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Op. 43
假如我隻記得拉赫瑪尼諾夫的一部作品,那一定是《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謝爾蓋·瓦西裏耶維奇·拉赫瑪尼諾夫 (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1873-1943),俄國作曲家、鋼琴家。曾就學於莫斯科音樂學院。他的創作中深受柴科夫斯基影響,有深厚的民族音樂基礎,旋律豐富,擅長史詩式壯闊的音樂風格。作有《第二鋼琴協奏曲》、《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二十四首《前奏曲》、《音畫練習曲》,歌劇《阿萊科》、《利米尼的法蘭契斯卡》和《第二交響曲》、管弦樂《死之島》、《鍾》以及浪漫曲等著名作品。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是以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N. Paganini,1782—1840)的第二十四首小提琴獨奏《隨想曲》(a小調)的主題為基礎,用變奏曲的形式寫成。帕格尼尼的這個主題曾經吸引過許多作曲家的注意,李斯特為這首作品所作的鋼琴改編曲,可能甚至比它的原作更為人們所熟知;另外,勃拉姆斯的一首《鋼琴變奏曲》也是根據這同一主題寫成的。拉赫瑪尼諾夫的這首《狂想曲》共包括二十四次變奏,篇幅較長,相當於一首協奏曲的時間,鋼琴的演奏技術,用作者的話說,也“相當之難”。
這首《狂想曲》的曲式結構比一般變奏曲更豐富和複雜。首先,音樂的發展並不局限於帕格尼尼的一個主題, 作者在這首作品的若幹段變奏中,其中的第七、第十、第二十四變奏都引入他所偏愛的中世紀教會歌調《末日經》;此外,這變奏曲的結構還兼具大型器樂套曲的特點——它的主題和二十四次變奏很明顯地可以分成三組,相當於套曲的三個樂章,前後兩組都是戲劇性情緒的體現,當中一組明朗而抒情,可以說是對幸福的一種幻想,也可以說是在激烈的生活漩渦中對幸福的過去的回憶。換句話說,這首作品由兩組對比的形象構成,一個是陰暗的色彩占優勢,它的一係列變奏]描繪出越來越令人驚心動魄的景象,特別是當《末日經》的主題進入時更是如此。另一個則是詩意的抒情形象,它在前麵的陰暗色彩的強烈對照之下,顯得更加感人。
這首為鋼琴與樂隊而作的狂想曲OP.43作於1934年,主題選自帕格尼尼第24首隨想曲(A小調),共24段變奏。序曲為活潑的快板。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Op. 43
最好忘掉下麵方便下載的曲目,閉上眼睛在音樂中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