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明朝的那些事兒之8 決一雌雄

(2006-08-22 20:31:37) 下一個
第3天 朱元璋先攻,他親自吹響號角,召集眾軍前來布陣進行決戰,此時,陳友諒的鐵索連環艦隊發揮了巨大的威力,相連在一起,綿延竟有十裏之遠,望之如山。 朱元璋連續派出3支艦隊輪番進攻,都被打敗,而陳友諒敏銳的察覺到朱元璋的右翼薄弱,便指揮大軍猛攻朱元璋軍隊右翼,這一招十分厲害,朱元璋軍隊抵擋不住,眼見形勢不妙,朱元璋親自仗劍守在船前,以旗艦為底線,退後者親手立斬!但他連殺十餘名後退的千戶後,仍然阻擋不住敗勢,眼看就要全軍崩潰,誰知此時,他的軍中也出了一個類似張定邊的猛將。 丁普朗是趙普勝的結拜兄弟,也是當年徐軍4大金剛之一,他投奔朱元璋並非出於自願,而是不得已,所以作戰一向並不積極,但此時的對手卻讓他露出了自己的狂人本色。對他而言,什麽都在其次,隻有兄弟義氣是最重要的,陳友諒這個卑鄙小人,殺了趙普勝,今天一定要他償命! 據說他在自己的船頭樹起7尺白布,上書8個大字“旁人不問唯誅九四”,因為傳言陳友諒小名為陳九四,這意思就是說,老子隻找陳友諒算賬,無關人等都閃一邊去。陳九四、朱重八,從名字來看,都是苦命人啊。 在張定邊上演好戲後,丁普朗演了續集,他也率領自己的戰艦衝向敵陣。此時正是朱元璋敗退的時候,所以他的攻擊帶動了軍隊的士氣,使得朱元璋能夠撐到決戰的時候。不過他的衝鋒方向並不理想,與張定邊不同,他是哪裏人多就向哪裏衝擊。勇則勇矣,卻無效果,自己卻吃了不少虧(身被十餘創),這就是名將之勇與匹夫之勇的區別。百萬軍中如何取上將首級 這裏分析一下戰爭中的這種奇特現象,百萬軍中如何取上將首級,如果經過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這是個技術活。大家應該玩過3國誌過關遊戲,要想打倒後麵的大將夏侯敦、曹操等人,你必須先打一大批諸如小兵,趙熊、胖胖等等,本人技術不行,每次見不到大將,就已經死在無名之輩手中。實際戰爭也差不多,要想越過萬軍殺大將,談何容易! 以三國大將關羽為例,他斬殺顏良(此為史實)的過程就很值得研究,首先,顏良站在陣前,並不知道關羽要來殺他,其次關羽依靠快速的交通工具(馬),“大喝一聲,衝將下來”,顏良還不知怎麽回事,就沒了腦袋。 可見這種殺法有幾個特征,用簡單語言表達就是找個空子、趁你不備、給你一刀,很有些捅黑刀的意思。綜合來說,要實現這一目標,任重道遠。 首先,要具備突然性,你不能對對方軍隊喊話:我要來殺你們上將,準備好。這樣是不行的。就要專打沒準備的。其次,你要看得準,不能往人堆裏衝,要學習羽毛球選手,專朝人縫裏打,也就是所謂的結合部。比如今天的黃金周旅遊點,千萬不能往人堆裏衝鋒,那樣的話,你不被打死,也會被擠死。 最後,你要速度夠快,有先進的交通工具(快馬、快船),此外還要使用一定的配音(如大喝)迷惑對方,讓對方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再來一刀,頭就沒了。大功告成,可以看到,這種軍事行動是有很高的技術含量的。 張定邊就是具備這些條件的人,他深知兵法,能掌握時間和機會,所以可以給朱元璋猛烈地打擊。而丁普郎卻隻是匹夫而已。他左衝右殺,不但無法接近陳友諒,自己還被團團圍住。性命不保,卻也相當悲壯,明史記載,他身受重傷,頭已經掉了,人還拿兵器穩穩站立,陳友諒的士兵以為天神下凡(首脫猶直立,持兵作鬥狀,敵驚為神)。但我看到的其它史料上記載,他是在被包圍後,不願做俘虜,自殺的,按說自殺不會如此生猛,連自己的頭都能砍掉。也算存一疑點吧。無論如何,丁普郎是個夠義氣的人,他沒有和兄弟同死,卻也求仁得仁,死得其所了。丁普郎的攻擊給了朱元璋軍支持下去的勇氣,讓他們等到了下午那個決定勝負的時刻。 在不斷的敗退中,朱元璋意識到,這樣下去就會全軍覆沒,此時,他的部將郭興向他建議:現在敵情嚴重,並非士兵們不賣力,實在是沒有辦法,敵人的船隻太大,我們無法打敗他們,隻能用火攻! 朱元璋深以為然,他立即布置,命令7條船裝載火藥,並把稻草人穿上盔甲,擺出動作,組織敢死隊操縱船隻,並派人接應。一切布置好了,卻無法實行,因為朱元璋遇到了和周瑜一樣的問題---沒風。 朱元璋再有本事,也拿老天爺沒辦法,他看著郭興,那意思是你還有什麽主意,這次郭興也沒辦法了,他對朱元璋說:那就等吧。這風是說來就來的麽,朱元璋隻能組織他的部隊拚死抵抗。就這樣苦苦支撐,到了下午3點,奇跡發生了! 東北風起!朱元璋隨即命令,火船出發! 這7條船在點火後靠近陳友諒戰艦,火借風勢,風助火威!陳友諒的戰船由於鐵索連江,無法脫離,頓時陷入一片火海。朱元璋趁機命令軍隊發動總攻,一時間,殺聲震天。此時的陳友諒正在中軍休息,還在做著殲滅朱元璋的美夢,突然士兵慌亂的跑進來,大喊道:大事不好! 陳友諒心知不妙,不等士兵說完,立刻出艙察看。他最先看到的是戰船上士兵的眼睛。恐怖的紅色,耀眼的火光將每個士兵的眼睛映成了紅色。 無力回天了。此時,已是黃昏時刻,天上殘陽如血,地上血流成河,被殺死的士兵們的血水染紅了湖水,壯闊的鄱陽湖變成了血湖。 晴日浮光躍金,舟發鳥翔,雨時雲水茫茫,風急浪高,這是平日鄱陽湖的美麗景色,而此時的鄱陽湖卻是喊聲殺聲一片,火光映天,血水橫流。 陳友諒的數十條戰船全部被焚毀,船隻火光衝天,不時傳出被燒死和殺死士兵的慘叫聲。陳友諒明白,他已經完了。火光、鮮血與天空映成令人恐懼的紅色,這是真正的秋水共長天一色。在這片可怕的紅色中,數十萬人手持刀劍,拚死廝殺,他們彼此並不認識,也談不上有多大仇恨,但此刻,他們就是不同戴天的仇人,死神牢牢抓住了每一個人,士兵的慘叫聲和哀號聲讓人聞之膽寒。 這是真正的人間地獄。烈火初張照雲海,赤壁樓船一掃空!陳友諒是真的一敗塗地了,他收拾了自己的軍隊,原先的艦隊如今隻剩下一半,但他也絕對不能回江洲了。這場賭局一旦開始,無論你贏或是輸,都不能走,賭局會繼續進行,直到其中一個人輸掉一切,才會結束。 陳友諒召集了他的將領們,用發紅的眼睛看著他們,他已經不能再輸了,出人意料的是,他並沒有責怪他的將領們,因為他明白,到了這個地步,隻能同舟共濟了。“雖然我們今天戰敗,但勝利仍然屬於我們!”將領們驚奇的看著他,難道還有什麽取勝的方法不成?“是的,我們還有辦法”。 與此同時,朱元璋的旗艦上,將領們十分興奮,有的甚至已經開始準備慶祝勝利,朱元璋也不例外,他對將領們說,陳友諒已經兵敗,他的滅亡隻在旦夕之間,我們一定能夠消滅他(兵敗氣沮,亡在旦夕,今將全力滅之)! 徐達卻保持了難得的冷靜,他提醒朱元璋,陳友諒還有相當的實力,一旦他要狗急跳牆,我們也要小心對付,千萬不可大意。朱元璋轉過他那張興奮的臉,看著徐達,露出了一絲狡黠的微笑。“我知道”。 第4天 陳友諒的最後一擊!白色旗艦。陳友諒的自信來自他的情報,在目前的情況下,要想全殲朱元璋的艦隊已經不可能了,隻能采用最後的方法,殺掉朱元璋! 他已經通過情報得知,朱元璋的旗艦被刷成了白色,隻要集中所有的兵力攻打白色戰艦,殺了朱元璋,就能獲勝!但當他一到達戰場,頓時目瞪口呆,一夜之間,朱元璋軍隊的很多戰艦都被刷成了白色,再也認不出哪個是旗艦。還沒等他楞完神,朱元璋已經命令軍隊發動了總攻,在前兩天戰果的鼓勵下,朱元璋軍異常勇猛,大量使用分船戰術,利用陳友諒巨艦運動不靈活的特點,連續擊沉陳友諒軍多艘戰艦。此戰從清晨打倒晚上,陳友諒的軍隊終於不支,全麵退卻。鄱陽湖大戰到此結束了第一階段,陳友諒慘敗,被迫退守鄱陽湖西岸的渚溪。 陳友諒陷入了絕望,不但是軍事上的絕望,也是人生的絕望,一直以來的行為模式告訴他,隻要心黑手狠就能獲得一切,但事實就擺在眼前,看上去不堪一擊的洪都守了3個月,看上去柔弱不堪的張子明居然不怕死。 難道我錯了?不,不可能,這隻是意外,我不會錯的。但是之後的事情,卻讓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錯誤。他手下的左右金吾將軍帶領自己的軍隊投降了朱元璋。陳友諒聽到這個消息後,憤怒掩蓋了他所有的理智,他下令凡是抓到朱元璋的士兵和將領,就地處決! 而朱元璋得知此命令後,卻下了一道相反的命令,凡是抓到陳友諒軍的俘虜,一律好好對待,然後放走。這兩道命令的發布徹底斷送了陳友諒的軍心。士兵們對陳友諒極其不滿,紛紛逃亡。陳友諒在西岸等待了很久,與朱元璋大戰30餘天,也沒有等到任何機會,相反,他的士兵卻是不斷的減少,將領們也不再為他效忠。8月26日,他終於做出了決定:逃跑! 他最後看了一眼這片寬闊的湖麵,一統天下的夢想和雄心壯誌就這樣破滅,來時的龐大艦隊和60萬軍隊,如今隻剩下敗卒殘兵,這對於梟雄陳友諒而言,其實並不算什麽。兵沒有可以再招,艦船可以再造,讓他不理解的是,自己為什麽會失敗?我不缺乏駕馭手下的謀略,沒有婦人之仁,我敢於殺掉所有阻擋我前進的人,而不畏懼人言,這是常人無法做到的,我比所有的人都心黑手狠,為什麽會失敗?我已經擁有了最強的軍隊和戰爭機器,我的部下為什麽會背叛我? 陳友諒是永遠找不到答案的,因為答案就在他的行為模式中,從他殺害自己的兄弟和首領的那一刻開始,他的將領們已經充分理解了他的準則,那就是誰有力量,誰更狠毒,誰就能控製一切!仁義、道德、誠信都是不存在的。當這些行為被他的將領們當成人生的信條後,他的軍隊就成為了千萬個狠毒的陳友諒的集合體。這樣的集合體就類似金庸小說裏的星宿派,一旦陳友諒倒黴,每個人都不會繼續效忠於他,而是上去狠狠地踩上一腳,落井下石。 當然,失敗後的陳友諒對他們而言也不是毫無價值,至少他的腦袋還是很值錢的。陳友諒陰險毒辣,他的將領們比他還要陰險毒辣。陳友諒迷信暴力統治一切,他的將領們比他更迷信暴力。當他的生存基礎---暴力,被人掀翻後,他也就沒有任何底牌了,等待他的隻有滅亡。 飽經風霜的張學良曾經用他一生的經曆對日本的年輕人說:不要相信暴力,曆史已經證明,暴力不能解決問題。我相信,這就是陳友諒失敗的根本原因。 陳友諒率領軍隊希望能夠撤退,他選擇的突破口是湖口,但此時的陳友諒不是原來的陳友諒了,他拚死作戰,損失慘重,才勉強打開湖口信道。 此時他才鬆了一口氣,但朱元璋不會放過他。朱元璋被陳友諒敲打多年,對他早已深惡痛絕,必置之於死地,率領十餘萬大軍追來,陳友諒聞訊,親自出來站在船頭指揮作戰,也就在此時,一支冷箭射來,穿透了他的頭顱。一切就此結束了! 不對,事情不應該是這樣的,我做錯了嗎? 陳友諒死後,張定邊盡到了自己的責任,他將陳友諒的兒子陳理和陳友諒的屍體搶回,並帶回了武昌。至此,曆時36天的鄱陽湖之戰,以朱元璋的全麵勝利,陳友諒的全麵失敗而告終。這一戰奠定了朱元璋問鼎天下的基礎。鄱陽湖之戰也作為中國曆史上最著名的戰役之一而載入史冊。 對於朱元璋的勝利,生活在周圍的老百姓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解釋,由於決戰的地點在康山,老百姓認為陳友諒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地點選得不好,“豬(朱)見糠(康),喜洋洋。”所以陳友諒才失敗。如果陳友諒泉下有知,隻怕會氣活過來。朱元璋並沒有放過陳友諒的後代陳理,即使他根本不可能給朱元璋帶來任何威脅。斬草固然是重要的,順便除個根也是必須的。 至元24年(1364)2月,朱元璋親自趕往陳理所在地,陳友諒的最後地盤武昌督戰,主帥張定邊不愧是抓住時機的老手,眼看形勢不妙,就帶著陳理投降了。朱元璋終於戰勝了這個中國大地上他最頭疼的敵人,陳友諒。“天下足定矣!” 值得一提的是張定邊,他把對陳友諒的忠誠保留到了最後,部分履行了他當年結拜的諾言,他拒絕了朱元璋的任用,去幹了朱元璋原先幹過的工作,出家當了和尚。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似乎要和朱元璋鬥氣,一口氣活到永樂15年(1417)才死,年一百歲,朱元璋死後,他還活了20年。也算是給陳友諒報了仇。諸位可以借鑒,遇到恨透一個人,想要拿刀去砍人的時候,用張定邊的事跡勉勵一下自己,不要生氣,修身養性,活得比他長就是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