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末世
  • 竇娥冤

    竇娥冤

    【元】關漢卿 【已完結】

  • 唐才子傳

    唐才子傳

    【元】辛文房 【已完結】

    魏帝著《論》,稱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未若文章之無窮。詩,文而音者也。唐興尚文,衣冠兼化,無慮不可勝計。擅美於詩,當複千家。歲月苒苒,遷逝淪落,亦且多矣。況乃浮沉畏途,黽勉卑宦,存沒相半,不亦難乎!崇事奕葉,苦思積年,心神遊穹厚之倪,耳目及晏曠之際,幸成著述,更或凋零,兵火相仍,名逮於此,談何容易哉!夫詩,所以動天地,感鬼神,厚人倫,移風俗也。

  • 倩女離魂

    倩女離魂

    【元】鄭光祖 【已完結】

    中國古代典籍之元曲係列,元代雜劇精選。

  • 鬼穀子

    鬼穀子

    (戰國)鬼穀子 【已完結】

    《鬼穀子》為鬼穀子作,研究研究《鬼穀子》,首先必須弄明白《鬼穀子》的寫作時代。《鬼穀子》分為內篇12篇與外篇9篇。有的學者懷疑《鬼穀子》是一部偽書。我們經過認真考證認為:《鬼穀子》內篇除了《符言》篇可能是從《管子》混入的以外,其他11篇都是先秦時代的著作,其寫作者是鬼穀子先生及其弟子們。西漢大學者劉向,在《說苑?善說》中就已經引用鬼穀子的關於遊說之術的話語,引文長達百字。可見至少《鬼穀子》的某些內容在西漢時代已經流行了。而且,《鬼穀子》的思想內容、語言文字都具有先秦著作的特點。《鬼穀子》外篇,則可能是唐朝人寫作並編入這本書的。

  • 列子

    列子

    【戰國】列禦寇 【已完結】

    《列子》又名《衝虛經》,是道家重要典籍。列禦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詳,大體是春秋戰國時代。

  • 商君書

    商君書

    【戰國】商鞅 【已完結】

    《商君書》又稱《商君》、《商子》,是法家學派的代表作之一,在戰國後期頗為流行,《韓非子五蠹》說:今境內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但因《商君書》中《更法》、《錯法》、《徠民》等多篇涉及商鞅死後之事,顯非出自商鞅之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雲殆法家流,掇鞅餘論,以成是編,應是商鞅及其後學的著作匯編,其中著重論述了商鞅一派的變法理論和具體措施。此書現存26篇,其中2篇有目無書。

  • 尹文子

    尹文子

    【戰國】尹文 【已完結】

    《尹文子》,舊列名家,今本僅一卷,分《大道》上下兩篇,語錄與故事混雜,各段自成起訖。

  • 百家姓

    百家姓

    佚名 【已完結】

    中國姓氏來源比較複雜,有以國為姓的,有以封地名為姓的,有以官職名為姓的,有以諡號為姓的,等等。一些姓氏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本書主要采用《百家姓考略》。詮釋《百家姓》,是一件比較費心的事情,因為注本較多,對筆者的詮釋思維和模式是一種啟迪,但同時也是一種束縛。本書在吸收眾家之長的基礎上,在一些大姓的後麵附上“本姓名人名句”,而在一些小姓的後麵,則選用“本姓名人故事”或簡要事功。希望能使讀者既能通過姓氏去熟悉名人名句和故事,又能通過名人名句和故事去了解生氏。這一做法不知是否妥帖有效,還有待於閱讀的檢驗。需要說明的是,有些高僧的法號已為大眾熟悉,真實姓名反而鮮為人知,故采用他們的法號,如懷讓、懷素等。此外,有些極為罕見的姓氏,其名人史書無記載,遑論名句。故這些姓氏下的“本姓名人名句”或“本姓名人故事”,隻能暫付闕如,留待有心的讀者以後再作補充。

  • 國語

    國語

    (春秋)左丘明  【已完結】

    周語上穆王將征犬戎,祭公謀父諫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觀兵。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觀則玩,玩則不震。是故周文公之頌曰:載戢幹戈,載櫜弓矢。求我懿德,肆於時夏,允王保之。先王之於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財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鄉,以文修之,使務利而避害,懷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昔我先王世後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棄稷不務,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竄於......

  • 金剛經

    金剛經

    佚名 【已完結】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經為一切凡聖悟心之門,了悟無明妄心,即是妙慧真心,二心同體,故曰悟心。三界以心為主,心名為地,能印心者,究竟解脫,故又名一切凡夫入如來地頓悟法門。惟經義深邃,倘不解如來所說義,則心地莫由證入,此讀誦講解之不可忽也。震旦人具有大乘根性,於此經最有緣,獨苦不解其義,講者每多依文解字,此是釋字,非屬解義,聞者複雜參我見,附會邪說,於心地法門,遠之又遠。

  • 太上感應篇

    太上感應篇

    佚名 【已完結】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

  • 西京雜記

    西京雜記

    佚名 【已完結】

    漢高帝七年,蕭相國營未央宮,因龍首山製前殿,建北闕未央宮,周回二十二裏,九十五步五尺,街道周回七十裏,台殿四十三,其三十二在外,其十一在後,宮池十三山六池一山一亦在後宮,門闥凡九十五,武帝作昆明池,欲伐昆吾夷,教習水戰,因而於上遊戲養魚,魚給諸陵廟祭祀,餘付長安市賣之,池周回四十裏。

  • 儀禮

    儀禮

    佚名 【已完結】

    士冠禮。筮於廟門。主人玄冠,朝服,緇帶,素韠,即位於門東,西麵。有司如主人服,即位於西方,東麵,北上。筮與席、所卦者,具饌於西塾。布席於門中,闑西閾外,西麵。筮人執策,抽上韇,兼執之,進受命於主人。宰自右少退,讚命。筮人許諾,右還,即席坐,西麵。卦者在左。卒筮,書卦,執以示主人。主人受眡,反之。筮人還,東麵,旅占,卒,進,告吉。若不吉,則筮遠日,如初儀。徹筮席。宗人告事畢。主人戒賓。賓禮辭,許。主人再拜,賓答拜。主人退,賓拜送。前期三日,筮賓,如求日之儀。

  • 九尾龜

    九尾龜

    (清)張春帆 【已完結】

    《九尾龜》,係晚清著名的豔情小說,其內容主要是描寫妓院情況與嫖客的狎妓生活,曾被胡適稱之為“嫖界指南”。魯迅先生勾勒有清一代狹邪小說的發展脈絡,殿後的就是這一部《九尾龜》,可見此書在小說史上有一定地位。

  • 故事新編

    故事新編

    魯迅 【已完結】

    魯迅的《故事新編》,除“序言”外,共收《補天》、《奔月》、《理水》、《采薇》、《鑄劍》、《出關》、《非攻》、《起死》八篇。主要以神話為題材,故事有趣,想像豐富,是魯迅作品中僅有的以遠古為背景創作的小說。本書收錄了魯迅的《故事新編》,由陸燕生繪圖。陸燕生將古代壁畫跨越時空、集故事發展於一體的構思構圖手法,運用於魯迅《故事新編》的繪畫創作,此書無疑是關於魯迅內容的美術創作在進入新世紀以來最主要的成果。

  • 南北史演義

    南北史演義

    【民國】蔡東藩 【已完結】

    南史演義餘既勸草亭作《北史演義》問世,自東、西魏以至周、齊及於隋初,其興亡治亂之故,已備載無遺,遠近爭先睹之為快矣。特南朝始末,未能兼載,覽古之懷,人猶未饜。且於補古來演義之闕,猶為未備也。乃複勸其作《南史演義》,凡三十二卷。自東晉之季,以迄宋、齊、梁、陳,二百餘年,廢興遞嬗,無不包羅融貫,朗如指上羅紋。持此以續《北史》之後,可謂合之兩美矣。或謂南朝風尚,賢者鶩於玄虛,不肖者耽於聲色,所遺事跡,類皆風流話柄,所謂六朝金粉是也。載之於書,恐觀者色飛眉舞,引於聲色之途而不知返...

  • 前漢演義

    前漢演義

    【民國】蔡東藩 【已完結】

    移花接木計獻美姬用李代桃歡承淫後;誅假父納言迎母稱皇帝立法愚民;封泰岱下山避雨過湘江中渡驚風等內容。

  • 唐史演義

    唐史演義

    【民國】蔡東藩 【已完結】

    蔡東藩(1877-1945),浙江蕭山人。1890年(光緒十六年)考中秀才。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分發福建,以知縣候補,因不滿官場惡習,於1911年稱病歸裏。其後長期以寫作和在小學教書為生。蔡東藩幽憤時事,立誌“借說部體裁,演曆史故事”,以曆史小說作為救國工具。抗日戰爭爆發,他不願意在日寇的刺刀下生活,輾轉避難,顛沛流離,逝世於抗戰勝利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