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028 創立兩稅法的財政改革家

  楊炎

  “傳略”楊炎(727~781),字公南,鳳翔天興(今陝西鳳翔)人,唐代著名的理財家、改革家。傳見《舊唐書》卷一百一十八《楊炎傳》《新唐書》卷一百四十五《楊炎傳》。

  楊炎出生於官僚世家。唐玄宗天寶末年,應河西節度使呂崇賁辟召,任書記官。初以文采雄麗知名於時,受擢為司勳員外郎,後任中書舍人,與名士常袞同掌詔誥。自開元後掌製詔者,推重“常楊”。代宗大曆十二年(777),為宰相元載所擢用,由中書舍人擢為吏部侍郎。元載獲罪被殺,他也受株連貶職,前去道州(治今湖南)做司馬。德宗即位,由宰相崔�甫推薦,召楊炎返朝,任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建中元年(780),在德宗的支持下,楊炎定議改革賦稅製度,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兩稅法。次年,盧杞指示禦史大夫嚴郢羅織楊炎的過惡,終以“欺下罔上”的罪名貶謫崖州(治舍城,在今海南瓊山縣),途中賜死,享年55歲。

  “影響”楊炎任宰相後,以富國安民為己任,以革除弊政為要務,重視經濟,全力理財,銳意進行一係列改革,以恢複大唐帝國昔日的盛況。按唐代舊製,天下財賦收入全部入國庫――左藏庫,然後由太府四季按時上奏數目,尚書比部負責收支。如此製度完善,上下無欺。到第五琦為度支、鹽鐵使時,節度求取無節,而第五琦不能有效地對此進行限製。無可奈何,隻好將租賦改歸皇室私庫――大盈內庫。這樣,因皇帝支取十分方便,也就不再考慮移交國庫了。從此以後,天下租賦變成了皇帝私產,政府有關部門不能統計準確的收支數目,也就很難統籌經濟。大盈內庫由300宦官具體負責管理,他們貪贓枉法,開支無度,其勢力根深蒂固不可動搖。如此局麵維持了近30年。楊炎上書德宗專論此事,認為財賦是國家的根本所在,是百姓安寧、政治安定的首要前提,所以曆代都以勵精圖治的大臣主持其事。盡管如此,也還會出現差錯。財賦一旦有失誤,則必然會出現動蕩。前代臨時由宦官掌管攸關國計民生的財賦,豐儉盈虛,雖當朝大臣不得而知,這樣他們怎樣能進行決策呢?他要求將財賦收入重新劃歸國庫,至於皇室開支,則根據實際需要調撥大盈內庫。德宗看了楊炎的奏文後下詔:改用舊製,凡財賦收人均歸左藏庫,隻是將每年總數中的30萬~50萬劃歸大盈內庫。楊炎從鞏固封建政權的高度據理力爭,終於限製了宦官的財權,使唐代的財賦收入納於國庫。這一舉措為唐代的經濟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也為後來的經濟改革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在全國範圍內進行賦稅改革,實行兩稅法。唐代中葉以後,均田製已不複存在,同樣,在此基礎上的租庸調製也已不適應社會的變化。安史之亂起,民戶逃亡,田地荒蕪,記錄簿冊散佚嚴重,致使國家戶口不及原來的三分之一,按規定負擔租庸調的人口隻有230餘萬。楊炎痛心疾首地看到了這一點,認為這由於法度蕩然無存,而各地法外之法十分普遍使然。在當時,中央政府與地方官吏競相巧取豪奪,他們在理財的幌子下,在租庸調正額外,大幅度提高地稅、戶稅兩項雜稅征收比例,其中戶稅按戶等高低每戶繳納500~4000文,唐初高祖時每戶應納戶稅僅220文。另外,一些權臣巧吏托公進獻,私為贓盜,巧立各種名目剝奪百姓。鑒於此,楊炎抓住均田製瓦解、租庸調破壞這一症結,大膽變法立製,以變應變,於建中元年(780)正式頒布兩稅法,以一其製。

  兩稅法的主要內容包括:核定大曆十四年(779)政府財政支出總額以確定兩稅稅額,實行量出以製入的製稅原則;革除過去以丁口為基本征稅依據的規定,實行以當時居住地為準,並以貧富為定等級標準的新辦法;規定兩稅為國家正稅,根據地域及生產物的不同,夏稅征收於六月,秋稅征收於十一月;對於居無固定地的商人,由所在州縣征收其財產總額三十分之一的稅;兩稅外不許枉征一役、枉收一稅。

  楊炎是8世紀著名的改革家。他主持進行的一係列改革,達到了杜絕橫征暴斂,平衡財政收支,擴大征稅麵,使貧富負擔趨於合理的社會效果,為振興唐代社會經濟作出了貢獻。尤其是他開創的兩稅法,為我國封建社會的財賦製度創造了一個新的開端,新製為五代、宋及明朝所沿用。因此,有人將兩稅法的實行,看做是中國封建社會前後期的分界線。

  “餘論”楊炎主持的改革相當成功,但他的結局卻十分悲慘。這種結局盡管與他卷入了朋黨之爭的漩渦有關,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他任宰相的一年多時間內,他針對當時社會的痼疾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其改革內容觸犯了宦官、當朝達官貴族及一些既得利益者的權勢,他們聯合起來對楊炎及其改革大肆抨擊。在多方的壓力下,唐德宗為了自保皇帝寶座而退讓了,他不再支持和保護楊炎改革,而是默認反對派對楊炎網羅的莫須有的罪名。這樣,就將改革的成果歸功於皇帝,罪名則全推於改革家楊炎身上,他隻能是身首異地。在封建專製統治下,改革家有好下場者實屬罕見。如商鞅、高炯等,結局莫不如此。盡管現實是殘酷的,曆史卻是公正的,商鞅、楊炎等人的改革不僅對當時而且對後世均產生了深遠影響,他們對曆史的貢獻是任何人也抹殺不了的。

  (魏明孔)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