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全球化對傳統民族國家的挑戰

  1991年,以前蘇聯邊疆各民族加盟共和國宣布獨立為導火索,龐大的蘇聯解體了。這標誌著世界社會主義的重挫,和屆際關係兩極體製的坍塌。西方學術界還普遍認為,一個以資本主義一統江山為基本特征的全球化時代終於實現了。但是,10年後發生在美國的“9·11”事件,向西方的資本主義文明提出了最嚴重的挑戰。可以說,“9·11”是穆斯林世界對以美國代表的資本主義全球化模式的極端抗議。當穆斯林恐怖分子劫持“美國聯航”的民航飛機,用美國的“人體炸彈”,衝向代表美國經濟象征的紐約世貿中心和美國國防象征的五角大樓時,號稱舉世無敵的美國軍隊和CIA、FBI,還有一貫趾高氣揚的美國總統小布什,顯得如此無奈,隻好尋求國際社會的援助。世界各國政府與國際組織均作出反應,對美國遭襲深表同情,對國際恐怖主義同聲譴責。“9·11”事件後,政治家與學術界都在研究其產生的原因。西方普遍認為,這是不同文明之間,不同民族宗教之間的衝突。“9·11”給美國也給其他國家沉痛的教訓與警示。其中,位於阿富汗危機中心東鄰的中國及其新疆自治區尤其應當注意,“東突”或“疆獨”問題猶如警鍾,敲響在中國的上空。“9·11”事件中,恐怖主義分子可以襲擊紐約的世貿中心,那麽恐怖分子也有可能襲擊上海經濟象征的摩天大樓金茂中心,也可以襲擊北京的政治象征天安門。

  如果說蘇聯解體讓我們看到了民族宗教因素在邊疆穩定和國家統一,中的重要影響,那麽,美國的“9·II”事件,讓我們看到了“文明衝突”的可怕。而不同民族與宗教之間的平等對話又是何等寶貴。隻不過穆斯林與基督教的關係更多地屬於國際間的範疇,而我國的民族宗教問題,例如西藏和新疆問題,更多地體現為國內範疇裏。但是,在全球化的時代,主權、疆域和民族國家均出現弱化的趨勢,而民族主義的抬頭,宗教問題的複興,早已具有了更強的跨國性和更多的複雜性。

  在當前所謂第三波全球化浪潮中,綜合國力,特別是國家的非物質方麵如政治製度、法治、精神文明、國民教育水平以及領導者政治智慧等的競爭,日顯重要。而傳統意義上的民族國家、領土主權等觀念開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第一,世界經濟一體化,“地球村”的出現,使傳統的民族國家的主權管轄的功能出現了某些式微。在從前的國際關係體係中,追求本國最高的國家利益與領土安全,天經地義。以鄰為壑的領土糾紛、邊界戰爭因此不斷。但是,全球化時代最重要的特征是“距離的消失”,“疆域觀的消退”。民族國家、文化差別在信息與資本的全球流動下,在跨國集團的衝擊下,愈來愈受到衝擊。國家政府的作用相對降低。而跨國公司、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的作用逐步提高,與民族國家形成了競爭與合作的關係。這需要相關國家領導人著眼於未來,用“地球村”、“睦鄰友好、共損共榮”的立場處理國家間的“鄰裏”糾紛:邊疆問題,民族宗教糾紛。

  第二,實現國家利益的因素日益國際化、多元化,即民族國家的主權管轄的範疇相對式微。特別是在國家間的經貿摩擦、區域性環境保護與打擊國際犯罪與國際恐怖主義、甚至國際衛生組織預防SARS、國際網路防範病毒的全球擴散等方麵,單獨的國家力量及其隻在國家疆域內部發揮作用的權力範圍,難以處理這些跨國性的複雜問題。這都需要國家之間的合作。需要各國以及國際組織綜合運用政治、經濟甚至文化資源在超越國家與民族的更大範圍裏實現共同的利益。全球化因此呼喚著民族國家擁有“全球觀”,“國際觀”,要追求全人類的共同利益。而在國際合作中,互相妥協是必要的。這需要各成員國讓渡部分主權給予國際組織,並透過國際組織達到國家間的主權分享。

  第三,與全球化相對應,國際關係中的民族問題出現了許多新現象:民族宗教問題的抬頭,西方國家所謂“人道主義幹涉”增多,更多弱小民族國家得以誕生。而在冷戰後誕生的20餘個小國家絕大多數是前蘇聯和前南斯拉夫境內的邊疆少數民族,從前都屬國內的民族範疇。

  第四,全球化時代呼喚著主權讓渡,資源共享,合作開發。民族國家主動縮減管轄範圍,讓渡部分主權,成立跨國性的政治經濟組織,其典型非歐盟一體化莫屬。50年代以來,西歐經濟共同體從煤鋼聯營開始,經過40年的努力,已經實現了共同市場、共同貨幣。歐盟在政治上作出跨國決策,可以直接轉變成為其成員國的決策。以法德為軸心的歐洲共同防務體係正在逐步形成。歐洲政治經濟一體化的範例,正在成為東南亞國家聯盟和其他區域性跨國組織學習的榜樣。而在具體的邊疆問題上,如在海疆的開發與合作上,國際海洋法的國家實踐中出現了讓渡主權、“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新模式與新案例。我國領導人鄧小平20多年前就提出了類似的構想,但是,在我國150多萬平方公甩的爭議海域中,周邊國家還沒有一個同意此一構想的先例。

  起源於400年前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第一次全球化,中國人沒有趕上。而起源於200年前的西方資產階級大革命後的第二次全球化浪潮,以歐美國家的殖民化運動為特征,中國被迫卷人其中,中國人的華夷秩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東方泱泱大國淪落為半殖民地國家。拯救民族危機的救亡圖存,成為所有中華兒女的曆史使命。與前二次全球化浪潮相比,當前的全球化的挑戰更多地表現為軟性的製度與文明的層麵。在世界經濟一體化中,我國已經加入了WTO,成功渡過了亞洲金融危機,成為了“世界的工場”。然而,我們同樣麵臨著考驗。如何處理好我國的民族宗教問題,就是最關鍵的考驗之一。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