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這十篇散文,是“回憶的記事”〔《三閑集〈自選集〉自序》〕,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曆,生動了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麵,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當時社會的重要藝術文獻。這些篇章,文筆深沉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作品。
《而已集》收作者1927年所作雜文二十九篇,附錄1926年的一篇。1938年10月由上海北新書局出版。作者生前共印行七版次。
本書精選了魯迅各個時期有代表性的雜文八十餘篇。按順序分別選自《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集外集拾遺》和《集外集拾遺補編》。
《千家詩》是由宋代謝枋得《重定千家詩》(皆七言律詩)和明代王相所選《五言千家詩》合並而成。
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11篇
《長物誌》為明代士人文震亨撰。文氏出身世家,其曾祖文徵明與沈周、唐寅、仇英並稱為“明代四大家”,以書畫詩文名世。文震亨家學淵源,學養深厚。除傳統學問外,於音樂、造園都有精深研究,前人評價他“長身玉立,善自標置,所至必窗明幾淨,掃地焚香”。《長物誌》就是他造園經驗的典範之作。
本書收錄了中國近代極負盛名的兩部小說:《浮生六記》和《老殘遊記》。前者是晚清閑適小說的典範,後者是近代譴責小說的翹楚。《浮生六記》的作者沈複,蘇州人,生於公元1736年,卒年無考。作者青年時曾為幕僚,後易儒為商,在當時並無文名。《浮生六記》全書六卷,因在每一卷中記一事,故有六記之名。六記的順序是:《閨房記樂》,第二卷《閑情記趣》,第三卷《坎坷記愁》,第四卷《浪遊記快》,第五卷《中山記曆》,第六卷《養生記道》。
山海經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它主要記述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麵的內容,更對後世文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教化一切,悉以大樂。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本書收錄了範成大的詞作供您欣賞
詞曰:富貴五更春夢,功名一片浮雲,眼前骨肉亦非真。恩愛反成仇恨。莫把金枷套頸,休將玉鎖纏身,清心寡欲脫凡塵。快樂風光本分。這首詞叫人看破名利,少要為惡,免得後來沒有收稍結果。卻引出一善一惡的故事來。這件事發生在大宋徽宗年間,建康府溧水縣城根下,住了位老爺,這官員曾在朝居兵部大司馬之職,姓李名永福,曾擋金兵,死在鋼鞭之下。夫人吳氏,年已半百,留下兩位公子。大公子名雷,字振遠,娶妻陸氏。二公子名電,字鳴遠,已定王氏,尚未過門。
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飲水詞》是清初詞人納蘭性德的詞集。納蘭性德,原名成德,後避太子允扔嫌名(保成)改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大學士明珠長子,生長在北京。性德自幼聰慧好學,長而博通經史,尤好填詞,並以填詞名世。康熙十五年二六七六)成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循遷至一等。多次隨扈出巡,並曾奉使梭龍,考察沙俄侵邊情況。他生於順治十一年二六五五),卒於康熙二十四年二六八五),年僅三十一歲。
少年遊垂楊門外,疏燈影裏,上馬帽簷斜。紫陌霜濃青鬆月,冷炬火散林鴉。酒醒起看西窗上,翠竹影交加。跌宕歌詞縱橫,書卷不與遣年華。阮郎歸美人消息隔重關,川途彎複彎。沈沈空翠壓征鞍,馬前山複山。濃潑黛,緩拖鬟,當年看複看。隻餘眉樣在人間,相逢艱複艱。蝶戀花昨夜夢中多少恨,細馬香車,兩兩行相近。對麵似憐人瘦損,眾中不惜搴帷問。陌上輕雷聽隱轔,夢裏難從,覺後那堪訊。蠟淚窗前堆一寸,人間隻有相思分。虞美人碧苔深鎖長門路,總為蛾眉誤。自來積毀骨能銷,何況真紅一點臂砂嬌。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失顏悔。
玉本金人,紹興初挈家南渡。毛晉刻入六十家詞,稱其雖與康與之、辛棄疾唱和,相去如苧蘿、無鹽。集中慶賀諸篇,不免俗濫,至如感皇恩、減字木蘭花、賀新郎諸作,又何嚐不淒清宛轉,豈可一概排詆歟!水調歌頭【張魏公生日】間世真賢出,吉夢兆維熊。玉麟天上謫見,幃薄貫長虹。追念當年籌算。封魏封留勳業,千古事攸同。語雲仁者壽,何必喻喬鬆。嗣天子,乘九五,馭飛龍。分麾契符閫外,憑倚定寰中。由是天才英縱,散入樞庭閑暇,談笑撫兵戎。佇看驕虜靜,金鼎篆元功。
詩不雲乎,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看高山喬木,青雲老幹,英華滋液,亦斂而藏。匠石操斤遊林下,便一舉采之充棟梁。須知道,是天將大任,翕處還張。薇郎玉佩丁當。問何事午橋花竹莊。又星回歲換,臘殘春淺,錦熏籠紫,栗玉杯黃。喚起東風,吹醒宿酒,把甲子從頭重數將。明朝去,趁傳柑宴近,滿袖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