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知霜

秋去霜葉紅似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正文

希臘散記-雅典衛城(一)

(2005-05-21 06:04:29) 下一個

 

 序

 

你越來越像德國人了。

當然我知道自己的眼珠沒有變蘭,頭發也不會變金色。至今榨菜泡飯要比麵包咖啡更受我的青睞。不過朋友這樣說也不是無中生有。我們在談論度假的選擇。

她的話也對也不對。

每天在陰沉的天氣下生活,時間久了難免看到的是陰沉的臉。為了緩和氣氛,提高工作效益。德國人就成了統計中度假最多的民族。就說這個複活節,在江南,已經是鶯飛草長的陽春三月了,德國居然還是寒風凜冽,雨雪紛飛。假期的第一選自然是看哪裏有太陽,第二選才是哪裏有意思。當然還要看哪裏有合適的旅店。用朋友的話來說,燒包也要看錢包。

當年在國內時就惦記著那三大文明古國,出來以後發現值得看的地方其實很多。掰著指頭算一下,趕著假期處心積慮準備也好,趁著出差假公濟私也好,加上探親訪友打兔子摟草捎帶也算上,七七八八倒還真是去了不少地方。雖然中國特色時不時還會跑出來影響一下大腦,看著鋪天蓋地的烏雲,知道眼下最需要的還是太陽。從旅行社拿回來攤在眼前的一大堆旅遊材料像拌蔬菜一樣翻著找著…藍色的愛琴海讓我眼前一亮,對呀,希臘!為什麽不?!

一個德國朋友去過三次希臘,盡管費用比去雅典還高,他們每次隻是去那一個小島,曬太陽,遊泳,吃飯,喝啤酒。老婆和他恩愛的要命,卻從來沒有想過去600公裏之外巴黎去浪漫一下,說大都市太吵。他們在北德買了一個度假屋,一有空就去做家具,曾經很自豪地把照片拿給我們看過。想不到一個平時不苟言笑的企業經理,竟可以做出木雕樓梯上那樣細致的花紋和溫柔的曲線…可見北德的海風中蘭天下,自有他們的浪漫。

我不是德國人,不需要每年都去北海那種有同樣精製家具的度假屋。但我同樣喜歡陽光,想到清澈的愛琴海…三兩下就把眼前一大堆地圖收起來,決定了。就去希臘,還是住雅典。

希臘的曆史地理你們去看教課書吧,我這裏無需贅言。(那麽久遠的燦爛文明我哪裏就能說得清,還不如避重就輕找個借口,哈哈)

希臘太籠統,說不清。而且兩次遊曆,主要都是住在雅典。您要是有耐心聽,那我就先說說對雅典的印像罷。


也許說了您可能不相信,雅典給我的印像,首先一個字,亂。

 

亂歸亂,我還是從心裏喜歡雅典。

說實話,雅典不是那種能讓人一見鍾情的城市。第一眼看去既沒有耀眼的燦爛,也不見應有的輝煌。但是如果你還沒有走近她便調頭遠去,留下的遺憾卻沒有人再能補償。雅典的韻味需要你用心去和她交流,然後才能夠細細地品嚐。

雅典是擁擠的。428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平均每平方公裏就有8000個人居住。4百多萬人口再加上到
雅典來打工謀生的始終絡繹不絕,不僅平地上人滿為患,城中的幾個山坡上都掛滿了房子。其中不乏相當陳舊,年久失修的房屋;有的後街小巷還堆滿了紙箱雜物…,有一瞬間讓我想起了布達佩斯的後街。全市兩百多萬輛機動車,行人和遊客要學會在車水馬龍的交通工具中自如穿行,尤其對習慣了規範的交通指示燈的德國人來說相當困難。

盡管不如想像中那麽理想,但我覺得這樣的雅典給人一種真實感,就像你看見一個人的優點也看見了他的弱點一樣。仔細想想,之所以喜歡雅典,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她的那種風輕雲淡,不拘一格的隨意。喜歡在那充滿人情味的小街陋巷中尋找自己陌生又熟悉,親切又遙遠的感覺;喜歡坐在窄小的快餐店裏一邊品味香脆的“酥福拉基”(Souvlaki)一邊觀賞著師傅精湛的手藝;喜歡靠在轉角的街邊咖啡陽傘下,手裏端著一杯冰淇淩咖啡,與樹蔭下嘰嘰喳喳的俊男靚女分享午後的涼爽;喜歡在那擁擠的中心市場,看著戴著花頭巾慈祥的老大娘,一把一把地向來往過客推薦那青蔥欲滴的蔬菜;那些五光十色,甚至陳舊過時的奇異首飾,也會給人無窮的遐想…

我有個朋友,對他從來沒去過的地方的每一棟著名的建築,每一段曆史變遷,甚至傳說軼事講起來都是頭頭是道了如指掌。所以在佩服之餘,不僅想到即使再古老的文化,再璀璨的曆史你都可以在課堂上,書本中或者是博物館裏了解和學習。而實地旅遊並沒有很多的精力讓你去研究曆史,更沒有足夠的時間給你去做練習題。此時此地的切身體會和感受才是其它形式無法替代的,即使同一個地點,不同的時間感受也是截然不同。

同行的朋友中有兩個是第一次來雅典,事先我也沒有給自己訂計劃,隻是按照天氣預報提供的信息安排了一下線路和行程。愛琴海是一定要去的,但是海邊三島遊需要陽光燦爛的天氣,根據服務台那個黑眼珠黑頭發帥小夥的建議,頭幾天就安排在城裏活動了。當時就為了方便,我們的旅館定在市中心,離地鐵200米,到老城隻有兩站路,也可以步行。冬天和春天是去雅典旅遊的好時機。一到五月以後,尤其是夏天放暑假,城裏基本上都是旅遊者,住得很嘈雜。寧願住在城外離地鐵近點的地方,雖然遠一些,但是環境安靜價格也適中。

喜歡雅典,還因為這是一個錯落有致的城市。信步走到哪裏,都能發現一塊清淨的地方,值得駐足欣賞。許多名勝古跡都集中在一起,安排一天的時間,可以邊走邊看,還可以不時地休息一下,在古老文明的燦爛中享受那往昔的輝煌。

 

雅典衛城-Akropolis(一)

 

到了雅典再沒有時間,座落在城裏的Akropolis是不能不看的。不僅是因為它的古老,也不完全因為它的有名,就為了能夠在那裏靜靜地坐一會兒,眼前是充滿活力的雅典,周圍是三千多年的滄桑,回想往昔,任思緒飄逸飛揚…

在希臘語中,Polis是城市之國的意思,Akropolis 原意是四周有高壘的城牆,民眾躲避危險的地方。中文通譯為衛城。作為古希臘文明的標誌以及歐洲文明誕生地之一,雅典衛城是歐洲最古老且保存最完整的古典文明遺跡。今天人們所看見的建在156米高山岩上的衛城,基本上是雅典政治科學文化藝術發展鼎時盛期完成的規模。 第二天起來發現天氣不錯,20度的氣溫不冷不熱挺舒服。雖然沒有好到陽光燦爛,但本來天氣預報有雨,起來發現地上仍舊是幹燥的,天色有點灰,但是沒有烏雲。在飯店吃完豐盛的早餐後我們決定步行去參觀衛城。

八點開始進人,到了門口已經有幾個遊客在那裏排隊買票了,門票是二十歐元左右,學生半票,18歲以下和60歲以上全免。而且雅典所有博物館都是如此。每年中還有一些節假日對全體民眾免費開放的博物館,像考古博物館等。在歐洲希臘並不是一個富國,每年來雅典的遊客超過300萬,即使歐洲首富之一的德國也做不到這樣大度和從容。不要說負債累累的希臘,就拿眼前正在修繕的建築群來說,剛籌到的資金也是捉襟見肘。無疑他們免去的確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數目,這不是一般的遠識,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深淺的體現,這也是雅典令我感動和佩服的地方。

我們來的時機不錯,除了一兩隊學生,遊人較少,到了假期這裏都是大批旅遊團隊,隻見人頭不見山。順著山坡上去,先參觀帕提儂神廟的遺址。衛城建於公元前438年,追溯曆史遺跡,這個山坡上早在公元前5000年就已經開始有人居住。而現在能看到的麥錫尼時代殘留下來的一小截古城牆,便是山上最古老的遺跡了。初春時節,一叢叢翠綠的野草陪伴著淡黃的雛菊點綴著石山石地。三三兩兩的常青樹和橄欖樹圍聚在幾個神廟的周圍,雨後的樹葉綠得發亮,給古老神秘的氛圍平添一份清新的活力。

 

站在雅典衛城城牆上俯瞰雅典密集的住宅區

雅典清晨街景“你走你的…,我走我的…”

2004年奧運會時新修的地鐵,從機場通到市裏,運行全城很方便

淡季時的雅典老城區首飾店之一 “我在門口看風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