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革命看行動——從劉伯承與其129師部將的關係談開zt 1

(2006-08-22 20:31:35) 下一個
作者:本老夫子 提交日期:2005-12-16 14:08:00 ??前一久紀念抗戰甲子,有雲南的朋友問我,八路軍中哪個師打鬼子最行?我脫口而出:129師。末了又甩一句:即便把新四軍全夥折算上。你看老八路過河不久的這些戰鬥:長生口、陽明堡、七亙村、神頭嶺、響堂鋪、長樂村、香城固那一連串地名都因滅倭出名,那都是129師各旅、團幹的“濕活”。後來40年的“百團大戰”也是129師出兵最多,傷亡、斬獲均最大。129師不光開仗多,也至巧,慣以運動伏擊戰製敵。我看到一個資料,劉伯承在過河前是組織全師狠學了一把“平型關”的。看來學習的效果不錯,129旗下的“打將”對這個巧仗是做足了研究,默認在心的。129師在打仗的同時部隊也“鬧騰”得開,它38年初就占了晉東南這個“棋角”,在晉冀豫這個“旗牌”下撥弄開五個軍分區;同時又前出到平原地帶去“屠龍”,以冀南軍區名義也生辟出五個分區地表,真是山地、平原通“吃進”。比之八路中自許為“首創根據地”的模範晉察冀,此時也不過才成立了屬下四個軍分區,剛剛鋪蓋過北嶽區域。再比之先期過河打響的115師羅榮桓、120師賀龍部,一個呢還在呂梁拖延,或走或停不知“路”在何方?一個呢愣站在晉西北“看風水”,碼不定“出資”意向,二人都還沒多想屯軍發展的麽子“開發區”。129師抗戰中聲勢也大,一直蓋過其它八路山頭,一曲“我們在太行山上”就誇的它。不然怎麽不唱我們在泰山頂上或者滹沱河邊呢?所以後來抗大總校出延安也搬它地皮上。      129師仗打得多且惡,客觀上是它占的晉冀豫這“福地”比晉察冀或晉綏那“旮旯”都重要些,局關交通樞紐,糧米要道。鬼子部隊駐防多,也較不能忍受,你攻過來我就得返過去,所以戰爭激烈頻繁。主觀上則是它營中“打將”多,我們今天公認的共軍名宿你看它占幾個?劉伯承、徐向前、陳賡六占三。還有那“戰爭狂”彭德懷也算這搭兒,你不見領導稍憩他就越俎代庖,自個兒“操刀”攆著下麵弟兄上嗎?。這115師兵力是厚實,素質也天然好,可仗火就比不贏,這是因為它的高層“打將”就隻玩一個林彪。他今番傷了,這個隊伍就隻能由“三大政委”各分一撥帶著,拜托能“領養”活,建個“窩”什麽的就不錯了(後來這幾個“媽”倒是挺會持家養崽熬日頭的,等“爹”出院後領著幹“承包”,瞧這“一家子”結的“工程”可就耀眼奪目了)。那120師嘛仗火比不贏則是由於自個兒“瘦身苗條”頗“自憐”,看到重“體力活兒”就和你忽悠。      129師的“打將”多,現在原先又都做的“主兒”。劉師長自然是當前“鋪麵”的大“掌櫃”,聲勢領先;那徐副則是這夥人剛“過氣”的總指揮,餘威未了;而陳旅座更在出道時就躋身“黃埔三傑”,當了國共雙方上千學兄學弟的領頭,也是一揮斥慣了的“爺兒”。所以論戰就不止一個聲音說話,“拿事”也不僅一種本領玩法,就是現在形容的“內部聲音很多”。劉伯承是個質樸的領導,性格靦腆斯文,待人多些兄長的說教。雖說兵學五車,可在中央蘇區就沒怎麽發揮(沒獨立帶過兵),故打仗的水平就未被“井崗山”的眾“頭領”認可。現在攤上指揮這夥“湖北佬”是因為其曾在“紅4”總部做“人質”的瓜葛,當時然後(援西軍那段)都有些賢名,中央知他能撫慰眾心故公布任用。所以劉帥決定戰事,調遣人馬語氣均平易謙和,也多與副手、部將交流、商談,非不得已不施“剛決柔”的法門。所以即使後來劉帥戰績顯赫,智服三軍,他那威權“儀仗”總覺沒跟上,被幾人輕鬆自得地一朝豪搶。但在抗戰中,也正是由於劉師長這“民主、仁德”的風格,使得129師各部生發出五花八門,想法多多以及結果迥異的沿革、變化和發展。這裏頭潮升水落,這表演有優有劣,這“收盤”有興有衰;決不象115師後來的大發展那樣就一股“漲停版”衝霄氣勢,也不象120師“冥冥府”中注定的那般一味地“跌停”得沒法。因此就想研究劉伯承對他屬下各部的態度、教化及影響。而因中國無論何類團隊均絕對是其“團總”把握在手,所以這個研究最終必然落實在劉與其部將的知交“互動”關係上。因此本文就想探討劉伯承與129師主要中層將領,的關係交往。      先說陳錫聯。之所以先提他有三個理由:一是他乃129師頭號團隊769團的首任團長;二是他和劉伯承的關係一直很鐵;三就是他算129師最後整合成“三大幫”後的“太行幫老大”。這769團是“紅4”中的10師編成,鄂豫皖紅10師在“紅4”中的地位就如同“井崗紅4團”在1軍團中的價碼一樣,非比尋常。769團抗日首功就是那陽明堡打機場,也是八路軍部隊絕無僅有的一回揍空軍(日軍的機場守護得好,不象那老美常有漏)。後來129師發動的那些戰役、戰鬥,多半769、772這倆番號輪流“坐莊”主打團,但這不算陳團長的最“拿手”,陳之如何“出道入局”才顯他的水平。他一開始就和師長處得好,談得來,因此伯承的工作“重心”,不管是開戰還是發展都老在他這“地麵兒”。你不看劉過河帶的先頭團就是769,那是兩人在援西軍就投緣。入晉打響後129師求發展,團副汪乃貴要“分灶”成立遊擊支隊,陳讓他帶走7連;旅部要新編獨立團,陳送去餘營長外加9連做骨幹。稍後129師在太行站住腳,劉伯承就算計那平原。派遣陳再道去取冀南,好家夥,要從769團調出五個連(三個步兵連,二個特種連),陳眉頭一皺也隨他。那陳再道是386旅的“副將”,你發展,卻要我出兵,這是何道理?可這錫聯(之後劉帥就這麽輕呼他)就能忍住,就能顧及大局,就能善結人緣。你算算這下769團去了幾個紅軍連,自己老底還有嗎?撐死算它剩下5個連,可陳團長“溝鬆底漏”他會編、會補,不出幾月照樣還是全師主力團!現在有網友爭論772、769兩者誰算129師的頭號主力團?筆者力挺769團。你不見772團多會保持“原裝”,沒調出幾支紅軍連(就“供養”了個自家的補充團)。在這種素質相差的情況下倆團隊仗都打得同樣好,你說哪個更厲害?陳錫聯帶兵心態忒好,前程就可知了。他在129師後來的各個階段,不論高峰低穀都不受影響,一路飆升飛揚。新385旅交給他(39年春老旅長王宏坤到太行也爭不過他),太行縱隊交給他(李達幹瞪眼),後來二野的第一主力3兵團也交給他(此番無人敢搶了)。在和首長的交往上,劉帥親切得給他起外號,這“小鋼炮”的名氣後來就在全軍叫響,可夠值價的啊。按現在的話,陳錫聯最具投資心態,也最會做大做強,這不是他特“運氣”,這“造化”是他那秉性給的。你不見解放後他與前後主軍的彭、林、葉幾大帥的關係都很好嗎?他一直官運亨通,安渡過那些黨爭的急流險灘,一直幹到政治局。這“文革”後期的陳錫聯有些失德,不說助誰為虐與否,就說發案那張誌新。一個黨內毛丫頭,即便真反毛,抓了不就行了,你動那麽重的“刑杖”和她較真幹啥?誤了一世好將道,不過那時代似乎誰都有些喪心病狂。      769團調出的那些紅軍連後來都擔當共軍各主力師團的“骨架”。汪乃貴帶走的連隊現在在16軍48旅;餘品軒帶走的連隊大約在26軍老97團;陳再道帶走的兩個連應該在新疆國防4師;孫繼先從陳再道處“轉手”帶入津浦支隊的10連則存身於31軍86師。加上769團主力就支撐著12軍36旅。團隊開花結果,天南海北,廣有善緣(看看那隻能“偏安”西域的772團),這倒是很可告慰錫聯上將軍曾經的心痛了。      二說陳再道。陳上將進入陝甘就擔任“紅4”中的4軍軍長,臨渡河卻降半格到31軍去上任,就做386旅副旅長。這大概是中央對“紅4”不太放心啊(虎出深山很難說?),故召喚4軍“前輩”軍長王宏坤重新出山(任385旅旅長;王和“紅1”的哥們走得近)。入晉全師開創晉東南剛完,劉伯承就嚷著要“落平陽”,點將就點陳再道。那時師部“空營”了,倪參座留在太行辦軍區,徐師副時而要去戰區搞統戰;385旅隻過河一個團,不該你386旅出人出槍還咋的?陳賡玩“花活兒”把陳副將、李(聚奎)參座都支來,兵卻一時半會兒看不見。副將奉命要尅日出征,無奈隻能去“挖”769團中的舊部,這狠揪一把讓錫聯“真的好恨你”。陳再道是38年1月以東進縱隊的“關防”下的冀南。這個先鋒官出營吐個陣型倒很是聲勢浩大,吸引來的各股“民營”平原遊擊隊真不少,“爆發戶”們忙得是團團轉,扯起嗓子就喊增援。129師這才佩服“獨帥”眼光真毒,2月跟著就去了宋主任及騎兵團,一躥還躥到了南宮。這平原大得頭一回見,自帶、收編的兵力一撒就散,這回需要動用更大的“腕兒”了。徐向前聞訊丟下“老西”不談了,點起大大小小四個團連夜下太行。徐總威勢猶逼人呐,今番386旅“放血”跟來了主力771團。陳司令展開之後就一直坐鎮冀南,一會兒是提轄野戰縱隊,一會兒是經營地方軍區。他這裏兵力最盛時編成了初期129師五大作戰集團中的三個:東進縱隊、青年縱隊、先遣縱隊,都是旅規模。比比同時期的晉豫陳賡、太行陳錫聯,也不過各人手上一集團(385、386旅)。40年春冀南的三個縱隊正規化為新4、新7、新8旅(“親密”著5、6兩數呢),從此奠定“冀南幫”的門庭。後來新4旅的名氣“西北望”,戰鬥作風絲毫不差河東健兒老5、老6旅,那是延安時代的再造化。      “冀南幫”在後來的平原堅持中對內對外都吃過虧,實力下降得厲害。先是在“百團大戰”後被鬼子圍攻報複。它這爿地一馬平川,軍隊、百姓都不好隱蔽,日軍的機動性強,反掃蕩必然凶險非常。平原上碰到機械化,再大的地方也局狹。“獨帥”給“麻將”支招,兵力要能迂回閃身,不妨再向東向南擴大圈子,於是陳再道督導新4、新8兩旅分別向南、向東廓疆。可這時115師已經在南邊的冀魯豫,東邊的冀魯邊下眼布局,放了“防區”警戒線,兄弟間不便再爭地盤。“麻將”此時亂了方寸就犯迷糊。精兵簡政固然好,可把精銳撤回太行去將息,各分區留下老弱新兵還號稱“基幹”堅持?剛好中央要調兵回防陝甘寧,師部就決定退進山的771團直去延安。這當口“太行小弟”秦基偉見有機會,小麻求大麻就來“借”10團(已先去了幾個連),這一來冀南的新4旅“空了殼”隻得就地解散。隔著太行山的陳賡瞅瞅不能等待,就找師部討還“舊債”(771團),軟磨硬泡補了新7旅的20團。“冀南幫”的主力團一下丟仨,這陳幫主當得窩不窩囊!44年半與冀魯豫軍區的合並也撓心,名義幾乎取消不說,又被這“近鄰”“拐走”了落單的21團。因此後來冀南成立2縱隊, 4、5兩新旅的“聘禮”陳“公爹”就隻能各給一個二等團了(新4、新7僅存的11、19團)。人說十麻九怪,可陳再道就是那“剩一”的老實人。你看他後來在大別山多聽招呼,又把主力5旅遣散打遊擊,還說是向1縱看齊(它散了19旅)。可人家1縱多牛啊,隊伍裏有四個旅,楊勇在掂量“開”誰,剩下的那仨每家都有紅軍團隊,咋看齊?但這麻子老實也倒有他拔尖的好處,你看他和那種嚴峻型首長如鄧、如林也處得多自如,一段是同守大別山時候,一段是受中南局指揮期間,林、鄧首長都呼再道同誌,不簡單呐,經曆原本一點不沾邊。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