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旅遊參觀的路線為線索,將鬼城豐都的67個人文景觀貫穿起來,介紹了當地的曆史沿革、演進和變化。
黑白永恒的魅力:永恒的魅力首屆新世紀中國黑白木刻版畫學術研討會文集
本書收錄首屆新世紀中國黑白木刻版畫學術研討會藝術文論近30篇,藝術家們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對中國版畫藝術特別是黑白木刻藝術在當代藝術中的地位、創作中存在的問題、未來的發展進行論說,集中展示了中國版畫藝術理論研究的成果。
本書以時間為序,分為上篇和下篇,較為詳細地反映了發生在這裏的重要曆史事件。上篇主要選取的是與抗日戰爭及南方局曆史有關的重大事件,下篇以抗日戰爭勝利後的重大事件和發生在重慶歌樂山下渣滓洞、白公館集中營的鬥爭為主線。
一個小有名氣的女模特的自白,真實記錄了自己的成長,其中包括不幸的愛情遭遇,曾經與兩位著名的搖滾歌手(唐朝樂隊的主唱丁武以及最近人氣很旺的另類歌手許巍)的情感挫折,以及模特生涯中的辛酸與快樂,有相當的可讀性。作者具有極特別的個人心靈視角,行文幹淨舒展,情感真實,描寫冷靜而無情,完全沒有近年來“美女作家”普遍的矯揉造作。
山東威海市缺失了1898~1930年這段曆史的全部檔案。1998年,威海市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耗資100多萬元買回了史料中的十幾分之一,即30000多頁文檔和2000多幀照片,其中有關華勇營的文字和照片完好無缺。但這段有關中國人的曆史卻是充滿屈辱的曆史,它像一個被撕開的巨大傷疤,卻能給予後人以深刻的警醒和反省。
本書講述的是一群出生在20世紀80年代的大學畢業生進入社會後為了理想努力拚搏的故事。本書結合畢業生奮鬥與商場爭鬥等元素,無論是故事還是人物塑造,都貼近“80後”的內心,將他們的生活現狀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們拚搏、進取、反思,用我們熟知的現實筆法,書寫對生活的美好願望和人生經曆。
本書稿是一部論文集,收入了海內外從事抗戰文史研究的專家學者的多篇論文,內容包括“抗戰重慶”、“區域文化”、“曆史鉤沉”、“抗戰世界”、“論點聚集”等等。
該書分為思維篇、賺錢之道以及理念篇三大部分。書中闡釋了賺錢的四種方法,賺錢的兩種理念,關於賺錢的深層思考,以及各種理念等內容。
本書揭示了劉氏家族從受人排擠的外來戶,到川中第一家族的全過程,內容包括:天府豪門、軍閥登場、叔侄爭霸、畸形怪胎、妻妾成群、一世梟雄、經營西康、恩怨情仇、世家寂寥等。
本書是豐富想象的曆史懸疑冒險小說,透過鄭和下西洋這一曆史事件,講述了一群英雄兒女奇特、刺激的冒險故事,其中內容奇想、懸疑,引人入勝。
不論篇幅長至數千,還是短為幾百,作者對待生活及友情的思考和認識,內涵深厚,思想深邃,形象鮮活而鮮明,均表現出了作家感情深摯之特質。他之所寫,或記鄉情、說友人,或言書畫、論作者、談秦腔,大都是地道的中國文化。信筆所至,見解精當。文中對親情、友情、世情的感歎,以清逸之語道出,不枯燥,不賣弄,一腔真情實感,讀來別是一番震撼與感悟。他的學養檔次已到那般高度,又能由博返約,常常點到即止
廣告策劃師顏希曉與同事李子睿有一個共同夢想,那就是捧到繁華都市的戶口“綠卡”。兩人得知國家為刺激房產市場而出台“購房落戶”政策後,喜不自勝,卻為資金問題發起了愁,最後私下,李子睿告訴顏希曉,如果自己的70萬加上她手中的50萬,那麽便可以得償所願……為了共同利益,兩人走上了神聖的婚姻殿堂,並簽訂協議:三年過後,各走各途,不再相欠。而以利益為目的的契約婚姻,最終能否幸福?
本小說以三峽庫區為背景,講述了東川古鎮幾個少年的成長曆程,探討了婚姻、留守、下崗、腐敗、教育等對於孩子成長的影響,讓讀者在感傷青春同時引起強烈共鳴。
本書講述了一個鄉村孩子從野蠻走向文明的曆程。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黃瀛作品選,包括他的詩歌和隨筆,而第二部分則是中日兩國學者對其詩歌和生平的研究論文。本書旨在把黃瀛作為多重文化身份擁有者的“越境者”典型,來探索其在當今這個文明衝突多發時代的文化意義。
本書為長篇小說。書中主人公羅中夏經曆了筆靈給自己帶來的神奇和煩惱後,想回到自己原來的生活之中。最後,在正義戰勝邪惡之後,羅中夏也終於恢複到原來的自己了。
本書收錄了汪崇義先生近年來筆耕不輟創作的130餘首格律七言絕句、詩、詞。先生之詩作崇尚白香山、劉夢得,提倡以白描入詩,努力賦予詩歌以新時代的氣息。其詩風還頗受禪詩影響,透出空靈,富含哲理,意境深長,耐人回味。
本書是一本鼓勵人奮進的名人故事,共收入了70個故事。這些故事強調了拚搏奮鬥、強調了誠信友愛、強調寬容樂觀。從青少年勵誌來看,具有非常積極的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