計算上是有這麽個理,我給忘了。謝謝!
BTW, the reason why this is a more important occasion to celebrate is just like 60th birthday being more important than, say, 50th birthday. 60 represents an end of a cycle and the beginning of a new cycle. But still this does not justify the waste.
抬出來的大照片有點意外,不太現代化嘛,有點五六十年代的味。
總得讓大家樂樂,全國每人發十塊錢?
取消軍費然後每人發1000?
人是要有些癡狂的,不然像電腦般活著有何意思.
“這個閱兵,在現在的國際形勢下,是需要的!” 說需要不需要,其實都是為了中國在著想。這就很好。能者多勞,擺事實講道理,大家都會多些收獲,也容易有共識。
現在是什麽國際形勢?經濟為主吧?
"這盆水灑得太中肯及時了!!為你的勇氣喝彩!得意者易忘形,謙受益,滿招損,小到個人,大到國家,均應思之,慎之。:)"
謝謝你的評論。也為你的沙發喝彩:)
謝謝你!說真話有時候很痛苦的。中秋快樂!
再謝各位分享評論和資料!
這個60周年活動,正如奧運會,對普通民眾而言,被認為是官方製作的一個電視節目。居民已被警方告知必須囤積食品,因為活動期間他們不準離開自家的住 宅,不準接待客人。住在高層樓房的不準打開窗戶,不準走近陽台。
華盛頓郵報的關於國慶的特別報道是這樣結束的:一名警察用話筒向聚集在現場幾公裏外的一群北京市民大喊:“回家去。馬上離開。回家看電視!”
這個60周年活動,正如奧運會,對普通民眾而言,被認為是官方製作的一個電視節目。居民已被警方告知必須囤積食品,因為活動期間他們不準離開自家的住 宅,不準接待客人。住在高層樓房的不準打開窗戶,不準走近陽台。
華盛頓郵報的關於國慶的特別報道是這樣結束的:一名警察用話筒向聚集在現場幾公裏外的一群北京市民大喊:“回家去。馬上離開。回家看電視!”
謝謝,你說得對。其實我剛發完不久就意識到寫漏了,人在上班無法上來更正。現在更正過來了。謝謝你!
我覺得我們少些浮誇會好些。
借此也謝謝各位關注評論!祝大家中秋快樂!
聽到電視上解說員說今年的國慶煙火是去年奧運會兩倍我就高興不起來!心裏是五味雜陳,很不好受,相信文川大地震的同胞們感觸更多。
你開帽子公司啊?“民.法.糞...青”留給你戴好了。
你既然喜歡帽子,那就索性給你多來一頂:害民賊獨裁者老毛的孝子賢孫。
現在國內社會矛盾一觸即發,聽好多地方的市級基層幹部說,群眾到市政府門口示威靜坐是家常便飯,有些地方還出現老百姓非法綁架地方官員的群眾行為,因為社會太不和諧才會提出要和諧的口號,而對隻顧自己權力不顧民生利益的政權來說,社會問題越多就越要利用一切手段虛張聲勢,製造一片繁榮假象.
不少人喊國家富強了,超過那個那個國家,就象一個收入十萬而有十個小孩要養的人對著收入八萬而隻有一個小孩要養的人說:我比你有錢,我比你厲害...就是這種自卑心態.
不是有人說:
"這比...拿著納稅人的錢到別的國家發動戰爭不知要強上多少倍!!!"
你們反對的人,思想太落伍了!!!
你這位民.法.糞...青可以繼續罵!
我是說正確話的人,罵不死的!
這個閱兵,在現在的國際形勢下,是需要的!
你自己想去.
“妳大概是冷血動物啦!
我在國外就居,認為是絕對需要的!”
你這個老糊塗,到處大放闕詞,還嫌給人罵的不夠?
GCD要肯拉出去打南海西沙就好了
一說起花錢,就是國內有窮人,有下崗工人羅,好象國內還有一個窮人,國家就不能花錢似的。美國說起來富,我看大多數老百姓都窮得丁當響。要說福利,我以前在上海享受的福利比在美國的要好得多。
解濱:一場沒有觀眾的盛典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3886)
強調一下,我同意的是vwbeetle的觀點!
從很多方麵看,
這次的慶祝是很有意義的!
我在國外就居,認為是絕對需要的!
閱兵式還是要搞的,不然小百姓不知道祖國的軍事實力. 後麵的大遊行應該大大地省去. 晚上放些煙火就行了.
可惜呀,事先沒人下去聽聽老百姓的意見呀!
很有意思,昨天聽廣播說芝加哥申奧,采訪了很多有顧慮的人,他們都說雖然明說不會花納稅人的錢,但是還是害怕收支不平衡,多花納稅人的錢,怕官僚揮霍工程的錢。如果換了中國人,為了國家的榮譽,自己所在城市如果有機會申奧,一定會群情振奮,哪裏會這樣發牢騷。國情民情不同,想法不一樣,那麽做法也就不一樣。
我的疑問不是沒有根據,同一年夏季我去了貴州,一個窮困山區裏,孩子們赤身裸體,黑壓壓一片,等著我發糖果,村裏的人要到對麵有點陽光的山頭種煙葉,用馬拉回來,再用煤烤幹,一年的收入就2000塊,還有800塊欠條。村裏想修條路,每家每戶出50塊,可有的家庭就是拿不出錢……
這就是我親愛的中國偉大的黨。
這是一場秀,看你如何導,看你如何看。
這是一場秀,看你如何導,看你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