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張宏誌的"專家 "畫皮zt
(2006-12-07 00:16:43)
下一個
揭穿張宏誌的"專家 "畫皮
記得剛入師範的97年,“已有60年黨齡的經久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張大專家的宏篇大作《中日血戰三部曲》被年少無知的我珍視為聖經,從圖書館反複借閱,即天天伴它而過,若一日未見如同失魂落魄般沮喪。尤其每每論及正麵戰場的各大會戰,張大專家就能一一對應得以日軍戰史公布的損失來反駁國軍戰績,更讓我為之而癡狂。哪怕連發生在近在咫尺的湘西會戰,對所引用的日軍傷亡2800人數字篤信不疑,也不願接受被“擴大”10倍的28000人的國軍戰績,為此還發誓再也不參觀坐落於芷江七裏橋,原中美空軍俱樂部的以宣傳湘西會戰為主題的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
然隨時日消長,了解漸多,尋根究底,挖掘真相,深切痛感幼稚的心蒙受長期的欺騙,遂以一個作為受害者身份作一個簡短的揭露。然鑒於“水”太深,片言兩語也道不完其不堪一擊的虛偽全貌,謹以其所提到的台兒莊戰役、昆侖關戰役作個淺顯的對比論述,本著我國以“其人之道還之其人之身”的處世原則,將“畫皮”所用招數揭示一二,並參照大量資料,其中不乏原著中的自相矛盾的細節論證如下:
一.自相矛盾之術
張老在訪談錄中稱到“是役國民黨軍出動……約相當27個師,總兵力25.4萬人。”而在《中日血戰三部曲》第2冊161頁卻如下表述“……總兵力相當於 26個師……共約20萬人左右”。嗬嗬,一大把年紀的人,不知是記性不好,還是素來喜歡打自己的嘴巴——胡話滿天飛?而實際上,桂南會戰中的國軍為各大戰場緊急抽調,尤以第9戰區居多,來不及補充,多不滿員,實際僅為154642人,卻被驚人地增加了10萬!
再關於台兒莊戰役的孫連仲集團軍參戰兵力,僅在第1冊161頁即為" 第2集團軍下轄2個軍3個師,2萬5千餘人",而在167頁則為3所提到“孫連仲軍團3個師2萬9千餘人”。到底是2.5萬人,還是2.9萬人?而想必連讀者都很清楚為第2集團軍,然自己卻為編謊話而弄得一頭霧水。同為一冊書的同一例子,居然出現2處自相矛盾的小兒科錯誤,專家的水準著實不敢恭維!另,實際還遺漏了42軍下屬的吳鵬舉的獨立44旅,故應為下轄2個軍3個師又1個旅。
同理,161頁對湯恩伯20軍團兵力表述為2個軍5個師,6萬餘人,而在訪談中,自我壓縮了1萬,僅稱5萬餘人。
更有甚的是,稱“日軍第10師團瀨穀支隊(8000人左右)進攻滕縣”,而162頁中竟承認該支隊為15000人,後更增加至16000人。霍霍!確實夠厲害的,所以已將嘔心力創的原著全部顛覆,這一記耳光似乎應打得更沉些吧!才對得起交了60年的黨費——得始終如一的說實話!
===========================================================================
二.以愚製愚式
作者:敢笑忠祥不下流 回複日期:2006-12-4 16:38:08
這一仗,孫部傷亡慘萬人,蔣介石不補一兵一卒,反而借機撤銷了他的42軍的番號,給他隻保留了一個30軍。
睜著眼睛說瞎話!自己不清楚曆史,還喜歡栽贓別人!
台兒莊戰役後,第2集團軍參加武漢會戰也夠充實的,僅30軍30師就達13536人,已接近所謂嫡係調整師13854人的編製,更大大超過雜牌部隊保持8000人的師級規模。
42軍還繼續在第2集團軍建製內參加了規模最大的武漢會戰,軍長馮安邦在阻擊任務完成後,奉令向湖北襄樊一線轉移。11月3日,被日機炸成重傷,壯烈殉國,時年54歲。盡管被追贈陸軍上將,但與67軍相類似,也在軍長犧牲後被撤消番號。
================================================================================
三.瞞天過海
他喜歡拿昆侖關戰役的中日雙方參戰兵力之比,以此來計較國軍戰鬥力是如何的低下。然實情是否真如訪談中所述的5萬的突擊部隊攻800日軍守備部隊據守的昆侖關而47天不下呢?
首先,日軍據守昆侖關的部隊為步兵42聯隊第2大隊,配屬迫擊炮、山炮各1個中隊,速設炮、工兵各1個小隊,達1200人,而絕非僅600人。然則第5 軍發起進攻的次日,即11月8日,21旅團之21聯隊長三木吉之助大佐即率本聯隊1、3大隊和聯隊部2600人趕往增援。為99軍所阻截於六塘,僅三木率第1大隊衝破攔截於關上守軍會合,敵防禦兵力即驟然增加至2000餘人!以2個大隊抗擊3個師強攻,還達不到日軍常以1個大隊抵禦3個師的軍事作戰原則,敵我兵力比為1:25。至12月29日10時,占領兩側高地,將關上日軍基本擊斃,僅藏匿的小部分於30日晚倉皇退卻,從而突破昆侖關防線!
第5軍54034人參戰,犧牲軍官123人,士兵5560人,而僅日軍承認在第5軍當麵的昆侖關戰線就陣亡中村正雄、三木吉之助以下軍官41人,士兵 2000餘人。敵我戰死比達1:2(強),而整個桂南會戰,日軍傷亡8100餘人,其中陣亡約4000餘人,我軍竟陣亡27041人,敵我戰死比1:6,可見昆侖關戰役打得尤為出色!
談及至此,為何就不將近1年後的關家堖戰鬥做個極其鮮明的對比呢,否則是否太單調了點吧!
1940年10月29日夜,129師集中385、386、10旅及決死1縱2個團,計萬餘人,圍殲突入關家堖的守敵36師團岡崎大隊500人,至31 日,除80餘人逃跑外,日軍陣地遺屍280餘人和三大堆屍灰(能都說是日軍的麽?還有數百民夫跑哪去啦?!),故而我軍即發布殲滅該大隊410餘人的捷報。喜歡拿日軍戰報說教的張老怎麽將日軍聲稱岡崎大隊僅陣亡61人的數字給埋沒了?!而素來忌諱自己傷亡的我軍,盡管當時未單獨公布該戰的損失,但傷亡 2000餘人(其中犧牲1000人左右)的慘重代價幾乎相當於129師在百團大戰損失的一半!
遵循公平的原則,若以日軍公布為準,則敵我陣亡比竟達61:1000,即1:16。如此一來,孰是孰非,明眼人一見便知!而不用著某人狹隘之極,惟恐承認國共聯合抗戰就是丟老戀,還製造號啕寫什麽公開信的彌天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