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藝術(節選) 作者:林語堂
世間沒有什麽一個人必讀之書,因為我們智能上的趣味象一棵樹那樣地生長著,或象河水那樣地流著。隻要有適當的樹液,樹便會生長起來,隻要泉中有新鮮的泉水湧出來,水便會流著。當水流碰到一個花崗岩石時,它便由岩石的旁邊繞過去;當水流湧到一片低窪的溪穀時,它便在那邊曲曲折折地流著一會兒;當水流湧到一個深山的池塘時,它便恬然停駐在那邊;當水流衝下急流時,它便趕快向前湧去。這麽一來,雖則它沒有費什麽氣力,也沒有一定的目標,可是它終究有一天會到達大海。
世上無人人必讀的書,隻有在某時某地,某種環境,和生命中的某個時期必讀的書。且同一本書,同一讀者,一時可讀出一時之味道來。 四十學《易》是一種味道,到五十歲看過更多的人世變故的時候再去學《易》,又是一種味道。所以,一切好書重讀起來都可以獲得益處和新樂趣。由是可知讀書有二方麵,一是作者,一是讀者。對於所得的實益,讀者由他自己的見識和經驗所貢獻的份量,是和作者自己一樣多的。宋儒程伊川先生談到孔子的《論語》時說: “讀《論語》,有讀了全然無事者;有讀了後,其中得一兩句喜者;有讀了後,知好之者;有讀了後,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我認為一個人發現他愛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識發展上重要的事情。世間確有一些人的心靈是類似的。有許多學者似乎生活於不同的時代裏,相距多年,然而他們思想的方法和他們的情感卻那麽相似,使人在一本書裏讀到他們的文字時,好象看見自己的肖像一樣。例如有人說蘇東坡是莊子或陶淵明轉世的,蘇東坡說,當他第一次讀莊子的文章時,他覺得他自從幼年時代起似乎就一直在想著同樣的事情,抱著同樣的觀念。伊裏奧特(George Eliot)說她第一次讀到盧梭的作品時,好象受了電流的震擊一樣。尼采(Nietzsche)對於叔本華(Schopenhauer)也有同樣的感覺。
那麽,什麽是讀書的真藝術呢?簡單的答案就是有那種心情的時候便拿起書來讀。一個人讀書必須出其自然,才能夠徹底享受讀書的樂趣。他可以拿一本《離騷》或奧瑪開儼(Omar Khayyam,波斯詩人)的作品,牽著他的愛人的手到河邊去讀。如果天上有可愛的白雲,那麽,讓他們讀白雲而忘掉書本吧,或同時讀書本和白雲吧。在休憩的時候,吸一筒煙或喝一杯好茶則更妙不過。或許在一個雪夜,坐在爐前,爐上的水壺鏗鏗作響,身邊放一盒淡巴菰,一個人拿了十數本哲學,經濟學,詩歌,傳記的書,堆在長椅上,然後閑逸地拿起幾本來翻一翻,找到一本愛讀的書時,便輕輕點起煙來吸著。陳繼儒(眉公)描寫讀書的情調,最為美妙:“古人稱書畫為叢箋軟卷,故讀書開卷以閑適為尚。” 林貝卡 2011年 冬 於美國 |
謝謝留言,新周快樂。
一樂也 , 夫複何求 ?
謝謝首席小說家留言,周末快樂。
這些文字讀了, 可令人沉思!
謝謝林林的美貼分享! 周末愉快!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Lin Yutang (October 10, 1895 – March 26, 1976) was a Chinese writer and inventor. His informal but polished style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made him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riters of his generation, and his compilations and translations of classic Chinese texts into English were bestsellers in the West.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吾國與吾民,吾國與吾民) (1935) and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生活的藝術,生活的藝術) (1937), were written in English in a charming and witty style, which became bestsellers. Others include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 (啼笑皆非) (1943),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1960, a book of translated Chinese literary passages and short pieces), The Chinese Theory of Art (1967), and the novels Moment in Peking (京華煙雲,京華煙雲) (1939). His many works represent an attempt to bridge the cultural gap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He was nominated for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several times in the 19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