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022 中國最早的經濟改革家

  管仲

  “傳略”管仲(?~前645),名夷吾,字仲,一字敬仲,潁上(今安徽潁上縣)人,春秋時齊國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傳見《史記》卷六十二《管晏列傳》。

  管仲少時貧賤,早年曾與好友鮑叔牙以經營小買賣為生。後來做過齊國公子糾的師傅。在齊公子小白(齊桓公)和公子糾爭奪王位的鬥爭中,管仲因輔助公子糾失敗而被囚。齊桓公即位後,蒙鮑叔牙盡力推薦,齊桓公不記私仇,親自啟用管仲為相。管仲在相齊的四十餘年中,審時度勢,主持領導了一係列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等方麵的改革,使齊國的經濟、軍事力量迅速增強,大大超過了當時的其他諸侯大國,齊桓公終於在“尊王攘夷”的旗幟下成為春秋第一霸主。史稱“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管仲死後,後人假托其名集成《管子》,除了管仲自己的著作外,還有齊國的曆史檔案和後人對管仲思想言行的記載。

  “影響”春秋初年,齊雖號稱大國,但政治腐敗,社會矛盾尖銳,危機四伏。前635年,齊桓公即位。他希圖振興齊國,於是,唯才是舉,任管仲為相,進行了一係列改革。

  管仲首先對經濟進行了改革。他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認為隻有生產發展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改善了,才談得上“禮節”“榮辱”。如何發展生產呢?管仲首先打破了井田製的限製,主張不論“公田”“私田”,一律按土地的好壞、麵積的大小,征收不同等級的實物稅。這就廢除了西周以來的集體無償耕種“公田”的勞役稅製,這種通過對社會分配形式的改革以調動人們生產積極性的措施,是對當時奴隸製生產關係的大變革,是曆史的一大進步。其次,管仲利用齊國瀕臨大海的優越條件,積極提倡人們從事漁鹽生產和貿易。他在齊國境內設置鹽官、鐵官,利用政治力量發展鹽鐵業,引導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此外,管仲還設“輕重九府”之製,根據年成的豐歉和人民的需要來收散貨物,以調劑物價的貴賤,達到通貨積財,增加國家收入的目的。這些措施,為齊國稱霸諸侯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在政治和軍事方麵,管仲大膽地對當時的親親宗法製度進行改革,把血緣宗族的“國”變成了國家行政區劃,製國為21鄉,分為工鄉、商鄉和士鄉(士、農合一)。另外又製鄙(郊以外的地方)五屬,分別設官管理,並劃定士農工商“四民”的住處,按人戶編製起來,不許任意雜處和遷徙,從而加強了統治力量。在此基礎上,管仲又搞了軍事製度改革,其作法是把軍事組織和行政組織統一起來,實行寓兵於農、兵民合一,做到平時進行生產,戰時可以打仗。15個士鄉同時也是“三軍”的軍事編製,這樣,就擴大了兵源、增強了軍事力量。同時,管仲還采取了可以用兵器和銅錢贖罪的辦法,以擴充軍備。

  配合經濟和政治的改革,管仲還製定了一套選拔人才的製度。規定鄉和屬都要推薦人才,否則就以“蔽賢”“三選法”士“蔽明”之罪論處。還規定了官吏的,經過三次審選,司選為“上卿之佐”,給平民以升遷的機會。這些措施實行的結果是“民皆勉為善”,從而逐漸形成了安定的政治局麵和良好的社會風氣。

  管仲進行的這一係列重大改革,極大地促進了齊國政治和經濟的發展,致使齊國綜合國力日益強盛,具備了稱霸的條件。在他相齊的40年間,協助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為號召,聯合各諸侯國抵抗戎狄部落的侵擾。曾出兵救邢、衛、燕,對保衛中原地區先進的經濟文化免受戎狄的掠奪和蹂躪,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餘論”管仲處於奴隸製向封建製過渡的春秋時代,他順應時代潮流,率先在齊國進行改革,為奴隸製向封建製的曆史進步做出了不朽貢獻。在政治上,管仲提出“以人為本”的口號,對以世襲血緣關係為基礎的親親宗法製度進行改革。在經濟上,管仲提出的“均地分利”的主張,實際上是封建的小農生產意識的反映,適應了封建經濟發展的需要,起到了推動曆史進步的作用。從管仲這些措施及法令製度看,已經具有明顯的法製主義的傾向。正是曆史的呼喚,使管仲這一尚處於萌芽狀態的法家思想很快發展成為早期的齊國法家學派,並在管仲死後三百年的稷下官學中獨樹一幟,深受封建統治者的器重。從這個意義上講,管仲不愧為齊國法家學派的開山祖,先秦法家思想的奠基人之一。(王傑渝)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