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2、血液循環學說的創立者

  威廉・哈維

  (1578~1657)

  [傳略]威廉・哈維,英國生理學家,近代實驗生理學的先驅者,血液循環學說的創立者。

  哈維出生在英國肯特郡福克斯通的一個富裕家庭裏,祖係德國,父親當過市長。在優越家庭背景的支持下,哈維16歲時進入劍橋加伊斯學院學習,3年後獲得學士學位。在其後的5年中,他周遊歐洲各國,並在以學術自由聞名的意大利帕多瓦大學學習醫學。在帕多瓦,他不但有幸見到了當時最負盛名的物理學家伽利略,而且得到了著名的解剖學家和外科醫生法布裏克斯的悉心指點。1602年,年僅24歲的哈維獲得了醫學博士學位,回英國後不久,又獲得劍橋解剖學博士學位。哈維的治病救人生涯從此開始。在行醫的同時,他堅持進行醫學研究,1607年任英國皇家醫學院講師,兩年後兼任著名的聖巴托羅麥斯醫院主任醫師,並在醫院附設的專科學校裏講授解剖學。1616年以後,哈維先後擔任過英王詹姆斯一世及查理一世的禦醫。1618年,他被選為皇家外科醫師協會會員。在多年臨床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他提出了血液循環運動思想。1628年,集哈維20年研究心血的醫學巨著――《動物心血運動的解剖學研究》(簡稱《心血運動論》)出版,宣告了希臘人蓋倫創立的、誤導了人類千餘年的血液運動理論體係的崩潰。哈維在胚胎學研究方麵也卓有建樹。1651年,他的又一部重要著作《論動物的生殖》出版,為“一切生命來自卵”的新學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基礎。1642年,哈維出任牛津大學默頓學院院長。

  1657年6月3日哈默去世,遺囑將其全部財產捐贈給皇家醫學院。

  [影響]哈維在醫學發展史上最重要的貢獻當屬血液循環理論的提出。在此之前,為醫學界所公認的心血運動理論是由蓋倫創立的。蓋倫認為,每一組織都有心髒所推動的動脈血和靜脈血這兩種不同的血液,它們分別在動脈管和靜脈管裏先朝一個方向流動,再向相反的方向流動,它們一漲一落,來往其間。動脈血把“生命靈氣”帶到身體各種組織中去,去完成兩個不同的目的。蓋倫的這種理論,沒有把血液在血管裏的運行與肺裏的運行聯係起來,同時錯誤地認為運動方式是純粹直線式的。一千多年後,盡管帕多瓦大學的解剖學教授哥倫布發現在心髒與肺之間有一種血液的小循環(即肺循環),哈維的老師法布裏克斯發現了靜脈中的瓣膜,但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自然也談不上撼動蓋倫的心血運動理論。最終推翻蓋倫學說的是哈維。最初,哈維與其時的其他醫學者一樣,迷信蓋倫的博學和權威,對他的醫學理論體係佩服得五體投地,視蓋倫本人為醫學鼻祖。但在學習、實踐的過程中,哈維漸漸發現,蓋倫的先驗理論與解剖學事實不一致,於是便開始懷疑蓋倫體係的正確性。哈維通過觀察、實驗,發現在心髒的每一半之間有一個隻準單向通行的瓣膜,它把上下兩個腔隔開。由於瓣膜的特殊結構,它隻許血液從上麵那個腔(心房)流到下麵那個腔(心室)裏,而不會發生血液倒流。進一步的實驗表明,動脈的壁比較厚,具有收縮和擴張的能力;靜脈的壁比較薄,靜脈裏的瓣膜使血液隻能朝心髒方向流動,而心髒裏的瓣膜使血液隻能向動脈流動。在此基礎上,哈維根據心髒收縮與動脈擴張的關係以及心髒瓣膜的作用,引入了一個前人從未提出過的全新理論:血液始終朝著一個方向流動,它從靜脈通過心髒而流入動脈。哈維還第一次把數量概念用到生物學上,對血液流動作出定量的測量,並得到這樣的推斷:血液一定是從動脈流到靜脈,然後再回到心髒,這樣周而複始,構成了血液循環。哈維是這樣總結他的新發現的“一切推理和實證都表明血液是由於心室的跳動而穿過肺髒和心髒的,血液由心髒送出分布全身,流到動脈和肌肉的細孔;然後通過靜脈由外圍各方流向中心,由較小的靜脈流向較大的靜脈,最後流入右心室。由動脈和靜脈流出流進的血液量,絕不是消化的營養物質所能供給的,也比專供營養用的血液量大得多。因此,有絕對的必要作出結論:動物的血液是被壓入循環而且是不斷流動著的;這是心髒借跳動來完成的動作和機能,也是心髒的動作和收縮的唯一結果。”這就是近代醫學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血液循環理論。

  1616年,當哈維在講演中第一次把關於血液循環的學說作為一個完整嚴密的體係公布於眾的時候,並沒有引起很大的反響。12年後,當《動物心血運動的解剖學研究》一書出版之後,他的理論才在醫學界引起了強烈的震動。著名哲學家笛卡爾對哈維的新發現給予了高度評價,而托馬斯・布朗則認為哈維的功績比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功績還大。由於蓋倫的理論體係符合了教會的教義精神,哈維的新學說動搖了蓋倫的理論體係,也就動搖了教會的權威地位。所以,哈維的血液循環理論問世之後,隨即遭到經院學者和教會人士的攻擊。一個叫帕丁的科學家粗暴地宣稱,哈維的理論是“荒謬的、無用的、虛妄的、不可能的、有害的”。著名的愛丁堡大學的普裏姆羅斯教授用14天時間趕製出一本書,批判哈維積20年辛勤勞動的結晶。這些人不能從醫學角度駁倒哈維理論,便極盡其強詞奪理之能事。普裏羅姆斯就曾堅持說,如果解剖上的事實與蓋倫所描述的不一樣的話,那麽隻能說,這不是蓋倫錯了,而是由於蓋倫以後的自然界發生了變化的緣故。一位神學家甚至說,“這在亞裏士多德的書中也沒有記載。”最讓哈維難以理解的是,他的朋友、著名的解剖學家、巴黎醫學院院長阿蘭竟然也站在他的對立麵。哈維不得不在各種場合對他的新理論進行詮釋,對無理詆毀者進行駁斥。但是,血液循環理論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新的科學體係在衛道士的謾罵聲中成長起來。

  哈維的研究並非毫無疏漏。例如,他沒有觀察到動脈和靜脈之間存在的毛細血管,所以揣測,血液在從動脈轉入靜脈時是通過細胞組織滲透過去的。1661年,馬爾比基用顯微鏡觀察到蛙的肺部的毛細血管;1662年,波義耳也證實了毛細血管是聯係動脈與靜脈的橋梁。血液循環理論逐步走向完善。

  哈維在胚胎學研究方麵也有建樹。由於與英王查理一世不同一般的友誼,他有幸得到皇家獵場懷胎的動物進行研究。在《論動物的生殖》一書中,他企圖根據許多動物群的例子來說明發育過程的係統有統一性。他對胚胎發育的說明,是把發育過程分成各個階段的第一次嚐試。由於顯微鏡還沒有應用到生理學及胚胎學,哈維不得不根據肉眼觀察進行推測。他揣測,心髒和血液是最初的組織。“一切生物從卵生”這一著名的觀點,雖然不是由哈維自己提出來的,但在他的著作的影響下,這句名言普遍被承認。哈維的這些觀點,無疑推動了胚胎學的向前發展。

  [餘論]哈維曾說過:“假如為真理和無可懷疑的證據而改變自己過去的看法,他們就應該這麽做而不必害怕這種改變;如果發現謬論,即使是古人承認的,也應該毫不吝惜地加以放棄。”從蓋倫理論體係的擁護者變為懷疑者,進而成為這一漏洞百出體係的掘墓人,哈維走過的是一條追求真理的道路。這條道路上荊棘叢生,異常危險。哈維不是不知道,他的比利時同行維薩裏即因懷疑且試圖修正蓋倫的理論,被流放到耶路撒冷,歸途遇難;西班牙醫生塞爾維特也因同樣的原因被反動的加爾文派宗教裁判所活活燒死在日內瓦。但對科學的熱愛,對真理的執著,使這個在政治思想上偏於保守的醫生無所畏懼。哈維在《心血運動論》一書的序言中寫道:“本書關於血流流量的流動緣由方麵尚待解釋的內容是如此新奇獨特,聞所未聞,我不僅害怕會招致一些人妒恨,而且想到我將因此與全社會為敵,不免不寒而栗。匱乏和習俗已成為人類的第二天性,加之過去確立的已經根深蒂固的理論,還有人們尊古師古的癖性,這些都極嚴重地影響著全社會。然而木已成舟,義無反顧,我依賴自己對真理的熱愛以及文明人類固有的坦率。”哈維是幸運的,塞爾維特的災難沒有降臨在他的頭上;但這種幸運絲毫不能抵消後人對他那為真理獻身的衝天勇氣的高度評價。

  (趙凱)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