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在矽穀的華人會被老印全方位地壓製嗎?(ZT)

(2006-12-05 22:52:26) 下一個
看那些在矽穀創業成功的印度海歸是怎麽幹的?(組圖)

作者:舊友重來

今天(2006年12月3日)的灣區主要報紙聖何西水星報(SAN JOSE MERCURY NEWS)在頭版頭條,並且在內頁用了整整兩大版,進行了一次關於印度的專題報道,題目是: INDIA 2.0,印度二點零。

現在網絡創業又掀起了高潮,最熱最時髦的概念就是所謂WEB 2.0,網絡二點零。這篇文章作者用了印度二點零這樣的標題,就是來比喻印度如日中天的火熱經濟和矽穀各個主要風險投資基金趨之若鶩趕赴印度進行投資的火熱程度。


文章對幾位在矽穀創業成功,成為風險投資家的印度裔美國人回印度投資的經曆進行了跟蹤報道。而該報網站上,還給出了圖文並茂的SLIDES,對印度的各個方麵進行了多媒體報道,其中有INFOSYS老總自豪地介紹他們公司的談話,還有關於一個慈善機構“印度美國協會”的宗旨介紹,等等等等。。。

一句話,該報紙,該作者,對印度的肯定,讚美之情,溢於言表。。。



文章在一個題為MISSION TO INDIA的章節裏寫到:

They are returning to their homeland with the hope of helping to create a global economic giant, one start-up at a time.

大意:他們(那些在矽穀創業成功的印度人)正在返回他們的祖國,希望能夠幫助把印度建設成為一個經濟巨人,而他們的做法就是從投資一個個印度的創業公司開始。


同章節的另一個段落內還有這樣一段話:


``My parents' generation grew up as a country that was ruled by somebody else,'' said Khanna, 34, director with Clearstone Venture Advisors who returned home from the valley last year to Mumbai, xxxxerly known as Bombay, to help direct investments for a $205 million India fund. ``This generation feels like it is in control of its own destiny. And it believes that with the right amount of energy and the right amount of passion, it can pretty much do anything.''


大意: 手中掌管著2億美金印度項目的清石風險基金的34歲的總監卡那說:我的父母成長的年代,印度還是被外國人統治,而現在的這一代印度人已經掌握了自己的命運,他們相信隻要有適當的努力和激情,他們能夠達到任何目標。

再一個段落:

The numbers give VCs dreams of happy tech returns: an economy growing at 8.5 percent, with no signs of a slowdown, creating a new middle class some 250 million strong. A population of 1.2 billion, more than half of whom are age 25 or younger. An increasing gadget-savvy nation subscribing to mobile phone services at stunning speeds -- about 6 million a month


大意:統計數字給了VC夢想豐厚回報的空間:印度的經濟每年以百分之八點五的增速高速發展著,而且毫無任何減速的跡象。印度高速發展的經濟造就了一個人數達到二億五千萬的龐大中產階級人群。印度人口的一半以上年齡在25歲以下。印度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成為日益大量使用現代化通訊工具的國家,印度的手機用戶,以每個月增加六百萬的驚人速度增長著。。。



我曾經在一個多月以前寫過一個題目是“排燈節裏說老印”的帖子,談了我對矽穀老印和老中成功程度比較的看法。簡單的說,我的預測是,五到十年之後,矽穀的高科技行業將被老印控製,矽穀,北美的華人會被老印全方位地壓製而徹底邊緣化。
( http://www.0gan.net/bbs/xxxx-bin/topic.xxxx?forum=4&topic=47&show=0 )


為什麽這麽說呢?

VC裏麵都是老印,各公司高管裏麵也都是老印,外包的方向也是印度,上中下遊通吃,老中幹什麽去? 難怪都海龜了,一點不是時髦,實在就是生計所迫。老中不努力的話,鬧不好大勢已定了。


而據說現在老印在上海,杭州儼然也都是亮麗外企,洋人老板了。老印接不過來的外包業務又轉包給了中國,甚至還利用中國人裏麵不多的幾個日文韓文人才在大連展開了對日對韓外包業務。


印度現在是有活找不到人做,而中國的大學生是大量的找不到工作。為什麽呢?因為中國的產業結構二十幾年下來就是一個來料加工做鞋做玩具的簡單經濟,大量外企在中國用高科技的大學生也就是做做銷售員。加上現在越南也在所謂崛起,那些來料加工做鞋做玩具的事情,人家隨便一做還比我們做得便宜。。。




前麵提到,SAN JOSE MERCURY NEWS的網上多媒體報道裏,有印度最大的軟件公司INFOSYS的老總的談話。

在那個談話裏,那個老總自豪地說,INFOSYS收到了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高級人才的求職簡曆,他們還把世界各地包括美國的新員工接到他們在印度的富麗堂皇的公司CAMPUS裏集訓。他還說,在印度,年輕人結婚要有雙方父母敲定,而如果男女雙方都在INFOSYS工作的話,那麽這個due diligence就搞定了。。。甚至,印度的交通警察在抓到你違規而知道你是INFOSYS的員工,也會寬恕你。。。

。。。


現在大家都在議論大國的崛起,矽穀的美國主流媒體卻在鼓吹印度的起飛,說什麽印度二點零。希望幾年,幾十年之後,我們不必再來研究印度,韓國,甚至越南等等所謂大國的崛起的成功經驗。


精英的責任,民主的製度,進取的文化,一百多年前的日本,就那麽幾個精英下了幾次西洋,回來一發奮就崛起了,今天的韓國,印度,越南也是隨時就那麽崛起了,


我就不明白,大國的崛起,要死要活的,


有那麽難嗎?


==================================================


附舊貼:


排燈節裏說老印


今天(2006-10-21)是印度傳統的排燈節(DIWALI),是印度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也有很多人說這其實就是印度新年。我在美國生活很多年了,開頭幾年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節日,即便當時身邊的同學,同事都已經有很多老印了。差不多從三四年前開始吧,我開始注意到,每年這個時候,不是身邊的老印,老美同事言談閑聊中會提起,或者發E-MAIL,要麽就是老印會帶糖果來公司,反正每次我都會被提醒: DIWALI又到了,直到今年的DIWALI(今天),您去看YAHOO等幾個美國門戶網站的頭版,都已經有DIWALI的喜慶內容和圖片了。

這說明什麽呢? 說明這個DIWALI如同CHINESE NEW YEAR一樣,在漸漸被美國人熟知。原因是什麽呢? 是因為在美國的印度人正越來越多地發揮越來越大的影響。

巧的是,今天有條新聞,說哈佛大學商學院發表了一份世界各國最新競爭力排行報告,結果印度猛然超過中國37位。這其實已經不是第一份這樣的報告了,前幾個星期,瑞士洛桑的國際管理學院的類似排名裏,印度也極倔地超過中國11位。

這兩個商學院可以說是世界最好的商學院,而他們不約而同地毅然出此結論,估計實在是鐵證如山了。


我不知道在國家層次上,這競爭力到底應該如何比。我知道很多網友都說過印度基礎設施的破敗和落後,以此引證說印度差得遠。其實如果挑一個國家最差的地方,中國也有很多問題,大的我就懶得說了,我隻想就身邊的一些事情,說說在美國的老印和老中在事業工作方麵的個人競爭力的比較。。。


今年五月份的時候,我參加了一次矽穀老印的科技人士創業年會。本來是抱著好奇好玩的心情去的,結果被他們出色的組織,超強的規格和強烈的創業精神震動了。 ( http://www.0gan.net/bbs/xxxx-bin/topic.xxxx?forum=8&topic=12&show=0)

組織那次活動的,就是灣區一家最大的少數族裔科技人士組織:印度(科技)創業家協會 (TIE)。

灣區矽穀有很多老中的各種組織,光科技人士以創業為目的的組織就大大小小有很多家,然而恕我直言,沒有一家有哪怕TIE一半的規模,組織能力,更重要的,與矽穀主流VC還有成功人士融合的程度。華人的科技組織叫得上名字的,有玉山,華源,矽穀中國工程師協會,CINA等等。幾個星期前,我去參加了華源協會今年的年會,結果一進那家酒店的大堂,看到一排桌子幾個老中在登記到會人士,上去一問,結果不是華源,是個什麽華人半導體協會的組織,我問他們你們怎麽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和同樣的組織對台搞同樣的活動呢? 那個老中朋友很不高興地看看我,說:你怎麽不去問華源?。。。

而說到華源的活動,第一天還算是不錯的,可是第二天就來了勁了,搞什麽高層峰會,不對外,隻對所謂的被邀請人士開放,雖然會議日程和地點確倒是明明白白地寫在了活動材料上,那就是說讓沒被邀請的朋友們知道第二天在哪裏有牛人雲集但是要自覺別來嘍,也不知道夠什麽規格的人士可以被邀請,但是看看那些所謂的嘉賓名單,讓人頓時想說: GIVE ME A BREAK。 :)


上周,我去參加了一個TIE搞的專題座談會,題目是: FROM GARAGE TO IPO: HOW TO BUILD A SUCCESSFUL CONSUMER INTERNET COMPANY。

可以這麽說,這次座談會雲集了目前WEB2.0熱潮中出現的幾乎所有風雲公司的老板以及他們背後的VC,還有矽穀最有影響的創業風險投資方麵的媒體專欄記者。這麽說吧,除了YOUTUBE還有MYSPACE,所有其他牛人都來了。

大致舉幾個例子:

CATERINA FAKE: FLICKR的CO-FOUNDER 他們被YAHOO巨額收購。。。
REID HOFFMAN: LINKED-IN的FOUNDER,CEO
JAMES CURRIER: TICKLE的FOUNDER,現在在做VC
MICHAEL JONES: USERPLANE的CO-FOUNDER,被AOL巨額收購。。。
ASHWIN NAVIN: PRESIDENT AND COO, BITTORRENT (對,BT:)
RAJ KAPOOR: SNAPFISH的CO-FOUNDER,現在在著名VC MAYFIELD裏麵做合夥人。

還有一堆其他VC的牛人,另外還有MATT MARSHALL,他曾經是灣區最有影響的報紙SAN JOSE MERCURY NEWS的記者,現在開了個VC博克,可以說,誰的公司上了他的報道,就會頓時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大家知道最近YOUTUBE被GOOGLE以16億美金的天價收購,很多報道都突出了那兩位青年的VISION和創意,其實,最應該被提到的,是那兩位青年與他們的投資者,SEQUOIA CAPITAL的一位矽穀專門做WEB 2.0的合夥人博塔的特殊關係。博塔曾經是PAY PAL的CFO,而STEVE CHEN和CHAD HURLEY也都是PAY PAL的雇員,特別是STEVE CHEN,曾經和PAY PAL的FOUNDER,在UIUC上學時就是BUDDY。也正是博塔,在2005年8月的一個聚會上與他們兩個又碰到時,說服他們把YOUTUBE做大,並且投入資金並動用SEQUIA的關係把YOUTUBE的知名度至少在圈子裏迅速地傳開了,當時YOUTUBE一上來為了維持最快的播放速度,每個月光維持帶寬就要40萬美金,而到目前已經是需要每個月150萬美金的巨額資金用於帶寬了,沒有SEQUOIA這樣的VC在非常早的時候的大力BOOST, YOUTUBE不可能這麽成功,當然他們是聰明人,但是聰明人太多了。。。


比如MYSPACE,那天會上不隻一個嘉賓為他們惋惜。直到今天不論從用戶人數,流量,還是知名度,MYSPACE都比YOUTUBE以及其他 WEB2。0 的網站來得更厲害,但是他們卻被默多克以區區6億5千萬收購了,為什麽呢?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們在洛杉磯而不在矽穀,很多矽穀VC和大公司方麵的活動,人脈以及消息,機會,他們都錯過了。 說起來有意思的是,收購他們的新聞集團(NEWS CORP)也在洛杉磯,是娛樂傳統媒體的代表。(那天會上NEWS CORP下麵的VC FOX INTERACTIVE的專管M&A的VP也來了,是位女士)。 再做個比較,同樣是SOCIAL NETWORKING的公司,各方麵都遠遠落後於MYSPACE的FACEBOOK,因為在矽穀,離這些VC,公司,或者說圈子裏的人近,關係好,曝光機會多,最近風傳會被YAHOO以10億美金收購,再看MYSPACE,自然會有這麽多人惋惜。


想說說老印,但是多少走了題,但是中心思想很明確:老印至少在美國,在矽穀混得比老中好,而且越來越好,與老中的差距越來越大,老印不但已經從工程師大量地走進各個公司的中高層管理階層,而且越來越多地進入VC成為合夥人,而老中,還是在大量地做個工程師而已。可以不誇張地講,今天,在矽穀,老印開的 START-UP比老中開的,更容易找到錢,因為他們在各個VC裏麵有越來越多的關係。

甚至可以大膽地預言:5到10年之後,灣區創業的成功人士,VC還有政治圈裏,老印比老中會顯著地成功得多得多的多。


矽穀在南灣,中心城市是SAN JOSE。這裏有很多華裔,但是華裔不但沒有產生過一個參議員,眾議員,甚至在SAN JOSE市政府裏麵,市長是拉丁裔,委員裏麵有越南裔,就是沒有華裔。南灣地區有兩個日裔眾議員,一個叫本田,一個叫鬆井,雖然日裔人口比華裔少很多很多。。。


而舊金山的華裔占人口的30%,結果還是一樣。


我今天隻是就事論事地說了說這個現象,原因我也說不好。

願聽各位高見。

。。。


搬來灣區快兩年了,來灣區最初印象最深的幾件事之一就是:

好幾次,在好幾個99大華超市以及CUPERTINO和FREMONT的中餐館裏麵,看到華人(衣著舉止看,大陸無疑)姑娘和黑得深淺不一的老印在一起DTAING購物吃飯。

這樣的場麵在別處我從來沒有見到過。。。

我當時的心情除了一貫的POLITICALLY INCORRECT之外,就知道,依你我彼此的算計看,如果中國女孩子嫁老印的時代也終於來臨了,老印一定會很了得了。

果然。

SIGN。。。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