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五、達州窯的調查及其與耀州窯的關係

  達州窯址是1991年四川達縣文管所文物普查時首先發現的任超俗:《達川市發現宋代瓷窯》,載《四川文物》1993年第1期。其後於1993年由四川省考古所、達縣文管所共同進行了田野試掘,出土物極為豐富,其窯爐是半倒焰式的饅頭窯,與重慶塗山窯的窯爐極似。筆者為使拙作《古陶瓷研究》內容更全麵翔實,便於1999年3月與西南師大唐昌樸教授參觀了發掘出土物,在當地市縣級文管所所長馬辛辛、任超俗的支持協助下,一同到達川市複興鄉瓷碗鋪窯址地再次進行了調查。窯址位於複興鄉南麵的兩路村,窯場緊靠達川市通往複興鄉煤礦約1.5千米。此窯址是修建公路、農舍中揭露的。調查時即在王家農戶房後的斷麵,高約5米,寬約30米的堆積中、地麵上采選標本與瓷片300餘件。根據這些遺物與田野發掘出土物相比較,當為南宋窯址的特征。

  達州市古屬巴地,自東漢和帝二年(公元90年)設縣置所,名宣漢縣,至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3年)置通州,到隋、唐均稱通州,至北宋乾德初(約公元964年)改名達州,清名達縣,1976年更名為達州市。達州地處襄渝鐵路上,是長江上遊渠江流域最大的濱江城市。從出土文物的特點來看屬宋時之物,故名“達州窯”。

  窯場地帶位於鐵山梁子的緩坡上,前為山溝,左右山巒環抱,分布麵積寬50—80米,長約400米,散存的瓷片與窯具煤渣較多,從堆積疊壓情況看,一層瓷片、窯具,一層煤渣。瓷片的造型有碗、盤、碟、盞、奩、罐、蓋、壺、瓶等。釉色有青黃、青褐、醬黃、黑褐、黑色、柿色等,主要為青褐、黃褐。胎多黃白色與灰白色,斷麵致密,少許有小氣孔。紋飾有印花紋、五出或六出繪畫的筋線紋,在黑釉中有兔毫紋、油滴紋、窯變紋等。大多釉色光潤,紋飾清晰,造型端莊。其工藝特點為:碗、盤、碟多下足不施釉,內底有澀圈,器底皆圈足。碗之造型多敞口,斜直壁,少數為弧壁。盤的特點,斂口為淺圓弧壁,平底;侈口與敞口為斜弧壁,圈足。盞,有侈口、弇口,圈足,玉璧底,以玉璧底為主。裝燒工藝,從粘連的澀圈碗、盤、盅形墊托與小型漏鬥匣缽分析,是以明火疊燒為主,匣缽裝燒為輔,明火疊燒是用細砂粒作介質,最底用耐火土燒成碗形,盅形墊托支撐。無澀圈之滿釉器,以盞為主,采用匣缽單件裝燒,匣與器之介質仍以細砂粒墊隔,以一匣一器壘燒。

  為較具體地介紹此窯址出土物,茲將采選標本中能複原之器形、窯具擇其要,從造型、質地、釉色、紋飾分述如下:

  (一)器形

  主要有碗、盤、罐、盞、奩、瓶、罐等。

  1.碗有小碗、大碗

  (1)小碗有敞口、侈口。碗壁有斜直壁與斜弧壁,以斜直壁為主,器底皆圈足。胎體較薄,多黃白色,少數為灰白色。釉色有青黃、醬黃、黑褐、黑釉等,內滿釉有澀圈,外半釉色澤光潤較多。以素麵為主,少數有以釉繪製的六根筋紋或在口沿飾一褐色邊。高3.5—4.5厘米,口徑10.5—12.5厘米,足徑4.5—5.5厘米。

  (2)大碗有敞口、侈口、弇口。敞口與侈口為主,多斜直壁,口沿為圓唇,均圈足,內足壁外撇,外底有平底與下凸雞心底兩種。胎多黃白,灰白次之,質地堅硬,釉色光麗,有青黃、青褐、醬黃、黑褐、黑等色。紋飾以釉中裝飾與胚胎裝飾為主。釉中裝飾上兩次不同釉色,如褐色、黑色、柿色等,入窯燒造中,由於火焰變換關係產生窯變紋。如弇口大碗,外壁呈深柿色,內壁為醬黑色,揮灑不規則的深柿色,其窯變紋即呈雲朵星點斑塊紋,色彩交融,濃淡有別,瑰麗自然,別有奇趣又或在器之外壁的黑釉上揮灑玳瑁狀的柿色,簡雅幻麗。坯胎裝飾,主要是在碗的內壁,模印纏枝與折枝花的牡丹、菊紋、蓮花,或遊魚戲蓮紋。紋樣組合,無論是纏枝還是折枝花,多是三朵綻放的花朵,配以三枝疏密有致的莖葉,交叉對稱排列,距口沿的邊欄多飾一或二周線圈或卷草紋、連泉紋,在器的中心部位飾以單個的團花菊紋、牡丹紋、月紋、泉紋、三葉紋、海水紋、銘紋等。目前發現之紋樣,主要是牡丹與枝葉組合紋,好似較為單一,但因花朵大小有別,單層多層有異,花姿多形,如圓形、扁形、寶塔形、自然形、配飾莖葉茂密不等,伸展曲直,俯仰婀娜。中心部位襯以各式團花,全圖飽滿,既嚴謹又靈動,生趣盎然。坯胎與釉中組合裝飾:主要是在印花紋的口沿上加飾0.4—0.7厘米寬的黑色或黑褐色邊一圈,俗稱“黑覆輪”,在青黃釉上揮灑米色乳濁釉斑塊,內外相互輝映,藝術形象更加完美,這種裝飾在目前考古發掘中尚無記載,當是達州窯的新創造。口徑16—19厘米,高12—15厘米,足徑5—6.5厘米。

  2.盤有小盤、中盤

  (1)小盤有直口、侈口,平底與圈足。胎黃白,質地堅硬。皆素麵,釉色有黑、青二色,青釉內底澀圈,黑釉內滿釉,均外半釉。口徑12—13厘米,高2.5—3厘米,足徑5—7.6厘米。

  (2)中盤有侈口與敞口,斜弧壁,坦底,圈足,內足壁外撇,外底多平直,亦有下凸似雞心。胎黃白,釉色以青黃、青色為主,不見黑色釉,內滿釉有澀圈,外半釉。花紋以印花紋為主,並常於口沿加飾“黑覆輪”,這種裝飾在耀州窯金代青釉印花盤中亦有耀州窯博物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編:《立地坡·上店耀州窯址》圖版71·3、4,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高3.8—4厘米,口徑15.5—16.5厘米,足徑5.8—6.4厘米。為較全麵地反映達州窯印花紋之麵貌,我們對瓷片進行了拚接,並繪出圖樣。

  3.盞形體大小相差不大,其造型主要有侈口、弇口

  (1)侈口斜弧壁,圈足或玉璧底。胎多黃白,灰白次之,內滿釉無澀圈,外滿釉與半釉,以半釉為主。釉僅為黑色,釉中紋飾有兔毫紋、油滴紋、窯變紋等。其中有色彩斑斕幻麗的侈口殘件,內滿釉,外下足無釉,釉麵光澤照人,內外壁呈現不規則的星點油滴紋,口沿為柿色,沿下為黑、柿兩色交融,迎光正視為銀色星點,仰視即顯現柿色星點紋,具有變幻莫測之美。高7.8厘米,口徑12.4厘米,足徑3.6厘米。

  (2)弇口斜弧壁,有圈足與玉璧底兩種,以圈足為主。胎黃白、灰白。釉色光潔,有黑、柿色,以柿色為主。有一弇口盞,斜弧壁,圈足,口沿柿色釉。沿下一圈黑色垂流於柿色的盞上壁,下壁黑、柿色交融為兔毫紋,中心部為漆黑色,光亮照人。高4—6厘米,口徑10.3—13厘米,足徑3.2—4.4厘米。

  4.奩

  大小不等,直口,直壁,圈足。胎以黃白為主。口與內壁無釉,外滿釉,釉色以黑褐二色為主,不見有紋飾。高4.7—6厘米,口徑4—6厘米,足徑3—4厘米。

  5.瓶

  喇叭口,厚圓唇,束頸,頸上飾三凸弦紋一組,頸下外張呈吊膽式深腹,圈足。全形略似玉壺春瓶。胎灰白,釉色黑褐、均勻明潤,上腹部分有兔毫紋及紅褐色的星點紋,做工精細,造型端莊,是此窯的上乘之作。高32.5厘米,口徑9.5厘米,足徑11.8厘米。

  6.罐

  有斂口、直口。斂口,直頸,斜肩,圓鼓腹,圈足,肩上雙係,胎黃白,釉色主要是黑色、柿色,圈足無釉。高11.4厘米,口徑15厘米,足徑8厘米;直口,短頸,圓鼓腹,圈足,胎黃白色,柿色釉,下足無釉。高7.8厘米,口徑6.5厘米,足徑4.5厘米。這些造型多與重慶塗山窯宋代黑釉罐相同。

  (二)窯具

  主要有匣缽、墊托。

  這些窯具均用耐火土燒成。其匣缽比較單一,多是帶孔厚直壁鍋底形匣缽或平底匣。從匣內粘連件看,匣內多裝弇口、侈口茶盞,是一匣一器疊燒。墊托之形式大小不等,有碗形、杯形、盅形及圈形等。根據澀圈碗盤的粘連器及墊托粘連情況看,有的一次粘連八件之多,其裝燒法,除茶盞入匣單件外,大多數是明火疊燒。這種明火疊燒是先將墊托緊貼窯床,碗、盤扣於墊托上,碗與碗的澀圈扣圈足壘燒。匣缽高5—7厘米,口徑10—12厘米,底徑3—5厘米。墊托高3—10厘米,口徑4—5厘米,足徑6—10厘米。

  此外,還有測溫器,是用耐火土做成彎頭錐形,錐端上釉。長7—10厘米。這種測火錐與重慶塗山窯完全相同重慶市博物館:《重慶市塗山窯宋代瓷窯試掘報告》,載《考古》1986年第10期。

  (三)達州窯與其他窯和耀州窯的關係

  通過對以上達州窯采選標本的敘述,充分說明達州窯是以生產生活實用器為主,且以碗、盤、盞為大宗。胎多黃白色,釉色以燒青釉、青褐、黑褐為主,同時也兼燒黑釉、醬釉、柿色釉色器,紋飾有印花紋、油滴紋、兔毫紋、窯變紋等。其青釉碗、盤不僅多為澀圈,敞口、侈口,厚唇沿,而且圈足內壁多外斜。

  從以上特點看,它與四川著名的邛窯相比:邛窯創燒於南朝或更早,到南宋衰退之時,其釉色仍沿襲唐代盛行的綠色乳濁釉,胎多缸胎,碗、盤的裝燒多為疊燒,器內無澀圈,而是以二至五個支燒疤痕,與達州窯毫無相似之處,但是否為達州窯本地所創?經查閱曆史,達州在唐時名通州,在晚唐時,著名詩人元稹曾因彈劾懲治不法官吏失敗,於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貶至通州任司馬,曆時四年,與白居易交往最為友善,長達30年,世稱“元白”。在他們筆下的通州:“居才二百室”、“蟲蛇白晝欄官道”、“江館無人虎印泥”、“人稀地僻巫醫少,夏旱秋霖瘴瘧多”等達川市元稹詩文研究會:《元稹與通州》,中國達川市元稹詩文研究會1998年編印。儼然是滿目瘡痍、財狼出沒荒涼之地,哪會有陶瓷手工業的發展呢?當然也許是經過元稹在通州時,勵精圖治,勸民農耕,興修水利,發展農桑;興利除害,大興文風,使通州在此基礎上,經五代,北宋的繼續發展,創燒了陶瓷手工業,可至目前的考古調查與文獻記載,均未得其蛛絲馬跡。為追根求源,便與長江流域的浙江婺州窯、龍泉窯、江西吉州窯相比,皆無主要共同點與淵源關係。再與中原的臨汝窯青瓷比較,從臨汝嚴和店窯場出土物看,仍與達州窯有極大差異,臨汝窯青釉多綠豆青,胎灰白或淺灰色,紋飾富麗多姿,雖亦有澀圈的黑釉碗、青釉澀圈碗、盤,但青釉澀圈圖不是印花,而是刻畫花盤,且在臨汝窯中隻是曇花一現趙青雲主編:《宋代汝窯》,河南美術出版社2003年版。故仍不是一個窯係。於是又與西北地區之青瓷比,讓人吃驚的是與陝西耀州窯金代瓷共同點較多,禚振西在《耀州窯瓷器鑒定與鑒賞》中寫道:“金代可分為前期和後期兩段……後以燒薑黃釉為主(即青黃釉),同時也兼燒黑釉、醬釉以及兔毫、油滴結晶釉瓷。器物多實用器,以碗、盤為大宗。器壁比晚宋明顯加厚,口唇尤厚,器足由窄變寬,圈足內牆外斜……器胎多是土灰色和淡土黃色,瓷釉多是薑黃色或黃綠色。在碗、盤圓器類的內心,多件刮削出無釉圈(即澀圈)”。這些主要特點與達州窯多麽相似,耀州窯曆史悠久,因此我認為達州窯應屬耀州窯係。達州窯的黑釉瓷、醬釉瓷及印花紋與塗山窯酷似,這又作何解釋?關於塗山窯的窯係,筆者在《試談耀州窯黑瓷與重慶、四川黑釉瓷的淵源關係》中,早已提出了:耀州窯黑釉瓷與重慶(指重慶塗山窯)、四川黑釉瓷中的碗、盤、碟、盞、托、瓶、缽、罐等的發展,均有一脈相承的明顯關係,重慶、四川之黑釉瓷是傳承了耀州窯黑瓷,並又有所發展陳麗瓊:《古陶瓷研究》,重慶出版社2001年版。所以它們的共似之處是必然的。

  通過以上闡述,足證耀州窯對四川、重慶地區的陶瓷發展,特別是對四川的東北地區,起了重要的文化與技術傳播的推動作用,而這傳播是為什麽,原因何在,我認為有如下重要因素:

  1.政治經濟的南移

  自中唐到北宋南渡,是我國經濟中心南移的過渡時期。自唐中葉的安史之亂起,戰爭輾轉在黃河流域,由於戰爭的破壞與掠奪,經濟蕭條,南方未直接受戰爭之害,農業手工業生產得到較快的發展,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揚州與成都空前繁榮,有“揚一益二”之美稱。到五代十國時期,北方與黃河流域又繼續遭軍閥的破壞,北方邊境契丹統治者的侵略以及各種自然災害等,致使北方人民顛沛流離。而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在相對安寧環境下,統治者實行了一些有利於發展生產和安定社會的政策,經濟繼續向前發展,進一步超越北方的優勢地位。當然在北宋政權建立後,曾致力於全國經濟的恢複,如號召人民開墾荒田,實行給田免租辦法,部分地滿足了北方農民的土地要求。隨著農業的恢複和發展,手工業和商業也相應地進一步發展起來。如定、汝諸窯和耀州窯的陶瓷,定州的縑,單州緙絲,鄢陵絹,亳州紗之類,在國內都極負盛名。其次如西北地區的毛織品,如氈、毯等,河北、山東的絲織,北京的花綢,定州羅、青、淄州綾等,以至邠州火筋、剪刀、太原銅鏡,也都是北方著名的手工業。又因政治中心建立在北方,汴京仍是當時最大的城市,也是官僚、地主、商人最大的據點。王旦曾說:“京師的有錢人,資產達百萬者很多,十萬左右比比皆是”《續通鑒長編》,第85頁。但是另一方麵仍是憑借削東西來供應南北,對北方生產措施抱消極態度,使北方農村經濟仍日漸衰退,而南方經濟發展很快。史載:“東南諸郡,饒實繁盛”《宋史·範正辭傳》,第304頁。“今之沃壤,莫如吳、楚、越、閩、蜀”王應麟:《玉海·秦觀語》。特別是成都平原和長江下遊平原最為發達,當時的川、淮、江、浙都是糧食的大產地,同時也是手工業發達之地,人口稠密,都市繁榮,是一個財富富足的地域。在四川以成都而言:“每年自上元至四月十八,遊賞幾無虛日,浣花節,自城去僧寺凡十八裏,太守乘彩舟泛江而下,兩岸皆民家絞洛水閣,飾以錦繡。每彩舟到,有歌舞者則鉤簾以觀,貴以錦。以大艦作公庫酒,應遊人之家,計口給酒……有騎兵善於馳射,每守上城必奔驟於前,爽道作棚為五七層,人主其上以觀,但見其首,謂之人頭山”莊季裕:《雞肋編(上)》。成都元夕每夜用油五千斤,可見其經濟實力雄厚之驚人,故說“東南和四川是當時流亡者的‘樂土’”。

  2.戰爭的破壞、人口的遷徙

  西夏極盛時,從陝西甘肅一帶至河西走廊,即對北宋進行掠奪。自982年西夏李繼遷開始與北宋對抗,至1031年李元昊繼位更加大肆進攻北宋政權,使北方許多地區遭受嚴重破壞,尤以陝西為最:“陝西自元昊寇邊以來,骨肉離散,田園蕩盡,陝西之民,比屋凋殘,今二十年不複舊”《宋史·紀事本末》,第35頁。1126年,金兵進攻汴京(今開封),圍攻四十日而城陷,金兵縱火焚燒三日不熄。敗軍乘機劫掠,所有官僚、商賈、富戶住宅,無一幸免;人民奔逃,屍橫漫路。使這個全國最繁榮的首都呈現破敗不堪的局麵。“二百年積蓄,一旦掃地。凡人間所需之物,無不畢取以去”《係年要錄·卷四》。金人南侵,踐踏的區域很廣,從黃河流域的河北、山東、陝西廣大地區至長江流域,凡所過之地莫不遭受極大的損失,即城市經濟殘敗,勞力毀滅,農業生產凋敝,人口銳減,流亡遷徙,使繁華的關中地區,此時在八州十二縣內,兵火之餘,不滿萬戶。同時,自金人南侵北方以來,災害多達40次,1142年陝西連年不雨的結果,涇、渭、滬、灞等河全部幹涸,五穀焦枯,人民乏食,爭逃入四川,人口大減,就以陝西耀州為例:北宋時戶102667戶,金代50211戶,共減52456戶,即一半有餘《金史·地理誌》。耀州人的銳減,必以遷徙占大多數,而四川達州的地理位置又與陝西較鄰近,絕對是他們遷徙首選之地,當有一部分耀州窯工匠入蜀,工匠要繼續生存,達州人需要發展建立陶瓷手工業,兩者結合,自然就將耀州窯金代製瓷技術傳播於達州。關於入蜀的路線,根據文獻記載有兩條:一是可能從銅川經西安到寶雞達鳳縣至略陽,沿嘉陵江南下去廣元,再順江而下至重慶。這條路線在1230—1231年的蒙金戰爭中,蒙軍曾借宋境從陝西寶雞南下入宋境,兵至鳳州(今陝西鳳縣)、洋州(今陝西洋縣)、興元(今四川劍閣東),丐州(今陝西略陽)、深入利州(今四川廣元),渡嘉陵江到葭萌(今四川劍閣東)、閬州(今四川閬中)的西水和南部;二是從陝西漢中至安康,翻越大巴山至開縣到達州。這條路線也是後來元軍攻宋的路線。元嘉熙元年(1237年),蒙軍攻蜀,“蒙古都元帥塔海複率軍自金州(今陝西安康地區),越大巴山,剽掠至開(州)、達(州)、梁山(軍)、忠(州)、萬(州)等,遠際瞿塘、夔府、巫山之界”陳世鬆等:《宋元戰爭史》,四川社科院出版社1998年版;周勇主編:《重慶通史》,《宋元戰與元代重慶》,重慶出版社2002年版。

  達州窯產品,在長江三峽庫區的宋元遺址及淮河流域多有出土,說明南宋時期達州窯瓷器商品,不僅滿足達州人民使用,也外銷其他地方,且市場亦為廣闊。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