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末世
  • 且介亭雜文

    且介亭雜文

    魯迅 【已完結】

    魯迅先生寫《且介亭雜文》中的作品時,居住在上海北四川路帝國主義越界築路區域。這是被稱為“半租界”的地方,所以魯迅稱自己的住所為“且介亭”,意即“半租界的亭子間”(“且”為“租”的右半,“介”為“界”的下半)。住在“半租界亭子間”寫成的雜文,故名《且介亭雜文》。

  • 且介亭雜文二集

    且介亭雜文二集

    魯迅 【已完結】

    1935年,魯迅居住在上海北四川路帝國主義越界築路區域即“半租界”收集1934年所作雜文,命名為《且介亭雜文》,“且介”即取“租界”二字各一半而成,意喻中國的主權隻剩下一半。後又有《且介亭二編》、《且介亭末編》。

  • 且介亭雜文附集

    且介亭雜文附集

    魯迅 【已完結】

    魯迅親手編定的文集,從最早的《熱風》到最後的《且介亭雜文二集》,以及《兩地書》,共計十五種,一律按照初版本原貌收入。書中文字以初版本為底本,錄入之時,凡有手稿存世的,都據手稿(影印本)作了一次校勘,同時參校了部分最初發表的報刊,以校正錯訛。本版文字與時下各種流行印本不盡相同之處,詳見各輯末之校勘記。

  • 且介亭雜文末編

    且介亭雜文末編

    魯迅 【已完結】

    本書收作者一九三六年所作雜文三十五篇,作者生前開始編集,後經許廣平編寫。這是作者最後一本雜文集,其中包含著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等重大問題的論述及作者的“遺囑”。

  • 三閑集

    三閑集

    魯迅 【已完結】

    《三閑集》收集魯迅1927年至1929年所作雜文三十四篇。1928年,創造社、太陽社和魯迅之間有過一次以革命文學問題為中心的論爭,成仿吾說魯迅先生“坐在華蓋之下正在抄他的小說舊聞”,是一種“以趣味為中心的文藝”,“這種以趣味為中心的生活基調,它所暗示著的是一種在小天地中自己騙自己的自足,它所矜持著的是閑暇,閑暇,第三個閑暇。”所以先生在1932年出版該集時,“編成而名之曰《三閑集》,尚以射仿吾也。”

  • 野草

    野草

    柯夢蘭 【已完結】

    本書收入魯迅先生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在北京創作的散文詩23篇及1927年編成集子時所作《題辭》1篇。《野草》貫穿著嚴肅的自剖和不懈的思想探索。它的藝術特色鮮明--象征和隱喻手法,想象豐富,構思奇特。裘沙和王偉群兩位藝術家以畢生精力用畫筆“揭示魯迅思想體係”執著控索,苦心構思,大膽創造,以“理我妥的準確,表現的深刻,藝術的精湛”再現了魯迅的世界。

  • 譯文序跋集

    譯文序跋集

    魯迅 【已完結】

    本書共120篇,收入魯迅為自己翻譯的和與別人合譯的各書的序、跋(含雜識、附錄等),連同單篇譯文在報刊上發表時所寫的“譯者附記”等,共一一五篇。單行本的序、跋,係按各書出版的先後編排,“譯者附記”則參照一九三八年版《魯迅全集譯叢補》例,分為論文、雜文、小說、詩歌四類。按各篇發表時間先後排列。

  • 準風月談

    準風月談

    魯迅 【已完結】

    《準風月談》收作者1933年6月至11月間所作雜文六十四篇。1934年12月上海聯書局以興中書局名義出版,次年1月再版,1936年5月改由聯華局出版。作者生前共印行三版次。

  • 海星

    海星

    陸蠡 【已完結】

    海星孩子手中捧著一個貝殼,一心要摘取滿貝的星星,一半給他親愛的哥哥,一半給他慈藹的母親。他看見星星在對麵的小丘上,便興高采烈的跑到小丘的高頂。原來星星不在這兒,還要跑路一程。於是孩子又跑到另一山巔,星星又好象近在海邊。孩子愛他的哥哥,愛他的母親,他一心要摘取滿貝的星星,獻給他的母親。海邊的風有點峭冷。海的外麵無路可以追尋。孩子捧著空的貝殼,眼淚點點滴入海中。第二天,人們發現了手中捧著貝殼的孩子的冰冷的身體。第二夜,人們看見海中無數的星星。一九三三年八月黑夜黑夜,少女發出無謂的微噓。

  • 囚綠記

    囚綠記

    陸蠡 【已完結】

    《囚綠記》寫於抗戰前期“祖國蒙受極大恥辱的時候”,作者當時正在淪為孤島的上海,他懷念寫1939年(作本文的一年前)在北平時所住公寓窗外的一樹常春藤。作者喜歡綠色,留戀綠色,便將常春藤從窗外牽進房間囚係住它,引為綠友,但它又發現常春藤有一種決不改變的品性,固執的朝著窗外的方向,“永遠向著陽光生長”,“永遠不屈服於黑暗”。這就進一步寫出了他對綠色的愛之深和為什麽愛。盧溝橋事變發生後,這就使讀者聯想到祖國山河的淪落,體味到被囚係的而枯萎,卻固執的朝著窗外陽光的常春藤,便是我們堅忍不拔的民族象征,包含著作者對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仰,也體會到作者含而不露地抒發了對破壞和毀滅生命的侵略者的抑鬱憤懣之情。

  • 人間詞

    人間詞

    王國維 【已完結】

    本書為“雙色圖文傳世經典”之一,該係列是一套普及性讀物,對象主要是具有初中級文化程度的讀者,書中注釋盡量注意做到準確、詳細,但文字力求簡約,對因版本不同而出現的字句差異,重要的亦作了簡要說明。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理解、欣賞原詞,筆者在仔細揣摸、深入領會、總體把握詞意的基礎上,采用散文形式,對原詞作了意譯,盡可能把原詞的意韻展呈給讀者,另外還加入了評介性文字。或介紹詞作背景,或詮釋詞意,或剖解精警字句,或簡析全詞意脈,或指出其藝術上的獨到之處,是一本不錯的了解古代文學的讀本。

  • 殷周製度論

    殷周製度論

    王國維 【已完結】

    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都邑者,政治與文化之標征也。自上古以來,帝王之都皆在東方。太皞之虛在陳,大庭氏之庫在魯,黃帝邑於涿鹿之阿,少皞與顓頊之虛皆在魯、衛,帝嚳居亳。惟史言堯都平陽,舜都蒲阪,禹都安邑,俱僻在西北,與古帝宅京之處不同。然堯號陶唐氏,而塚在定陶之成陽;舜號有虞氏,而子孫封於梁國之虞縣,孟子稱舜生卒之地皆在東夷。蓋洪水之災,兗州當其下遊,一時或有遷都之事,非定居於西土也。

  • 爾雅

    爾雅

    佚名 【已完結】

    釋詁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始也。林、烝、天、帝、皇、王、後、辟、公、侯,君也。

  • 紅風傳

    紅風傳

    佚名 【已完結】

    青雲渺渺紫雲現,嘉慶皇爺登金殿。十二才官造監石,此書名為《紅風傳》。四句提綱敘過,引出一部《紅風傳》來。

  • 陸賈新語

    陸賈新語

    佚名 【已完結】

    傳曰:“天生萬物,以地養之,聖人成之。”功德參合,而道術生焉。故曰:張日月,列星辰,序四時,調陰陽,布氣治性,次置五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陽生雷電,陰成霜雪,養育群生,一茂一亡,潤之以風雨,曝之以日光,溫之以節氣,降之以殞霜,位之以眾星,製之以鬥衡,苞之以六合,羅之以紀綱,改之以災變,告之以禎祥,動之以生殺,悟之以文章…

  • 尚書

    尚書

    佚名 【已完結】

    《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史書,也是古代世界著名的曆史典籍之一。《尚書》也就是上古史的意思。包括虞、夏、商、周四代,上起原始社會末期的唐堯,下至春秋時的秦穆公。

  • 元人小令選

    元人小令選

    佚名 【已完結】

    朔風寒吹下銀沙,蠹砌穿簾,拂柳驚鴉,輕若鵝毛,嬌如柳絮,瘦似梨花。多應是憐貧困天教少灑,止不過慶豐年眾與農家。數片瓊葩,點綴槎丫。孟浩然容易尋梅,陶學士不彀烹茶。

  • 周易

    周易

    佚名 【已完結】

    《周易》是群經之首,是經典中之經典,哲學中之哲學,謀略中之謀略。從《周易》中,哲學家看到辯證思維,史學家看到曆史興衰,政治家看到治世方略,軍事家可參悟兵法,企業家亦可從中找到經營的方法,同樣,芸芸眾生也可將其視為為人處世、提高修養的不二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