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雲帆

三十功名降與升 八萬裏路熊和牛 秦時明燭漢時圖 趨勢美眉潛入夢 會有乘波駕浪時 雲帆一掛濟滄海 Work, Fortune, Future......
正文

高油價時代的自省:日韓處變不驚 中印憂心忡忡

(2006-04-29 13:37:52) 下一個
漢代思想家劉安曾有過一句警世名言:“舟覆乃見善遊,馬奔乃見良禦”。在風聲鶴唳的高油價時代,秉承不同風格能源政策的亞洲各國表現不一,與日本、韓國、新加坡的處變不驚相比,中國、印度兩顆亞洲之星卻略顯憂心忡忡。
  
  在年初一度風平浪靜的國際油市近來突然再起波瀾,在4月第三周的5個交易日中,一直被視為國際油市晴雨表的紐約原油期貨有4天都刷新了收盤曆史紀錄,而倫敦布倫特原油合約更是從4月11日起連續6個交易日創出合約誕生以來的新高。在度過一小段休養生息的“蟄伏期”之後,油價再次以連續破紀錄的另類方式挑逗著國際能源安全的脆弱神經。正如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所言:“我們正經曆著全球化年代的第一個油價風暴。”
  
  據國際權威機構分析,在亞洲最容易受到油價風暴衝擊的是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而日本、韓國、新加坡卻不受太大影響。為何近在咫尺,反差卻如此之大?韓非有言:“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高油價時代的自省正當其時。
  
  談及高油價對中國的衝擊,大多數的自省總是將矛頭指向“高能耗、高物耗、高汙染”的粗放式增長路徑上,但為何中國的增長路徑會趨向粗放?這個略為深入的問題更值得深思。而關於這個問題的自省大多數又將矛頭指向了“GDP崇拜”,雖然某些政府官員盲目追求GDP增長的確造成了資源的透支式使用,但這還不是自省的全部。
  
  在市場經濟之下,粗放式增長路徑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造成的,許多企業不將節能放在心上,原因很簡單,成本低廉。那中國的能源成本為何相對低下呢?這就是此番自省的重心所在:能源補貼政策。
  
  在國際市場上以70美元以上價格成交的原油,在國內的價格卻是打了個6、7折,這樣的補貼政策使得國內的能源消耗大戶並不能根據國際油價的走勢調整自己的生產方式和需求總量,造成了供不應求的市場結構。
  
  這種保守主義的能源補貼政策短期內是頗為有效的,它通過人為隔離使本國市場免受外來衝擊。但當高油價形成慣性,長時期的油價風暴席卷而來的時候,這種補貼政策就有些作繭自縛了。一方麵,國有石油生產企業陷入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兩難處境。由於這些大型企業在國外均設有分支機構,難免對國外高價市場垂涎三尺,對國內低價市場索然無味,大有“紅杏出牆”的衝動。而國內需求的持續高漲使得供給方不得不高價進口石油,低價供應國內市場,如此高買低賣實在有違經商之道。另一方麵,能源補貼的政策也使自己陷入了“進退維穀、冰炭在懷”的兩難處境。如果放棄補貼政策,國內市場可能出現較大動蕩,一些城市的出租車司機不堪油價重負,叫苦連天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而且,如若國內油價大幅上漲,通貨膨脹將難以遏製,生產企業也會一蹶不振,經濟有可能陷入“硬著陸”的尷尬。但如果將補貼政策進行到底,那麽不僅需求扭曲難以扭轉,而且補貼成本也會日益高漲,中國經濟增長很可能因此背上沉重的財政負擔。
  
  放眼亞洲其他國家,日本、韓國、新加坡由於一貫奉行能源市場與國際接軌的政策,所以其生產企業的耗能水平之低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對油價飆升的抵抗力自然非比尋常,而能源供求的市場化同時也使得其國內能源需求對國際衝擊及時、充分地作出了調整。因此,這些國家才能麵對油價風暴泰然自若。
  
  由於種種原因,國際油價長期停留高位並非聳人聽聞,高油價時代的自省由此更顯必要,唯有如此,中國經濟方可在油價風暴之中繼續穩步前行。左丘明燭照古今的金玉良言此時更需謹記:“塞水不自其源,必複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