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節 業餘軍事家

  對付農民有一套

  學過中學曆史的人都知道,皇甫嵩是鎮壓黃巾起義的頭號劊子手,陰險狡詐,詭計多端。

  的確,與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作戰的,主要是皇甫嵩、朱俊和曹操,其中最主要的是皇甫嵩。

  在中國軍事史上,皇甫嵩恐怕連二流的軍事家都算不上。

  首先,皇甫嵩雖然鎮壓了一次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但沒打幾場戰役,每次打敗一支農民軍,一兩次戰鬥即解決問題;打仗的對手,又是剛放下鋤頭拿起兵器的農民——有的戰士手上拿的還是鋤頭,何況這幫農民拖家帶口、饑腸轆轆、毫無訓練、紀律渙散,沒什麽戰鬥力,與他們作戰也用不上什麽策略、技巧。

  其次,也是根本的原因,皇甫嵩原本是文官,黃巾起義之前,他的官職是北地郡太守,打仗不是他的本業,鎮壓黃巾戰場上的出場,實屬“逼上梁山”,不得已而為之。在軍事史上,可能歸為業餘軍事家一類。

  《後漢書·皇甫嵩傳》載:“嵩少有文武誌介,好《詩》《書》,習弓馬。”說明青年皇甫嵩本是個治書習武的書生。

  公元184年春,皇甫嵩與朱俊一起赴潁川、汝南平叛,戰事進展順利,至八月,即把潁川、汝南兩郡的義軍蕩平,皇甫嵩受命轉戰張角兄弟領導的冀州黃巾軍。

  皇甫嵩離開潁川,北上與冀州黃巾軍作戰,途中給中央政府上了一道表章,把在潁川、汝南作戰的具體情形向中央政府做了詳細匯報,並把消滅黃巾的功勞統統推讓給朱俊。朱俊“於是進封西鄉侯,遷鎮賊中郎將。”

  戰爭中,一個將領將功勞歸功於下屬,一點也不奇怪,也談不上高尚。因為,所有下屬的所有功勞,都最後歸結於自己;又可以用這種“高尚”的行為激勵下屬,可謂一舉兩得。皇甫嵩不同,他與朱俊是平級將領,各領一軍,不爭功、不冒功已是難能可貴,還將自己的功勞推給友軍首領,可以說是高尚的、可貴的了。

  好在那時的漢靈帝劉宏對待皇甫嵩似乎不至於太糊塗,也不像西園賣官時那樣摳門。張角兄弟領導的冀州農民軍被平定後,皇甫嵩封槐裏侯(縣侯),食槐裏、美陽兩縣八千戶,晉升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也算是好人有好報吧(這裏說的好不好,與政治無關,是指個人的品行德性)。

  問題是,好人的背後,總會有惡毒的眼睛盯住。

  幾乎在張角起義的同時,邊章、韓遂、北宮伯玉等在涼州(今甘肅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起義。公元185年春,北宮伯玉等寇掠三輔(即關中),皇甫嵩移鎮長安。

  去年(公元184年),皇甫嵩征討張角時,路過鄴縣(今河北省臨漳市),發現中常侍趙忠在家鄉的住宅逾製(超過規定的標準),奏請中央政府沒收之。皇甫嵩回朝後,另一個中常侍張讓要求賄賂五千萬,皇甫嵩不予理睬。

  這兩個大宦官恨得咬牙切齒,便聯名誣告皇甫嵩在西方戰場勞師費餉,怯戰無功,於是皇甫嵩於該年秋被召回京師,削去左車騎將軍職務,貶封都鄉侯。朝廷改派車騎將軍張溫率董卓、周慎對付涼州農民軍。涼州的民變越鬧越大。

  公元188年,中央政府隻好再次起用皇甫嵩,升其為左將軍,統帥前將軍董卓的部隊與王國率領的農民軍作戰。

  十一月王國包圍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東陳倉鎮),董卓建議立即進攻農民軍,皇甫嵩不同意。農民軍圍城八十餘日,至公元189年二月,糧盡力竭解圍而去。皇甫嵩下令追擊,董卓認為“窮寇勿迫、歸眾勿追”,拒絕追擊。皇甫嵩隻好用自己的直屬部隊追擊,大獲全勝。狂傲的董卓怒火中燒。

  從此,董卓與皇甫嵩結仇。

  公元189年初,朝廷征董卓回朝任少府,試圖解除董卓的兵權,董卓拒絕。稍後,靈帝病重,任命董卓為並州牧,詔命董卓將所屬部隊移交給皇甫嵩統領,董卓拒不從命。皇甫嵩上書向朝廷報告。靈帝譴責董卓,董卓更加憎恨皇甫嵩。

  膽大妄為的董卓擅自脫離皇甫嵩的統轄,率軍駐紮在河東郡(今山西省南部運城地區),接近首都洛陽。

  公元189年四月,靈帝去世;八月,大將軍何進與宦官同歸於盡,董卓進京,廢立皇帝,控製中央政府。

  公元190年正月,以袁紹為首的關東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為了解除西線的皇甫嵩(此時駐軍今陝西省興平市)與關東聯軍夾擊之虞,董卓征調皇甫嵩回首都洛陽任城門校尉。皇甫嵩一回到洛陽,即被逮捕下獄,董卓準備除之而後快。

  皇甫嵩的兒子皇甫堅壽與董卓素來友善,聽說老爹放棄軍隊回了首都,意識到事態嚴重,立即從長安徑奔洛陽。此時,皇甫嵩早已下獄,皇甫堅壽立即找董卓申訴。

  董卓正與文武大員們置酒高會。皇甫堅壽跪倒在董卓案前,叩首頓足,痛哭流涕,夾敘夾議,陳情陳義,在座者無不動容涕泣。蛇蠍心腸的董卓也被感動,也就放了皇甫嵩一條老命。

  公元192年,董卓被誅以後,秉政的王允將皇甫嵩升為征西將軍,隨即升為車騎將軍,再拜太尉。王允死後,皇甫嵩被免職,稍後又被任為光祿大夫、遷太常。

  公元194年,李傕、郭汜作亂於長安時,皇甫嵩病逝。

  皇甫嵩在董卓及其餘孽們的魔爪下得享天年,也算是個奇跡。對於個人及家族的安危來說,也算是善始善終。

  其實,皇甫嵩的生命曆程中,存在過而且確確實實存在過一個曆史的“如果”。

  廢鐵是怎樣煉成的

  董卓是公元189年八月底進駐洛陽的。上文說過,這一年的春夏,中央政府已洞察到董卓的狼子野心,讓他改任文官,可董卓不願放棄軍權,抗拒詔命。

  皇甫嵩的一個堂侄叫皇甫酈的,對皇甫嵩說:“本朝失政,天下倒懸,能安危定傾者,唯大人與董卓耳。今怨隙已結,勢不俱存。卓被詔委兵,而上述自請,此逆命也。又以京師昏亂,躊躇不進,此懷奸也。且其(指董卓)凶戾無親,將士不附。大人今為元帥,仗國威以討之,上顯忠義,下除凶害,此桓、文之事也。”

  皇甫嵩回答說:“專名(指董卓違抗詔命)雖罪,專誅(指沒有朝廷的旨意誅殺大臣)亦有責也。不如顯奏其事,使朝廷裁之。”皇甫嵩便將董卓的情況匯報給朝廷,董卓對皇甫嵩益加痛恨。

  此時,董卓是受皇甫嵩統製的。董卓違抗皇命在先,皇甫嵩殺之於後,不是不可以。後世之人也為皇甫嵩可惜,如果皇甫嵩除此巨賊,就不會有稍後的董卓之亂。

  如果我們分析一下當時的實際情況,為皇甫嵩著想一下,皇甫嵩的不殺董卓,是情有可原的,很難說是曆史的“如果”。

  董卓在西線的部隊,名義上是國防軍,實際上是他的私人雇傭軍,而且多是凶狠善戰的羌人。皇甫嵩被朝廷再次起用,隻是帶了一些自己的直屬部隊,去統帥董卓,人數上比董卓原統率的部隊要少得多;而且,皇甫嵩是新來的統帥,素無恩信於董卓之軍,對皇甫嵩來說,軍心不附。貿然殺掉董卓,能否鎮得住董卓的兵將,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另一方麵,正如皇甫嵩自己所說,董卓雖然抗命,但朝廷並無旨意下達於皇甫嵩誅殺董卓。沒有得到授權,擅殺國家大將,至少是授人以柄,是要冒殺頭風險的。政治風險加上軍事風險,足以使皇甫嵩不敢殺董卓。

  我說的曆史的“如果”是指,公元190年,關東聯軍起兵討伐董卓的時候,皇甫嵩完全應該、完全可以、完全可能與袁紹聯手,東西夾擊董卓。

  董卓甫一進京,就擅自廢立皇帝,又殘暴不仁,可謂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政治上完全反動,行為上專橫殘暴,“全黨共討之,全民共誅之”也不為過。這次的討伐董卓,與上次皇甫酈要求殺董卓不同,政治上、道義上、形勢上都是應該的、必須的、可行的。

  董卓隻帶了幾千人進洛陽,後來吞並何進兄弟和執金吾丁原(呂布的義父、領導和刀下鬼)的部隊,才有一支直屬於自己的像樣的武裝力量。董卓能在洛陽調動的部隊應該不是很多,新近歸附的部隊軍心不穩,戰鬥力不會太強。後來孫堅在陽人大敗呂布、胡軫,斬都督華雄,可以印證這一點。

  此時皇甫嵩在扶風郡的部隊有三萬人之多(董卓帶走的,隻是他的直屬部隊,其餘歸皇甫嵩統帶。可以想象,德高望重的皇甫嵩一旦統領這支部隊,軍心很快穩定、歸附),都是精兵強將。在力量對比上,皇甫嵩應占上風——即使不計算關東聯軍的力量。

  皇甫嵩的威望,在全國軍隊中無人能比。此時,曹操尚未出道,皇甫嵩是全國最能打仗的將領。更重要的是,隻要皇甫嵩在西線行動,關東聯軍受到鼓舞、策應,就不會一盤散沙、無所作為,至少孫堅、曹操的行動會發揮更大的效果。

  董卓對皇甫嵩集猜疑、嫉恨於一身,皇甫嵩放棄軍隊到洛陽去,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哪怕為了保住老命和妻子兒女,跟董卓還得一搏。

  分析當時的形勢,與關東聯軍聯合,以清君側的名義討伐董卓,不僅有必要性,而且有可行性,拿我們外科醫生的行話來說,有明確的“手術指征”,而沒有明顯的“手術禁忌症”。

  皇甫嵩受命上路之前,他的長史(秘書長)梁衍曾經勸過他:“漢室微弱,閹豎亂朝……今征將軍,大則危禍,小則困辱。今(董)卓在洛陽,天子西來,以將軍之眾,精兵三萬,迎接至尊,奉令討逆,發命海內,征兵群帥,袁氏逼其東,將軍迫其西,此成擒也。”

  讀史的人要注意一個細節。關東聯軍起兵是在公元190年正月,董卓逼迫獻帝西遷是在二月,董卓本人一直在洛陽堅持到次年三月,董卓並未隨獻帝西去長安。

  也就是說,如果皇甫嵩不聽董卓的命令,率領自己的部隊迎接正在西來的天子,憑他的實力和威望,利用這個極好的機會,肯定能將獻帝控製在自己手裏,然後“奉天子以令諸侯”。別說梁秘書長,連我也搞不懂,這上好的買賣,皇甫老哥為什麽不幹他一票——於公於私,於名於利,都是大大的利好啊。

  如果皇甫嵩將獻帝控製在自己手裏,與關東聯軍聯手,東西夾擊董卓,幾乎可以肯定,董卓要完蛋。洛陽和長安這兩座偉大的城市,不會毀於一旦。打敗董卓以後,憑皇甫嵩的品行、威望、能力,東漢中央政府應該能做到政令、軍令的統一。

  這樣一來,既沒有此後董卓的餘孽血戰於長安,也沒有以曹操、袁紹為首的書生軍閥們混戰於關東。再這樣一來,袁紹兄弟不至於身敗名裂,曹操也隻能去做他的“治世之能臣”,而成不了“亂世之奸雄”。

  關東聯軍討董卓的時候,劉協這孩子已經9歲。皇甫嵩死於公元194年,這個時候獻帝已經14歲。如果皇甫嵩戰勝董卓掌了權,心情愉快起來,說不定多活個十年八年,這時劉協已成大小夥了。漢獻帝劉協是塊做皇帝的料,成年之後,來個什麽“某某中興”,不是不可能的,東漢王朝再苟延殘喘幾十年也是完全可能的。

  可惜……可惜曆史沒有“如果”。

  上文說的是皇甫嵩做的事,再來看看皇甫嵩這個人。

  老實人善終

  從《後漢書·皇甫嵩傳》可以看出,對於自己的部屬,皇甫嵩是個忠厚長者。每次行軍布陣,都要等士兵們吃飽了,自己才吃飯,等士兵們睡下了,自己才安歇,可謂是愛兵如子。

  對於國家和政府,皇甫嵩是個奉公守法的好幹部。他的不殺董卓,除了基於情勢外,還跟他的中規中矩的行為規則有關。

  公元191年四月,董卓入長安時,命令禦史中丞以下官員在道路兩旁跪迎,主要目的在於羞辱皇甫嵩。當董卓走到皇甫嵩麵前時,拉著皇甫嵩的手,笑容可掬地問道,老哥呀,這下你服了吧?皇甫嵩磕頭如搗蒜,忙說道,服了服了,慚愧慚愧。董卓終於釋懷。

  已故度遼將軍皇甫規是皇甫嵩的親叔叔,死後留有一個年輕漂亮的遺孀,董卓強娶之。這個女人卻是個貞烈女子,堅決不從,還當麵把董卓罵得狗血淋頭。董卓大怒,將她活活打死,也不見皇甫嵩有什麽動靜。

  五年後的公元197年,在南陽,同樣是嬸母受辱,一介武夫的張繡(董卓部將張濟的堂侄),降而複反,差點要了曹操的老命。書生跟丘八比,就是能忍。

  看看皇甫嵩在政治上的所作所為,就知道廢鐵是怎樣煉成的。但地地道道的讀書人皇甫嵩,在那樣的年代有個善終,保全了子孫,對於個人來講,的確是個不錯的結局。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離我們年代不太遙遠的曾國藩。

  同樣,“曾剃頭”雙手沾滿農民兄弟的鮮血,被定格為鎮壓農民起義的劊子手。曆史教科書也說他陰險狡詐、詭計多端。

  可今天到書店看看,書架上擺滿了曾國藩的著作和有關他的著作,這是很有趣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至少說明,剔除政治的因素,撇開某種需要,曾國藩個人的品行學識、所作所為,還是有許多值得今人學習、借鑒之處。

  曾國藩的品行德性、為人處世與皇甫嵩如出一轍。但曾國藩有兩點是跟皇甫嵩不同的。

  其一,曾國藩的學問做得大,做得深,做得透,著作等身,現在還為書商和出版社賺大把的銀子。其實,曾國藩對於戰爭,並不是什麽職業軍人,戰術上談不上深諳其道。四十五歲以前,曾國藩為人耿直,四處碰壁,四十五歲以後,處事佐以黃老之道,也就有些順風順水。

  曾國藩的最後成功,在於一個“道”字。這個“道”是指人性人心以及萬事萬物的運行規律。如今很多想當官、想當大官的人,花不少銀子和時間“鑽研”曾國藩的著作,不時也引用幾句曾國藩的名言,看起來很是那麽一回事。實際上,今人讀曾國藩的書,多數隻會尋章摘句,斷章取義。讀不懂一個“道”字,努力出屁也是枉然,甚至是東施效顰。

  其二,曾國藩所帶的軍隊與皇甫嵩的部隊迥然不同。皇甫嵩的軍隊是正兒八經的國防軍。當然,國防軍的兵員大部分也來自於農民,但體製畢竟與湘軍是不一樣的。與太平軍作戰的湘軍,“團長”以上軍官是讀書人,中下級軍官和士兵全是地地道道、正兒八經的農民,沒有一個流氓無產者。湘軍在給養上,中央財政基本上隻給政策,不給軍餉。

  自然,領導金田起義的洪天王站在道義上正義的一邊,帶著一大幫饑寒交迫的農民革命、造反。可是,“黑五類”、“地主階級的狗崽子”、“臭老九”、“曾博士”(曾國藩是進士出身,跟我一樣獲得博士學位)將農民組織起來,武裝起來,跟洪天王領導的農民們幹了一場,最後贏的還是“博士”帶領的農民。

  可見,有時候,贏的不一定是道義,而是說不清道不明的“道”,贏在成本和技能。

  在上述兩個方麵,皇甫嵩遠遠不如曾國藩。

  但在三國那個時代,雄赳赳氣昂昂,扛槍上戰場的絕大多數讀書人,則遠遠不如皇甫嵩,比如袁紹、袁術兄弟。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