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烏江流域古人類文化遺址

  烏江流域的曆史悠遠,從原始時代起,我們的祖先就生活、繁衍在這片土地上,並留下了諸多古文化和人類活動的遺跡。初步分類烏江流域古人類遺址及其文化,可將已發現的遺址分為早期直立人及其文化、晚期直立人與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早期智人與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新石器時代文化五大部分,各個部分的代表性遺址分別為巫山人遺址、盤縣大洞遺址、普定穿洞遺址、興義貓貓洞遺址。

  一、黔西觀音洞遺址

  該遺址在一片封閉窪地的小山坡上,是一個長約90米的天然溶洞,海拔1450米。經過幾次發掘,在這裏出土了3000多件石製品和大量哺乳動物化石。石製品分為石核、石片和石器三大類,石核、石片是加工過程中留下的遺物,石器多用石片製成,以刮削器居多,其次是端刮器、砍砸器、尖狀器,還有幾件凹缺刮器和雕刻器。毫無疑問,這是人類早期的活動遺跡,屬舊石器時代早期。這時的人類還處在“晚期直立人”階段,人類已經能夠直立行走。洞裏留下了25種哺乳動物化石,有柯氏熊、大熊貓、最後鬣狗、嵌齒象、貴州劍齒象、似東方劍齒象、巨�、中國犀等,大抵屬於“南方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它們當中,有8種動物已經滅絕,根據這些動物遺骸,地質學家們判斷正處在地殼演變的“更新世中晚期”。遺憾的是,在這裏並沒有發現古人類化石。考古學家根據這些豐富的文化遺物,把它命名為“黔西觀音洞文化”貴州省地方誌。

  二、普定穿洞遺址

  穿洞古文化遺址位於普定縣城西南五公裏處,洞高九米,長十八米。1979年,貴州省博物館和南京大學首次發現了洞內的石器、骨器和古人類化石。1981年,中國科學院與貴州省博物館首次共同組成發掘隊,進行第一次正式發掘,出土石器2000件,骨器400多件。1982年進行第二次發掘,又發現了完整的人頭骨化石。

  人類遺骸出自第五層以上的堆積物中,有較為完整的頭骨、下頜骨以及頭骨殘片和上、下頜骨殘段、單個牙齒等,分別代表不同年齡那個的多個個體。其中,較為完整的頭骨是烏江流域首次發現。經室內細致的科學複原,為一女性。依據現代人頭骨縫愈合情況觀測,可推知死者的年齡隻有17歲,綜合其他特征,確認為晚期智人。

  除人骨外,另出土骨器400餘件。骨器製作精巧,形式多樣,為其他地方所少見。該遺址發掘出土各類舊石器2萬餘件,20餘種哺乳動物化石200餘件,此外,還發現多處用火遺跡。普定穿洞出土古人類文物之多,全國之冠,震驚考古學界,該遺址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價值和極高的學術地位,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研究我國西南原始社會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貴州省地方誌。

  §§第二章 烏江流域的原始族群與古政權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