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歡樂進行曲
(2007-05-17 08:35:55)
下一個
當我想到我正在學會如何去生活的時候, 我已經學會如何去死亡了.
------ 達. 芬奇
那天, 菲律賓裔同事Cynthia 對我說: “我和家裏人全都講了, 我死的時候, 大家要高興, 我不要看到一滴眼淚. “
不禁想到, 中國和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樣, 有著既神秘又積極的死亡文化. 中國人上意識也好下意識也好, 相信死後生命的某種存在. 如若不是這個信, 就不會有粽子, 不會有龍舟, 不會有端午節. 上古時楚國的招魂巫文化, 從形式到精神在我老家一帶仍有遺風. 我見過那長長的竿子綁著白色的帶子, 追悼者嘴裏念念有詞, 不, 幾乎是在唱著招魂的歌.
另一種形式的招魂, 是到某個類似有特異功能的人那裏去, 通過那人的特異功能來與往生的親人溝通. 那師傅一般都是互不認識的, 住得非常遠, 去一次還很不容易的. 就這麽距離遙遠的人, 到了他那兒, 他就知道你要找的是誰, 往生者的興趣愛好和對家裏的種種知識等等. 我聽了許多這樣的生動的故事, 雖然沒有親身經曆, 但是我滿信的. 前不久還看到美國CNN的報道, 美國也有這樣的人才, 幫人溝通陰陽, 解除思念之苦.
最雄壯的死亡文化, 大致要屬於出殯式了. 當頭大匾, 寫著這位了不起的故人是幾代大父/大母. 我不清楚那代是怎麽算的, 總之五代七代是常見的, 最多的好象見過十一代. 花圈比大, 更有各式匾幅, 綾羅綢緞….最後是軍樂齊響.
幾乎過幾天就有人出殯, 當然並不是隊隊都這麽宏偉闊氣. 記得老家的人笑著說: 這哪是什麽哀樂, 簡直是進行曲!
本來就是進行曲啊. 來的時候是進行, 去的時候也一樣.
另外不是還有 “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的說法嗎?
Cynthia的想法, 應該和她的宗教信仰有關. 在教會裏, 有哪位教友離開了, 基本的氣氛是明媚的甚至是歡愉的.
當然, 勿庸置疑, 死亡經常留給生者各種哀傷痛苦, 艱難和負擔. 死亡是個綜合課題, 有許多問題必須在家庭, 社會等方麵做細致的有提前量的工作. 同時, 有一種比較積極樂觀瀟灑的死亡觀, 包括相關的宗教信仰, 會在精神和物質兩方麵緩衝生死之間, 陰陽之間的突變以及它所帶來的各式負麵影響.
讀到一首德國抒情詩人烏蘭德 (1787—1862) 的小詩: <幸福的死亡>, 有喜悅, 有甜蜜, 有平安, 有神奇, 有希望:
愛情的喜悅, 竟使我喪生
我就在她的, 懷抱裏葬身;
由於她的吻, 又使我還陽
我從她眼中, 看到了天堂
愛情的喜悅, 竟使我喪生
我就在她的, 懷抱裏葬身;
由於她的吻, 又使我還陽
我從她眼中, 看到了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