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末世
  • 搜神後記

    搜神後記

    【東晉】陶潛 【已完結】

    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於靈虛山。後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塚壘壘。”遂高上衝天。今遼東諸丁雲其先世有升仙者,但不知名字耳。嵩高山北有大穴,莫測其深,百姓歲時遊觀。晉初,嚐有一人誤墮穴中。同輩冀其儻不死,投食於穴中。墜者得之,為尋穴而行。計可十餘日,忽然見明。又有草屋,中有二人,對坐圍棋。局下有一杯白飲。墜者告以饑渴,棋者曰:“可飲此。”遂飲之,氣力十倍。棋者曰:“汝欲停此否?”

  • 黃庭經

    黃庭經

    【東晉】魏華存 【已完結】

    上清紫霞虛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閑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變萬神是為黃庭曰內篇琴心三疊舞胎仙九氣映明出霄間神蓋童子生紫煙是曰玉書可精研詠之萬過升三天千災以消百病痊不憚虎狼之凶殘亦以卻老年永延

  • 韓詩外傳

    韓詩外傳

    【漢】韓嬰 【已完結】

    曾子仕於莒,得粟三秉,方是之時,曾子重其祿而輕其身;親沒之後,齊迎以相,楚迎以令尹,晉迎以上卿,方是之時,曾子重其身而輕其祿。懷其寶而迷其國者,不可與語仁;窘其身而約其親者,不可與語孝;任重道遠者,不擇地而息;家貧親老者,不擇官而仕。

  • 司馬相如賦

    司馬相如賦

    【漢】司馬相如 【已完結】

    司馬相如是漢賦的代表作家和賦論大師,也是一位文學大師和美學大家。他是漢賦的奠基人,揚雄欣賞他的賦作,讚歎說:“長卿賦不似從人間來,其神化所至邪!”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將司馬相如和司馬遷放在一起作專節介紹,並指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司馬相如還充分地掌握了辭賦創作的審美規律,並通過自己的辭賦創作實踐和有關辭賦創作的論述,對辭賦創作的審美創作與表現過程進行了不少探索,看似隻言片語,但與其具體賦作中所表露出的美學思想相結合,仍可看出他對賦的不少見解。他已經比較完整地提出了自己的辭賦創作主張。從現代美學的領域,對其辭賦美學思想進行闡釋,無疑是有益的和必要的。

  • 太玄經

    太玄經

    【漢】揚雄 【已完結】

    玄首序馴乎玄,渾行無窮正象天。陰陽比參,以一陽乘一統,萬物資形。方州部家,三位疏成。曰陳其九九,以為數生。讚上群綱,乃綜乎名。八十一首,歲事鹹貞。玄測序盛哉日乎,炳明離章,五色淳光。夜則測陰,晝則測陽。晝夜之測,或否或臧。陽推五福以類升,陰幽六極以類降。升降相關,大貞乃通。經則有南有北,緯則有西有東。巡乘六甲,與鬥相逢。曆以紀歲,而百穀時雍。中陽氣潛萌於黃宮,信無不在乎中。初一昆侖旁薄,幽。測曰:昆侖旁薄,思之貞也。次二神戰於玄,其陳陰陽。測曰:神戰於玄,善惡並也。

  • 風俗通義

    風俗通義

    【漢】應劭 【已完結】

    皇霸蓋天地剖分,萬笠萌毓,非有典藝之文,堅基可據,推當今以覽太古,自昭昭而本冥冥,乃欲審其事而建其論,董其是非而綜其詳矣,言也實為難哉!故易記三皇,書敘唐、虞,惟天為大,唯堯則之,巍巍其有成功,煥乎其有文章。自是以來,栽籍昭皙。然而立談者人異,綴文者家舛,斯乃楊朱哭於歧路,墨翟悲於練素者也。是以上述三皇,下記六國,備其終始,曰皇霸。三皇春秋運鬥樞說:......

  • 四十二章經

    四十二章經

    【後漢】迦葉摩騰 【已完結】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度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複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複用之。佛言。

  • 論詩三十首

    論詩三十首

    【金】元好問 【已完結】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後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其主體內容就已初始創成;孔子去世以後,他的辮子和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集腋成裘,最終在戰國初年匯輯論纂成書,因此稱論。《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孔子思想以立身為出發點,而人能立身於世的首要條件就是具有君子人格。君子具備仁愛之心,自重自律;表裏如一,言行一致;積極進取,德才兼備;孜孜於學,注重實

  • 穆天子傳

    穆天子傳

    【晉】郭璞注 【已完結】

    《穆天子傳》所敘述,多與《山海經》相應。它的內容是記載周穆王駕八駿西遊的故事,其中保存有若幹古代交通史料,為學者所重視。

  • 梁啟超詩詞

    梁啟超詩詞

    【民國】梁啟超 【已完結】

    收錄了《二十世紀太平洋歌》、《賦示校員及諸生》等詩詞

  • 頤和園詞

    頤和園詞

    【民國】王國維 【已完結】

    王國維平著作甚多,身後遺著收為全集者有《王忠愨公遺書》,《王靜安先生遺書》,《王觀堂先生全集》等數種。《人間詞話》一書乃是王氏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之洗禮後,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舊文學所作的評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向來極受學術界重視。

  • 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

    【明】馮夢龍 【已完結】

    《智囊全集》共分十部二十八類,馮夢龍搜集了明代以往的子史經傳與筆記叢談中有關智慧的故事近兩千則,上自經國大略,下至市井小智,部類分別,按以評語。而在分類和評語中,馮夢龍表述了自己的一套政治見解。該書是研究馮夢龍思想的寶貴材料。

  • 菜根譚

    菜根譚

    【明】洪應明 【已完結】

    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作者以“菜根”為本書命名,意謂“人的才智和修養隻有經過艱苦磨煉才能獲得”。具有三教真理的結晶,和萬古不易的教人傳世之道,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

  • 木皮散人鼓詞

    木皮散人鼓詞

    【明】木皮散人 【已完結】

    《木皮散客鼓詞》是鼓詞重要作品之一,為明末清初人士賈鳧西所撰,短短鼓詞,唱盡朝代更迭之淵源。談天說地,語帶詼諧,時以鄉諺、俗語出之,俚不傷雅,兼且聲韻鏗鏘,琅琅上口。更於嬉笑怒罵間,對曆史評價做出有力辯駁,隱隱透出文人讀史那「拍碎欄杆人不知」的激憤之心。讀《木皮散客鼓詞》,不但能令人會心而笑,更足以令人低頭深思。

  • 禪真逸史(上)

    禪真逸史(上)

    【明】清溪道人 【已完結】

    高丞相直諫辟邪林將軍急流勇退詩曰:魏帝逃禪建法幢,譖臣媚主激忠良。縱橫鐵騎人難敵,婞直金鑾氣莫當。不肖遊畋殘稼穡,英雄肮髒厲剛腸。急流勇退真豪傑,樂道逍遙雲水鄉。話說梁武帝即位以來,酷信佛教,崇尚虛無。長齋斷葷,日止一食,輕儒重釋,朝政廢弛。至天監十六年,詔宗廟用牲牢,有累冥道,今後皆以麵易之,識者知其為廟不血食。

  • 禪真逸史(下)

    禪真逸史(下)

    【明】清溪道人 【已完結】

    湯府丞中計敗兵杜元帥納言正位詩曰:摘句尋章一腐徒,敢當重任執兵符。羽書未報三軍捷,浪戰先迷人陣圖。慷慨少年欺信布,奇謀策士勝孫吳。德敷黎庶居尊位,不讓當年胯下夫。話說湯思忠同六員將百般攻城不下,數日後,軍心漸漸懈了。湯思忠無計可施,傳令暫且退軍,再作道理。常泰稟道:某看那賊武藝,不在小將之下,怎交鋒未及十合,......

  • 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

    【明】袁了凡 【已完結】

    《了凡四訓》為明代袁了凡所著訓子善書,闡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指出一切禍福休咎皆自當人掌握,行善則積福,作惡則招禍;並現身說法,結合儒釋道三家思想以自身經曆體會闡明此理,鼓勵向善立身,慎獨立品,自求多福,遠避禍殃。該書自明末以來流行甚廣,影響較大,此白話繪圖本的出版當有助於閱讀了解,於個人品德修養與世道人心改善或許不無小補。

  • 陽羨茗壺係

    陽羨茗壺係

    【明】周高起 【已完結】

    《陽羨茗壺係》考察陽羨陶工陶土的世係流傳,從創始、正始、大家、名家、雅流、神品、別派介紹了陶工一係的流傳。將紫砂工藝的發展過程,從初創、發展到興盛階段出現的名工名匠逐一記述,並且考訂其生平、藝術風格、所見傳器等,以鑒賞家眼光分別錄入書中,是第一部宜興紫砂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