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山清水秀. 如果說水之為景,以秀美為常, 那末, 瀑布乃水景之異數, 突現柔中之剛, 以壯美奪人. 江河湖海,大大小小,所見已多, 直恨無緣領略任何馳名大瀑之風采. 尼加拉瀑位列世界巨瀑三甲, 是北美屈指可數的幾大自然奇觀之一. 來美大半年,每欲遊逛, 便思及尼加拉. 總覺宜早不宜遲. 因為瀑布與冰川一樣, 是與時俱進的自然地貌, 日日在消退. 遊過同一冰川兩次的人都知道, 時隔一二年, 麵目全非, 完全不是一個景觀. 日前得空, 驅車狂奔一日, 北上觀瀑, 果然不虛此行.
尼加拉瀑位屬尼加拉河中段. 該河橫跨美國紐約州與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邊界, 連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全長僅54公裏. 奇特的是, 河至中遊, 河道來一90°急轉彎,一道石灰岩構成的斷崖橫亙於此,河水奔來, 驟然陡落50餘米深的峽穀, 遂成尼加拉大瀑。
(衛星圖片:尼加拉瀑位於尼加拉河中段,粗細接合部)
查得資料表明: 尼瀑至少在7000年前就形成了。當時的瀑布應位於安大略湖南岸,高度或在百米以上,聲勢之大,今非昔比。目前尼加拉瀑所在地表層岩屬古生代誌留紀的白雲岩, 抗侵蝕能力極強,但此層岩石之下卻是脆弱的頁岩和沙質岩層,瀑布常年衝蝕,使石灰岩崖壁不斷坍塌,致使瀑布逐步向上遊後退。據 1842~1927年觀測記錄,平均每年後退1.02米,落差也在漸減,長此以往,瀑布將消失於5萬年後。為保護瀑布,20世紀 50年代以來,美加兩國政府耗巨資於控製水流、加固崖壁等工程,得獲良效,瀑布後退速度已控製在每年不超3厘米。(欣慰, 我的擔心有點多餘!)
尼加拉瀑布實乃一名二瀑.二水中分山羊島(想起李白詩:二水中分白鷺州),成瀑處,恰有一350 米寬的島(Goat Island)將尼加拉河分為兩支.大支分得水量94%,瀑流麵寬600餘米,為主瀑,其狀如蹄鐵,故名"馬蹄瀑"(Horseshoe Falls),因位於加國,也稱“加拿大瀑”.次支300餘米,位於美國側,稱為“美國瀑”.不過老美又將之分為二瀑:因為看似一體的“美國瀑”又被一大岩石或小小島(號稱月亮島Luna Island)分割出一80米寬的小瀑,狀似“新娘麵紗,故名婚紗瀑”(Bridal Veil Falls). 尼加拉三瀑流麵寬達1160米,若加其間兩島,總寬達1240米.
山羊島有點故事: 傳說印第安人曾把山羊島視為聖地,將已故首領安葬於此,以求升入天堂,並稱其為“快活島”。歐洲殖民者入侵後,“快活島”成厄運島,印第安人慘遭殺戮,墓地被盜掘一空.一個叫John Stedman的歐人將一群山羊留在島上。次年春天,他回來發現,這群山羊被凍死於嚴冬,唯一隻公羊幸存。此後該島改名“山羊島”。今天的“山羊島”是美方的遊瀑中心.遊人必至.如果印第安人的墓地健在, 又是一景.
尼加拉瀑布作為奇跡聞名與世, 是17 世紀以後的事。據傳,歐洲人布魯勒於1615年領略到尼加拉瀑布奇觀。1625年,歐洲探險者雷勒門特第一個寫下了這條大河與瀑布的名字: “Niagara”。 “尼加拉”一詞來自印第安語,意為“雷神之水”,印第人認為瀑布的轟鳴是雷神說話的聲音。未見其瀑,已聞其聲,乃如雷貫耳之意.1678年,法國傳教士路易斯•亨尼平(Louis Hennepin) 發現此大瀑布,讚歎不已,並詳錄所見所聞, 將此勝境介紹於歐洲。讓尼亞加拉瀑布真正聲名鵲起的是法國皇帝拿破侖的兄弟吉羅姆•波拿巴,他帶著新娘不遠萬裏從新奧爾良搭乘馬車來到尼加拉瀑布度蜜月,回到歐洲後在皇族中大肆宣揚這裏的美景,於是,歐洲興起了到尼加拉度蜜月之風氣。時至今日,到此度蜜月仍是一種時尚.
為爭奪這塊分水寶地,美、加(當時屬英國)兩國曾於1812年至1814年間不斷兵戎相見, 兩敗俱傷的教訓使兩國最終達成和平協議,議定尼加拉河為兩國共有,以主航道中心線為界。此後,一瀑二主,勝景地始變遊樂園. 瀑布之大, 不同種角度觀之各有特色. 欲窺全貌, 非跨兩岸,正觀於加而側覽於美不可. 為此兩國在瀑布兩側各建一座尼加拉瀑布城--姐妹城,一個隸屬於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另一個隸屬於美國的紐約州場.(加方的瀑布城較美方的熱鬧多了, 後悔沒住在那邊, 房子又好又便宜, 看景方便, 無需存車),兩城隔河相望,由名為”彩虹” (Rainbow Bridge)的拱橋連接,橋中央飄揚著美加國旗,一南一北。兩國邊防不設一兵一卒,人民自由往來觀光,相逢一笑泯恩仇, 不快的往事早已忘卻, 如今的姐妹城, 旅遊業興旺發達, 回報不菲, 不蟄為鄰國間共同開發自然資源之佳例。
尼加拉大瀑是一幅壯麗的立體畫卷, 正如英國文豪查爾斯•狄更斯到此一遊後所感慨的:“我們走過瀑布地區的每個角落,從不同角度觀賞瀑布……即使特納在其全盛時期創作的最好的水彩畫,也未能表現出我所能看到的如此清靈,如此虛幻,而又如此輝煌的色彩。我感到我自己像是騰空飛起,進入天堂。”
麵對大瀑,我想起的是: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乎? 不舍晝夜!
..........................................
側觀美國瀑, 遠眺加拿大瀑
拉近點兒
跌入峽穀, 煙霞激蕩.(對麵是加拿大, 河中遊艇"霧中少女號"在運行中)
順流而下, 虹橋跨國
美方觀瀑台(上圖皆攝於該處)
登"霧女號"
近觀美國瀑
婚紗瀑(右側分支)與月光島(遊客所在處).
挺進"馬蹄瀑"(加拿大瀑). 綠地即山羊島.
"馬蹄瀑"左緣
"馬蹄瀑"右緣
一頭霧水----看來宜遠觀不宜近狎
再回首,朦朧依舊. (另一艘霧女號恰在霧中遊.共VI艘)
夜色斑爛
五采水簾
湧金流霞
彼岸正觀馬蹄瀑(加拿大)
拉近
臨淵一探
馬蹄生煙
回望美國瀑
藍天碧水白練
近觀
直麵大瀑,凝視片刻,頓時萬千感受襲來...
碧波雪浪,浩浩蕩蕩,令人有融入其中的衝動...
很想如那隻鷗鳥一樣,一躍而下,接受大瀑洗禮,一滌渾身塵俗與胸中鬱悶...
(難怪常有人在此自盡)
逝者如斯乎? 倒海翻江...
臨別一瞥. (車過虹橋,前輪在美國,後輪在加國)
記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