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末世
  • 大學

    大學

    【宋】朱熹 【已完結】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親民,在止於至善。 至善在於親民,親民而後知止,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 中庸

    中庸

    【宋】朱熹 【已完結】

    孫待詔史記世係按宋待製孫甫史論:子醜乾坤判,惟寅人所生。聖君開至治,賢相在新民。三王惟尚德,五帝盡施仁。唐虞民物阜,湯武放誅民。春秋因魯史,孔子道難行。德衰征伐尚,風漓治亂循。圖王人罕見,尚霸眾爭橫。秦強吞六國,漢傑羨三人。東西二百四,吳魏蜀三分。五季相循並,君臣迭亂爭。一朝征戰起,藩鎮坐皇庭。世祖承平治,太宗起義兵。遼夷皆拱服,怙冒盡稱臣。胡虜入中國,宮中開禍門。祿山方被掃,巢賊又侵淩。天意除奸暴,否泰本相循。賡歌記遺跡,傳記最分明。歌之不足,複賦之以律雲:唐虞三代...

  • 近思錄

    近思錄

    【宋】朱熹呂祖謙 【已完結】

    《近思錄》是南宋朱熹和呂祖謙編訂的理學入門書和概論性著作。它選取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4人語錄622條,分類編輯而成。

  • 蠻書

    蠻書

    【唐】樊綽 【已完結】

    中國唐代記述雲南地方及民族史的著作。亦名《雲南誌》、《雲南記》、《南夷誌》、《雲南史記》。唐樊綽撰。全書10卷,記載雲南自然地理、城鎮、交通、裏程、物產,特別是對南詔曆史、政治、經濟、軍事以及雲南各民族的生活習俗,作了係統的闡述,是唐代有關雲南的專著及研究唐代西南民族曆史最重要的著作。

  • 封氏聞見記

    封氏聞見記

    【唐】封演 【已完結】

    本書是了解古代文化的必讀書。全書編排極有條理,凡100門,皆兩字為題,如道教、儒教、文字、貢舉等。涉及內容十分廣泛,既有科舉、銓選等政治製度,又有壁記、燒尾等官場習俗,也有婚儀、服飾、飲食、打球、拔河、繩技等社會生活,還有碑碣、羊虎、紙錢、石鼓等名物的講說,所以常為治唐史者尤其是研究唐代文化史者所取材。

  • 南嶽小錄

    南嶽小錄

    【唐】李衝昭 【已完結】

    衝昭弱年悟道,近歲依師,洎臨嶽門,頻訪靈跡,唯求古來舊記,希窮勝異之事,莫之有者,鹹雲兵火之後,其文散失。遂遍閱古碑及《衡山圖經》、《湘中說》,仍致詰於師資長者,嶽下耆年,或得一事,旋貯篋笥。今據所得,上自五峰三潤,古來宮觀藥院,至於曆代得道飛升之流,靈異之端,撮而直書,總成一卷,目為《南嶽小錄》。庶道侶遊山,得之彼覽,粗知靈跡之所自雲。時壬戌歲冬十月序。敘嶽南嶽者,《周禮職方氏》曰:南嶽之鎮曰衡。以其分當翼軫,光輔紫宸。

  • 史通

    史通

    【唐】劉知幾 【已完結】

    《史通》第一部係統性的史論專著。史論又稱史評,包括的範圍十分廣泛,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史學理論和史學批評兩大類。史學理論指有關史學體例、編纂方法以及史官製度的論述;史學批評則包括評論史事、研討史籍得失、考訂史事正誤異同等。

  • 桂林風土記

    桂林風土記

    【唐】莫休符 【已完結】

    桂林風土記》是唐代莫休符著,是現存較早的桂林地情專著,也是桂林有史料記載的最早的地方誌。曾經被編入《四庫全書》,原書有三卷,現在僅存一卷。

  • 風騷旨格

    風騷旨格

    【唐】齊己 【已完結】

    晚唐著名詩僧齊己的《風騷旨格》專注於詩歌藝術的探討,他對詩的形式問題的關注,實質上是關注詩歌的文學性問題。齊己架構了一個關涉詩歌類型學、風格學、結構動力學、主題學、詩歌修辭學等諸多方麵的詩學理論框架體係。其理論從形式到內容都受到禪宗的影響。“詩有十勢”,是齊己的詩學理論中最引人注目和最富於理論創新的部分,分析、歸納與探索了詩歌結構所構成的詩歌意脈,及其構成意脈的詩歌結構所展現的內在張力。

  • 二十四詩品

    二十四詩品

    【唐】司空圖 【已完結】

    《二十四詩品》是探討詩歌創作,特別是詩歌美學風格問題的理論著作。它不僅形象地概括和描繪出各種詩歌風格的特點,而且從創作的角度深入探討了各種藝術風格的形成,對詩歌創作、評論與欣賞等方麵有相當大的貢獻。這就使它既為當時的詩壇所重視,也給後來以極大的影響,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名篇。

  • 詩格

    詩格

    【唐】王昌齡 【已完結】

    《詩格》是很有價值的一部唐代詩論雜著,其中提到詩歌創作有十七勢,分別講如何起句、落句,一聯兩句之相互聯絡,以及詩意前後關照,寫景與說理的關係等。並且《詩格》把詩的境界分為三種:物境、情境和意境。另有格律論是講立意的重要以及“意”的搜求方法,在音韻上則主張辨析清濁,力求音節鏗鏘,聲韻悅耳。

  • 劉賓客嘉話錄

    劉賓客嘉話錄

    【唐】韋絢 【已完結】

    絢少陸機入洛之三歲,多重耳在外之二年,自襄陽負笈,至江陵,拿葉舟,升巫峽,抵白帝城,投謁故贈兵部尚書賓客中山劉公二十八丈,求在左右學問。是歲長慶元年,蒙丈人許措足侍立,解衣推食,晨昏與諸子起居,或因宴命坐,與語論,大抵根於教誘,而解釋經史之暇,偶及國朝文人劇談,卿相新語,異常夢話,若諸謔卜祝,童謠佳句。即席聽之,退而默記,或染翰竹簡,或簪筆書紳,其不暇記,因而遺忘者不知其數,在掌中梵夾者,百存一焉。今愁依當時日夕所話而錄之,不複編次,號曰《劉公嘉話錄》,傳之好事,以為談柄也。

  • 樂府古題要解

    樂府古題要解

    【唐】吳兢 【已完結】

    樂府之興,肇於漢魏。曆代文士,篇詠實繁。或不睹於本章,便斷題取義。贈夫利涉,則述《公無度河》;慶彼載誕,乃引《烏生八九子》;賦雉斑者,但美繡錦臆;歌天馬者,唯敘驕馳亂蹋。類皆若茲,不可勝載。遞相祖習,積用為常,欲令後生,何以取正?餘頃因涉閱傳記,用諸家文集,每有所得,輒疏記之。

  • 疑龍經

    疑龍經

    【唐】楊筠鬆 【已完結】

    爾時元始天尊在清微天中,玉京金闕,七寶玄苑,玉皇宮殿,升光明座,與無鞅數眾,宣說靈寶清淨真一不二法門。是時,玉皇尊帝,與諸真聖、飛天大聖、無極神王、靈童玉女、九千萬人,清齋建節,侍在側焉。

  • 詩人主客圖

    詩人主客圖

    【唐】張為 【已完結】

    《詩人主客圖》是一部詩論專著。書中論述中晚唐詩人流派﹐以白居易為“廣德大化教主”﹑孟雲卿為“高古奧逸主”﹑李益為“清奇雅正主”﹑孟郊為“清奇僻苦主”﹑鮑溶為“博解宏拔主”﹑武元衡為“環奇美麗主”。把“法度一則”﹑風格類同的若幹詩人分別列入六主門下為客﹐並分為上入室﹑入室﹑升堂﹑及門等級別。

  • 金華子雜編

    金華子雜編

    【五代】劉崇遠 【已完結】

    《金華子雜編》,一名《劉氏雜編》,或簡稱《金華子》。五代劉崇遠著。記唐武宗後各類朝野情事,或寫藩鎮擁兵割據;或敘將相優劣,另有不少篇章記錄文人吟詠。

  • 淮南子

    淮南子

    【西漢】劉安 【已完結】

    大中華文庫”書係《淮南子》含古文、白話翻譯、英語對譯三個部分。淮南子》原名《鴻烈》。《要略篇》中說:“此《鴻烈》之《泰族》也。”東漢高誘《淮南敘目》日:“其大較之於道,號日《鴻烈》。”又名《淮南》、《淮南內》,是淮南王劉安與其門客所撰的書。《淮南子》博大精深,有人慕其精深,歸之於道家;有人識其博大,歸之於雜家。高誘《淮南敘目》中說:“其旨近《老子》,淡泊無為,蹈虛守靜,出入經道……然其大較歸之於道,號曰《鴻烈》。”近代梁啟超、胡適等數人皆持這種觀點。梁啟超說:“《淮南鴻烈》為西漢道家言之淵府,其書博大而有條貫,漢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 琵琶記

    琵琶記

    【元】高明 【已完結】

    《琵琶記》元?高明作。寫漢代書生蔡伯喈與趙五娘悲歡離合的故事。共四十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