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琳就是我在飛機上偶然邂逅談來的朋友。
那年去埃及玩,拿到簽證後就在想,到這個什麽都陌生的地方之前要是有人能現身說法就好了。無奈周圍的朋友說那裏打仗,許多人站著進去,躺著出來。隻好自己借了一堆書,臨時抱佛腳地亂翻一頓,臨了上了飛機還在惡補一氣。
您是第一次去埃及嗎?抬頭看見一位金發女郎,戴一付黑邊眼睛。她坐在我旁邊的位子上,看見我半個小時換一本書,大概覺得很好奇。
是啊,您呢?
我是第十次去了。
哈!這就叫得來全不非功夫。接下來知道了她在慕尼黑大學教英語,正在參與編寫朗曼英德詞典。當年和父母曾經在埃及住過兩年。這次也是度假。她主動提出用英文交談,說埃及許多地方都講英文。她那一口流利的英文讓我多少有點驚訝,毫無德國口音。交談中才知道她的父親是德國人,母親是英國人。還知道了一些關於埃及很有用的信息。到了開羅,她要去大學辦事,我們交換了地址就分手了,以後再沒有聯係過。
大概是從埃及回來後的第二年夏天的一個周末,應著鈴聲去開門,我看見送郵件的小夥子遞來包裝很仔細的一本書。上麵是英國牛津大學的地址,艾琳是寄件人。我使勁兒想了半天也想不出誰是這個艾琳。打開書一看是一本朗曼出版的英德比較文學詞典。裏麵有一張信紙,我這才恍然大悟,是那個飛機上的鄰座!
本來沒有想到旅途中的友誼會延伸到生活中來,這以後我們便有了信件來往。
直到有一天艾琳說告訴我一個好消息,她結婚了,新郎是英國牛津大學教授。為了愛情,她決定辭去慕尼黑大學的位置,到那裏重新開始。說我的一句話提醒了她,幸福是一種感覺。她在四年的徘徊之後終於和心上人走上紅地毯。還說新郎和她一起歡迎我去牛津家裏做客…
朋友的定義各人有所不同。艾琳先把我當作了她的朋友,並且讓我感覺到了這樣的朋友也有真誠。至今我們還保持著聯係,不是寄聖誕卡的那種。可能兩個月三封信,也可能一年也不寫信。應該算是淡如水的那種朋友吧。
人生就是一種經曆,朋友則是人生旅途不可缺或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