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承.寧都會議倒毛.季振同黃中嶽被殺zt
(2006-08-22 20:31:35)
下一個
by 馬甲
寧都會議劉的作用被誇大了,你的說法我以前在別的地方見過,但懶得一駁。劉
在那時是反潤陣營的,這點無疑,要不然也不會和呂端對調,榮任總長的,據說
他寫了幾篇很有分量的文章,矛頭直指潤同誌的建軍思想,稱之為“遊擊習
氣”,由於他還算有點名氣,所以這些文章在紅軍中影響很大(但我一直沒有找
到這些文章)。
劉參加了寧都會議,他是和所謂“後方”的四人一起去前線的——接任總長,但
他不是中央局的委員,隻是列席,沒有表決權,所謂決定一票是杜撰,這點我敢
打保票。我這次去江西,弄到了寧都會議的一些資料——結果是大出我意外,其
內幕我以後再談,寧都會議上有人使了手腕,大搞兩麵派的手法,還落個好人
緣。這次會議上,真正支持潤同誌的隻有總政治部的那個王主任,其餘的都是倒
潤派——不要相信後來的那些說法,尤其是替代潤同誌的某位同誌。
季、黃被殺,是長征前夕的事,那時大批人被突擊處決,責任應當由鄧發這個劊
子手承擔,季黃被審判時並沒有判死刑——劉的責任也不大(可以說幾乎沒
有)。那個被稱之為“隱蔽戰線”上的什麽什麽幾傑之一的李XX上將在那時也
不是什麽好東西,他的手上也沾滿了同誌的鮮血。鄧和呂端的關係不錯(都是廣
東人),據說曾拿著要處決的名單去征求意見,呂端保了幾個——但大部分沒
保。
五十年代那場反教條是沒有錯的,應該反,劉的有些教育方法有些過分——姑且
稱之為嫉妒心理的一種表現,因為連淮海都不是他指揮的,所以不願承認國內戰
爭成就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這場反教條中,摻雜著些個人恩怨。比如那個原一
野的第一副司令員張XX上將(石同誌的副手)起的作用就非常不好,但他後麵
有石同誌。石同誌後來無限的上綱上線,清理了一大批人,就很難說是一心為公
了——二野的人瞧不起他這個“丘八”,在朝鮮時都鬧到了潤同誌的案頭了。
關於石同誌過贛江,我再說幾句,石同誌那時和湖南地方黨的關係非常不好,平
江起義後,地方黨幾次謊報軍情,害得石同誌被敵人打得落花流水,差點全軍覆
沒。更有甚者,地方黨還命令下麵殺害紅五軍的落伍戰士,搶奪槍支來武裝自
己,據說懸賞還很高——這不是我聳人聽聞,而是紅五軍給中央的報告上寫的。
石同誌後來一直在外麵遊擊,上井岡下贛南的,湘鄂贛平瀏一帶是由黃公略堅持
的。而紅八軍的鄂東南是由李燦和何長工打下來的(包括程子華的“大冶兵
暴”),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說,後來三軍團的紅八軍並不是石同誌的嫡係——也
為鄧政委的撤職埋下了伏筆。
紅五軍團季黃被殺的另一貼子
狼星 :
季、黃被殺之事我補充一些情況,至於是非功過,各位弟兄自己看吧。
1932年贛州戰役失利後,中革軍委決定部隊重新混編為1、3、5三個軍團,5軍團
被分為三部分插到三個軍團:黃中嶽的15軍到1軍團,趙博生的14軍到3軍團,隻
有董振堂的13軍留在5軍團。這使得季振同、黃中嶽等人“共產黨終究信不過
咱”的想法,加之在混編過程中,季振同對一些人事提出自己的要求,非但沒有
一項得到同意,反而遭到某些領導人的揶揄,季振同深感怨怒。而原26路軍的官
兵得知混編的消息後,極度震驚和不滿,有些人情緒激烈,不分場合大呼小叫。
就在此時,1932年4月初,馮玉祥派胡景陶到瑞金策反季振同,季沒有答應,次
日送走胡後,就把馮玉祥的信轉交給5軍團政委蕭勁光。幾天後季振同向蕭勁光提
出離開蘇區,到蘇聯學習考察的請求,未待中央批準。4月12日,國家政治保衛
局接到季、黃密謀反叛的密報,告密者是原26路軍潛伏黨員王超。4月19日,漳
州戰役前一天,1軍團偵察排在漳州荷花莊抓獲一疑犯,從他身上搜出張貞簽發的
秘密通報,經審訊,此人名叫劉佐華,據稱是馮玉祥派來和季振同再次接洽的代
表。下午,經1軍團保衛局嚴訊,劉供認季、黃的“叛亂計劃”“同謀名單”。中
央接報後決定秘密逮捕季、黃等人,先批準季振同離開蘇區去廈門,在半路上實
施逮捕。
季振同、黃中嶽、張少宜、蕭世俊、高達夫、朱冠甫、李錦亭、曹振毓等人被捕
後在1932年8月3日接受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最高法庭審判。法庭成員是:何叔
衡、梁柏台、劉伯承、陳壽昌、劉振山,原告代理人:李克農。審判結果:對
季、黃等9人執行處決。按照當時的程序,最高法庭的判決須經中央政府批準,經
過毛澤東、項英的努力,8月10日,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決議:因寧都兵暴的功
績,季、黃等人減刑免死,季、黃減刑為監禁10年,張、蕭等人為監禁8年。
1934年10月上旬某一天,(具體時間、細節無從查考,故今天無人知曉)在中央
紅軍長征前夕,季、黃等人從拘押地——瑞金麻田收容所被解往於都梅子山處
決。
毛澤東曾經兩次說過,處決季、黃是完全錯誤的。總理曾在1972年6月中央“批
林整風”會議上檢討“這件事我是有責任的”。
1979年6月,姬鵬飛、黃鎮、李達、王幼平、袁血卒、蘇靜等寧都兵暴參與者上
書中央,要求為季、黃平反。不久中央書記處批準為季、黃平反,恢複黨籍。
[ 1:2658 ] 曾文正(荊.峽.百.閣) - 22:54:23 09/07/2003 *** 回 帖
--------------------------------------------------------------------------------
原 帖 [ 0 ]
原貼的作者, 是不是沒見過世麵?
看到點啥, 就大驚小怪的, "大出意外", "內幕", "太陽的黑點".
都是些公開的材料, 犯得著那麽神秘?
寧都會議及之前的事, 要怪隻能怪毛自己. 周的做法很正常, 本來毛的頭銜還是
周爭來的, 但毛反客為主, 弄得周當不了家, 周當然會有看法. 但周沒想到由此
引發出"應給以無情的打擊", 這又不是周所希望的, 於是寧都會議上周想法變了
, 保起毛來, 提出讓毛繼續呆在前方. 會議通過的決定正是周的建議, 但毛脾氣
來了, 不幹了.
那年頭的毛, 同幾經磨練後的毛相比, 是有很大差距的.
季、黃被殺,不過是當時曆史背景的必然結果, 我就想象不出如何帶著判了十年
徒刑的人去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