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節 狼來了

  劉焉死後,劉璋繼位。這個劉璋是個暗弱少決之人,耳根又特別軟。公元211年,劉璋聽說曹操將派鍾繇進攻張魯,內懷恐懼。

  早在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荊州之後赤壁之戰之前,劉璋派別駕從事(州牧的行政助手)張鬆出使荊州,向曹操輸誠,張鬆受到曹操的冷遇,心懷憤恨,故勸劉璋結納劉備自保,拒絕歸附曹操主持的中央政府。現在,劉璋終於接受張鬆的建議,邀請赤壁之戰後已占據江南四郡(今湖南省)的劉備,入蜀防張。

  劉備入蜀後,與劉璋會於涪縣(今四川省綿陽市),吃喝玩樂,達數月之久。劉璋把自己駐白水關(今四川省廣元朝天區)的軍隊交給劉備統領,劉備卻在當地盤桓遊移,收買人心。

  次年,劉備由涪城移軍至葭萌關(今四川省廣元市南),誘殺白水關守將楊懷、高沛,南下至涪城,大破涪城守將劉貴、冷苞、張任、鄧賢。劉貴等退保綿竹。劉璋遣李嚴都督綿竹諸軍,李嚴率領全部守城部隊投降劉備。劉備進軍圍雒城(今四川省廣漢市)達一年之久。雒城守將是劉璋的長子劉循,堅決抵抗。龐統即在進攻雒城的戰鬥中死於落鳳坡這個地方。

  公元214年,劉備進圍成都,諸葛亮、張飛、趙雲從荊州入川赴援成都。占領江州(巴郡治所,今重慶市)後,兵分兩路,張飛從陸路北上,經巴西郡(今四川省閬中地區)、德陽縣(屬廣漢郡,今四川省江油市東北),與劉備會合。諸葛亮、趙雲、劉封走水路,經江陽(今四川省瀘州市),抵達犍為郡(今四川省彭山縣一帶),從南麵威逼成都。恰在這時,馬超脫離張魯加盟劉備,整日在成都城下耀武揚威。荊州兵圍成都數十日,劉璋遂率眾出降。

  劉備圍成都的時候,成都尚有精兵三萬,糧草可支持一年。曾有一個叫鄭度的人,認為劉備懸軍深入,民心未附,軍資無所出。鄭度建議劉璋堅壁清野,據守城池,不與交戰,劉備抄掠無所得,不出百日,必然潰敗,趁勢擊之,必獲大勝。

  劉璋說:“父子在州二十餘年,無恩德加於百姓。百姓攻戰三年,肌膏野草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拒絕堅守的建議,將老爹留下的大好江山拱手送給劉備。

  曹操是於公元215年平定漢中的。如果劉璋能堅持一年,曹操平漢中後,可與劉璋夾擊劉備,恐怕劉備隻能乖乖地退回荊州,甚至連退回荊州的機會都沒有。如此,也就沒有以後的蜀漢帝國。當然,曹操趕走劉備,也會趁勢占領成都,劉璋也隻能以投降了事,隻不過是向曹操投降。

  一句話,如果劉璋不想死,隻有投降一條路,剩下的隻是向誰投降的問題。毫無疑問,向曹操主持的中央政府投降,可以美其名曰“歸附”,要比向強盜劉備投降好得多。即使向曹操這個強盜投降,也要比向劉備投降好得多。畢竟,曹操這個強盜要強得多,前途要遠大得多。劉璋的最後結局可以反證這一點。

  劉璋的失敗,首先是他自己引狼入室,且不去談它。其次一個原因,是張鬆、法正、李嚴的背叛。

  在劉璋治下的益州,這些人都是高官厚祿,吃香喝辣,體體麵麵,風風光光。他們為什麽要吃裏爬外,背叛劉璋?

  陳壽沒有在《三國誌》中為張肅、張鬆兄弟立傳。他們的生平事跡散見於劉璋、劉備、法正等人的傳記中。張氏兄弟是蜀郡(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屬益州土著。張肅為廣漢太守(張肅先於老弟張鬆作為劉璋的使者,拜會過曹操,被曹操任命為太守),張鬆為別駕從事,都是劉璋的左膀右臂。

  張鬆雖為益州土著,卻瞧不起劉璋,看透劉璋不能自保;心高氣傲的他又被曹操主持的中央政府拒諸門外。

  法正為扶風郿縣(今陝西省眉縣)人。建安前後,也即李傕、郭汜這幫惡棍蹂躪長安的那些年,關中大饑,法正與同鄉孟達逃往益州,依附劉璋。法正(包括孟達)是進入益州的難民——逃荒之民。法正好不容易當上了新都縣的縣令,後轉為軍議校尉(中級參謀官),但鬱鬱不得誌,又被同樣遠來依附劉璋的其他人誹謗,得了個品行不端的名聲。

  張鬆、法正兩個失意之人,臭味相投,結成一個地下黨,伺機推翻劉璋,另迎新主。這是對張、法二人不忠於劉璋最好的解釋,也是成為定論的解釋。

  我看問題並不這麽簡單。在仕途上,張鬆談不上失意。不得意倒是有可能,他想做更大的官。公元208年劉璋派他到荊州晉見曹操的時候,他本來是悄悄地帶著益州的地圖獻給曹操的,希望曹操的中央政府收回益州,自己做一筆一本萬利的買賣。可曹操不待見他,張鬆出於一己之私,轉而投靠劉備,希望劉備這個強人替家鄉自保。

  對法正來說,益州並不是他的家鄉,他是逃難來的,外人一個,誰掌權無所謂,隻要自己高官厚祿就行。他的出賣劉璋,完全是與劉備做一筆買賣。

  張鬆、法正為什麽臭味相投?因為他們都是把政治當買賣的商家。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一點沒錯。對法正這個難民來說,誰來當難民營的總管,他是無權也無力決定的。隻要自己能弄個副總管或管家幹幹,下地獄也要幹他一票,甚至不惜出賣現任總管。

  張鬆的情形,可能比法正更複雜一些。他把劉焉父子視作入侵者,而這個入侵者不僅掠取了他家鄉的權益,入侵者本人又不如他的法眼。這種複雜性,與以後的譙周相似。

  盡管張鬆、法正這兩個死黨早已悄悄地出賣劉璋,如果李嚴不在陣前反戈,劉備也難以至少不那麽容易占領成都。

  李嚴是何許人?荊州南陽人,原是劉表的部下,為秭歸縣令。公元208年,曹操占據荊州時,入蜀依劉璋,為成都縣令。依常理而言,曹操是代表中央政府的,劉表的兒子都歸降了曹操,李嚴這個劉表手下小小的縣令,竟然拒絕歸降中央政府,可見李嚴也不是什麽善茬。劉備去世後,李嚴的所作所為和結局證明了這一點。同時,李嚴也是以難民——戰爭難民——的身份進入益州的。

  公元213年,李嚴奉命率軍在綿竹抵抗劉備時,職位是護軍,大約相當於劉璋手下軍隊的政委,竟然不放一槍,不費一彈,率部投降劉備。

  李嚴的投降,不是山窮水盡時的無奈之舉,不在通常的情理之中,而在情理之下。情理之下的東西,其實就是一種心態。心態,是心理活動、思維活動的基礎和背景,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心理趨勢。但它又對心理和思維活動起重要影響。

  李嚴的心態與法正相似。他們都是難民(也可以叫移民),不在乎誰當難民營的總管(或移民村的村長),隻要自己高官厚祿,有利可圖即可。

  從劉焉父子的下場,可以總結出一個帶有規律性的現象。當強敵壓境時,益州軍閥或益州立國的政權中,手握大權的大臣或手握重兵的大將,往往不戰而降。我們去翻翻王莽新朝(注意,這個“新”字不是新舊的“新”,而是王莽政權的國號)以及西漢、東漢王朝過渡期間由公孫述在益州建立的成帝國滅亡的史料,也可印證這個結論。

  當然,劉焉父子的失敗,歸根到底怪他們自己。劉焉剛剛在益州站穩腳跟,野心就膨脹起來,想割據稱王甚至要進攻長安。盡管那時(公元194年)的京城長安由李傕、郭汜等一幫暴徒把持,劉焉是清君側呢,還是要推翻朝廷?別人還真是不好說,也說不清。留住兒子劉璋不予遣返京城時,劉焉對朝廷的態度就更說不清道不明了。

  劉璋比他老爹還要糊塗。公元208年上半年,曹操平定荊州時,劉璋本來是要歸附中央的,才分別派遣張肅、張鬆向曹操致敬。曹操表示接受,劉璋振威將軍的職位,就是曹操封的。

  這本來是一個很好的政治安排。如果劉璋稍有一點政治敏銳性的話,他應該認識到,他P股下麵的益州,其實是個火藥桶,自己又暗弱無能,不如把益州交回給中央政府管理,自己在朝廷裏做個閑官,了卻殘生,保護家人,這是自己和家族最好的結局。

  劉璋聽了張鬆的一番叨咕,竟然就迎劉備進川。劉備是什麽人?第一,劉備是不服輸、不低頭的主,前將軍這樣的高位都滿足不了他的胃口。第二,劉備是曹操的政敵,是曹操的死對頭。

  劉璋與劉備聯手,不是與曹操決裂,對抗中央麽?你把曹操尊為漢相也好,罵為漢賊也好,畢竟,中央政府是曹操主持(或把持)的。把一個強悍而又欲壑難填的劉備拉在自己身邊,結為同盟,卻得罪一個更強悍的強人和中央政府,不是找死麽?即使要找一個強盜幫自己搬家,也得找一個合法而強大的強盜才對。

  找死的人,死到臨頭,卻往往不敢死,甚至不敢堅持一陣。劉備兵臨城下時,劉璋堅持下去,或向曹操求助,事情都是可能有轉機的。大不了向曹操投降,總比向劉備投降好。畢竟曹操代表中央政府,投降後成為歸附中央的模範和表率,披紅戴花,評先發獎;高官照做,高薪照拿。

  從劉璋父子的下場,可以總結出另一個帶規律性的現象:動亂時期,益州的統治者,一旦立穩腳跟,容易夜郎自大,野心膨脹。一旦強敵壓境,卻意誌薄弱,喪失鬥誌,霎時土崩瓦解,樹倒猢猻散。幾十年後,後主劉禪的不戰而降,也可證明這一點。

  本書前麵的內容說過,蜀漢帝國的建立,從人事的角度,貢獻最大的,不是諸葛亮,而是關羽。是關羽降曹後的回歸,奠定了劉備集團的組織架構,也就奠定了劉備後半生事業的基礎。

  看來,這個說法仍然是不準確的。準確的說法是,從人事的角度,對劉備的蜀漢帝國的建立貢獻最大的,是劉璋,而不是關羽。如果沒有劉璋的短視、幼稚和易受蠱惑,沒有劉璋的迎劉備入川,隻要劉璋守住長江三峽,關羽的赤兔馬爆發力再強,也飛不過去。益州這塊土地,永遠沒有劉備的份。即使劉璋丟掉益州,也是丟給曹操。

  曹操占領了益州,劉備隻能龜縮在荊州一隅,不被孫權吃掉,也被曹操一口吞下。那就沒有以後的蜀漢,當然就沒有三國和三國曆史。沒有蜀漢,益州歸曹操所有的話,地處東南一隅的孫權集團,也就成了曹操砧板上的肉。孫權集團根本就不可能立國,那就連兩國也談不上,遑論三國。

  如此這般地一分析,可以得出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結論:劉璋才是三國和三國曆史真正的締造者。看來,什麽英雄創造曆史、群眾創造曆史的說法,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下,似乎都有值得商榷之處。不信?你看,就像劉璋這樣的一個窩囊廢,一不小心,一時糊塗,竟然能“創造”一段動人心弦、欲說還休的曆史!

  不說不知道,曆史真奇妙。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